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良燕/上海市徐匯區華涇鎮人民調解委員會

史良燕和父親顧志良
我叫史良燕,從上海政法學院畢業后一直從事律師工作。2013年,我毅然決然地做出了一個決定,進入華涇鎮人民調解委員會擔任人民調解員。周圍的朋友十分不理解我的選擇,也有人問我年紀輕輕為何甘愿放棄薪酬頗豐的職業,轉而成為一名“老娘舅”?這不得不提到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叫顧志良,是一名退役軍人,也是一名人民調解員。父親常對我說:“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弊詮乃麚稳嗣裾{解員后,每晚都守在電視機前觀看《新老娘舅》,還時常拉著我一起看。我常笑他說,這有什么好看的?父親卻一本正經地說:“別小看調解,調解大有學問,做人的思想工作是最難的,這節目能讓我們學到調解技巧和法律知識?!闭歉赣H的鉆研精神使他攻破了一個又一個疑難矛盾,使我改變了對調解的看法。
某小區一房屋房頂發霉,房里居住的兩位老人與樓上住戶因此產生糾紛到調委會尋求調解。父親立即帶領調解員到住戶家實地查看,卻沒有發現漏水,也沒有發現其他異常。究竟誰是“元兇”?糾紛如何調?父親查閱了大量資料,并向專業人士請教,最終解開了疑團。原來是兩位老人生活比較節儉,平時舍不得開空調,而樓上是毛坯房,空調卻日夜不停。上下樓層冷熱空氣頻繁接觸,墻體導熱不均,造成房屋內墻發霉,甚至滴水,也就是所謂的“熱橋效應”。找到了問題的根源,矛盾也就迎刃而解。通過這件事,我認識到,調解不是無原則的調和折中,而是把法、理、情巧妙地融為一體,有理有據,用事實和法律化解矛盾,用專業的手段為群眾排憂解難。
從父親身上我還學到了很多。父親常說,依法調解并不太難,難的是在法理情之間找到平衡,好比易經,講求的是陰陽調和,調解糾紛也要達到雙方利益平衡。父親還總結出一套調解秘訣:一個微笑,一張椅子,一杯茶,一份耐心。他笑說,成功的調解都離不開這十六個字。小時候,經常看父親寫一個字——忍,父親告訴我,智者善忍,做任何事都要學會沉淀,用一顆平和的心去除浮躁。許多矛盾糾紛,只因一時沖動夫妻離婚、鄰里結怨,其實只要在必要時忍耐一下,事后心平氣和地溝通,多數矛盾都能化干戈為玉帛。做調解工作也要學會忍耐,當事人的誤解常常需要調解員沉得下氣來,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
從父親身上,我看到了作為一名軍人的無限忠誠和強大的責任感、使命感,他用心血使一個個糾紛得到化解,用汗水讓一件件沖突得以平息,使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一名共產黨員心系職責,心系群眾的兢兢業業。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著一名人民調解員的神圣職責,踐行著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諾言。
遺憾的是,父親過早地離開了我。2014年,為平息某小區的一起群體性糾紛,父親四處奔波,日夜操勞,不料肺病復發,與世長辭。我在含淚收拾父親遺物時,發現他有幾本工作日記,隨手翻看,有一處是這樣記錄的:“經過多日溝通,我的真誠和敬業終于打動了他們,使他們雙手握在了一起,我的心情快樂無比,我感到自己的職業是崇高的……”調解工作居然能帶給父親這么崇高的職業價值感,這是我從未想到的。帶著對父親的思念,接過他對調解工作的熱愛和深情,我毅然選擇了做一名人民調解員,傳承父親的遺志,繼續走父親未走完的路。
如今我從事調解工作已經6年了,先后參與到婚姻家庭、警調聯動、訴調對接、道路侵權等糾紛調解中,從一名初出茅廬的調解新手歷練成為人民調解戰線上的排頭兵。
2016年4月,根據市公安局和市司法局建矛盾糾紛多遠化解機制的要求,徐匯區率先開展“拘調聯動”工作,又開啟了我對新領域聯動調解的探索。拘留所的對象大多是因各類民事糾紛激化而違法被拘的人員。根據拘留案件的特點,我總結了“拘調聯動”工作的要訣:短、頻、快?!岸獭薄{解隨拘留時間周期變短;“頻”——在有限的時間范圍內增加溝通頻率;“快”——短時間內必須拿出行之有效的調解方案。三年來,聯動調解大量被拘人員的鄰里、婚姻家庭、損害賠償糾紛,其中我調解的一起因吸毒引起的家庭矛盾糾紛,被拍成了專題片,在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法治特勤組》欄目播出。

史良燕(右二)耐心勸導當事人
這些年來,我在調解工作取得的成績,都是受到父親甘于“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潛移默化的影響。去年臘八節的晚上,我正準備帶高燒不退的3 歲女兒去看病,突然接到單位來電,得知轄區一名居委會干部上班期間意外猝死,家屬披麻戴孝來鎮政府討說法,揚言不賠200 萬元不下葬。這勾起了我四年前父親在工作崗位上離世的回憶,意外的變故,同樣的遭遇,家屬的悲痛我感同身受。可是逝者已矣,生者仍要前行,如何寬慰當事人的妻兒,讓他們在春節前使親人入土為安是當務之急。我把孩子托付給母親,急匆匆趕回調解室,先從情理上與當事人家屬溝通,再為他們講解工傷認定的條件。一番懇談下來,當事人妻子先是半信半疑,我又為其聯系了公益律師,當事人妻子心里有了底,握著我的手說道:“我相信你能給我一個滿意的答復。”百般周折下,功夫不負有心人,這起信訪案件在春節前得到了化解。從此,每當我看到互相抱怨的鄰里握手言和,反目的夫妻破鏡重圓,失意的輕生者重拾生活的希望時,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父親曾經感受到的那種崇高的職業價值感。
正逢新中國成立70 周年,回首來路,不忘初心,奮楫爭先。我愿做一名能夠溫暖他人,能在法與情之間找到最佳平衡的人民調解員,為我生活的這片土地,奉獻出一片赤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