本刊
開展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工作,是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提高人民調解工作水平的重要舉措,對于增強人民調解員的榮譽感、使命感,調動人民調解員的積極性、主動性,提升人民調解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和公信力具有重要意義。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的意見》,10月11日,中華全國人民調解員協會下發《關于開展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工作的意見》,就開展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人民調解法》,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的意見》,科學設定評定條件,規范評定主體和程序,完善評定制度機制,積極開展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工作,促進人民調解員隊伍素質和工作水平整體提升,為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堅持黨的領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和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的決策部署,確保人民調解工作和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的正確方向。
——堅持從實際出發。立足本地調解工作實際,遵循人民調解員隊伍特點和規律,科學設定評定條件,不斷完善人民調解員水平評價體系。
——堅持以人民滿意為標準。切實提高人民調解員政治素質、業務水平和調解技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多層次多領域個性化調解服務需求。
——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嚴格遵守《人民調解法》的有關規定,規范等級評定主體和流程,完善評定制度,確保評定結果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1.統一評定等級和名稱。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一級人民調解員、二級人民調解員、三級人民調解員、四級人民調解員,其中一級人民調解員為最高等級。
2.明確評定條件。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條件應綜合其政治素質、工作業績、調解能力、專業水平、從事人民調解工作年限、參加培訓情況、廉潔自律等情況,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調解(員)協會結合實際確定各個等級的具體條件,并科學設定各個等級人民調解員的占比。
3.嚴格評定主體。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工作由各級人民調解(員)協會負責組織和實施。省級人民調解(員)協會負責一級人民調解員的評定工作,市級人民調解(員)協會負責二級人民調解員的評定工作,縣級人民調解(員)協會負責三級和四級人民調解員的評定工作。直轄市的區(縣)人民調解(員)協會負責二級及以下人民調解員的評定工作。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工作由備案的司法行政機關同級的人民調解(員)協會負責。
4.規范評定程序。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工作定期進行,一般由人民調解員本人向相應的人民調解(員)協會提出書面申請,經人民調解(員)協會組織評定并將評定結果公示。等級評定申請一般應從低到高逐級進行,具有下一個等級滿兩年后方可申請高一等級的評定。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退休政法干警、律師等專業人士擔任人民調解員或者獲得相應表彰的人民調解員可以申請越級評定。
5.完善評定制度。人民調解(員)協會可以結合人民調解員年度考核情況,對人民調解員的等級進行動態管理,不具備相應等級條件的可予以降級。對于在申請等級評定過程中弄虛作假、因調解工作不當造成嚴重社會影響、不再從事人民調解工作的,取消人民調解員等級。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結果可以作為獲取補貼、評先評優等的重要依據。
6.創新評定機制和方式。各地可以根據需要成立由人民調解(員)協會理事、人民調解員和法律服務工作者代表等組成的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工作委員會,具體負責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推動建立業內評價和社會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機制,探索網上評定、第三方評定等方式方法,提高評定工作質效。
各級人民調解(員)協會要主動向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匯報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工作情況,自覺接受司法行政機關的監督和指導。尚未建立人民調解(員)協會的地方,要加快建立。要積極爭取司法行政機關的重視和支持,幫助解決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要充分利用《人民調解》雜志、司法行政機關和協會網站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大力宣傳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工作,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調解(員)協會可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并報中華全國人民調解員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