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林松/江西省樂平市司法局雙田司法所
回首十二年來的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經歷,每當聽見當事人飽含深情的一聲“謝謝”,看到當事人充盈著喜悅淚水的眼睛,接過當事人真心實意饋贈的錦旗時,我的心中總是泛起陣陣漣漪,不由地百感交集……
十二年來,我默默耕耘著,也常常思考著。十二年前,我從一名房管局工作人員轉崗成為一名基層司法行政工作者,是個地地道道的“門外漢”。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尤其在司法所所長的工作崗位上,如何做到不負組織重托,不負當事人期盼,我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于是我一頭鉆進書本,從法律條文學起,認真鉆研法律知識,向資深法律從業人員請教,同時注重從司法實踐中揣摩探索,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來解決矛盾糾紛,不斷增強自身法律素養和業務能力。如今的我,如同配有剛勁的雙翼,靈活地翱翔在法律規則的天空,自如地暢游在矛盾糾紛的化解中,達到了工作上的新高度,也創造了人生價值的新幾何,成就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十二年一路走來,有太多五味雜陳的感慨——有精彩過后的慷慨激昂,有煩惱過后的苦悶憤恨,也有感動過后的滿足與欣慰……那烈日炎炎下的田間地頭、寒冬臘月里的大街小巷、書聲朗朗的校園教室,都留下過我們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的風景;那人聲鼎沸的會議室、煙霧彌漫的調解室,都留下過我們化解矛盾的身影,這背后是一名基層司法行政工作者的職責使命和道德情懷,更是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的精神體現。
曾記得,橫路村葉某老人的贍養糾紛解決了,蔡家村蔡某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解決了,新睦村徐某的宅基地糾紛解決了,雙溪村農民工張某被拖欠的工資領到了,刑滿釋放人員李某女兒撫養權變更的難題解決了,社區矯正人員王某的思想問題解決了……因多重法律關系糾葛而深受困擾的金某在糾紛化解后送來錦旗;因夫妻矛盾鬧得不可開交的許某夫婦,破鏡重圓后遞上一包喜糖;因務工身體受損遲遲要不來救命錢的蔡某,獲得賠償后握著我的手哽咽地說不出話來……曾經看似死結的疙瘩,在我們手中變成了一個個圓滿的句號。一幅幅觸動心弦的畫面,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描畫出了一名基層司法行政者的恪盡職守和勤勉為民。
花開花落,幾度春秋。細數這些年來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是苦樂交織的華彩樂章,是汗水和淚水鑄就的豐碩成果,但更多的是付出辛勞和真情后收獲的快樂。我一直堅信,信念指導行動,態度決定成敗,實干成就輝煌。我要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實際工作中,服務群眾需要,提升人生價值。新時代司法行政事業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對基層司法行政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遇到困難,我們不能畏懼和退縮;在個人得失面前,我們不能斤斤計較;在榮譽面前,我們不能沾沾自喜,裹足不前。雖然我們從事的工作位不高、權不重,但仍是我們心之所系;雖然我們從事的工作點多線長面廣,但它是社會穩定的基石,容不得半點疏忽大意。這一切的堅定支撐是我們的初心和使命。我們司法行政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解百姓憂愁,促社會和諧,固穩定基石,護復興之路。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我們要堅定信念,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氣魄,牢記使命,勇于擔當,奏響司法行政事業的最強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新時代已經開啟,我們都是新時代的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