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碧鷺


12月19日,ST金貴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湖南省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通知書》,湖南福騰建設有限公司以ST金貴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申請對公司進行重整。由此來看,ST金貴的債務危機已經相當嚴重。
2018年ST金貴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出現了雙雙下滑情況,而其控股股東不思如何提升業績,卻絞盡腦汁大肆占用上市公司資金,到期后還未能如數歸還,導致今年10月份,上市公司被戴上“ST”的帽子。
就該公司的財務狀況來看,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ST金貴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為40.19億元,而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則僅有1902.85萬元,后者與前者的比率僅為0.47%,可見其償債能力明顯不足。而與之相對的是,ST金貴目前卻面臨諸多與其相關的資管產品和債券逾期以及即將到期的債券兌付的問題。
除此之外,《紅周刊》記者還發現,ST金貴的營業收入、采購等相關數據的財務勾稽關系也存在異常。
官網資料顯示,ST金貴是一家以生產經營高純銀及銀深加工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其主要產品是白銀的生產和銷售,于2014年登陸中小板。
今年10月8日,ST金貴發布風險警示公告稱,因存在被控股股東曹永貴非經營性占用資金,且一個月以內無法償還所占用資金,公司股票觸及其他風險警示情形。其后不久,其公司股票簡稱便由“金貴銀業”變成了“ST金貴”。
對于控股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問題,ST金貴曾在2019年半年報和9月19日回復深交所的問詢函表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其控股股東曹永貴通過利用與公司長期合作的供應商關系,在公司向供應商預付采購款后,其要求供應商將資金轉至其指定的賬戶,以用于個人資金周轉。截至2019年6月末,ST金貴被占用的資金合計為10.14億元,期間日最高占用額為14.42億元。
ST金貴在給深交所問詢函的答復中表示,曹永貴正在處置個人名下不限于個人擁有的礦山資產、房產、應收賬款及股權資產,計劃在2019年9月30日前向公司償還所占用的資金。但是直到最后期限,曹永貴也未能償還。受此影響,曹永貴本人亦被列入失信名單中。另據企查查信息顯示,截至12月18日,曹永貴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被法院強制執行共6次,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共4次。截至12月14日,曹永貴股權多次被輪候凍結,其輪候凍結執行人涉及天津、上海、廣東等多地法院,總計32項,凍結股權總計85.98億股,是其持有股權的2734.01%。
大股東占用資金無法歸還,再加上公司經營狀況的惡化,使得ST金貴負債越來越高,與其相關的大量資管產品和債券均出現逾期。
Wind數據顯示,2018年ST金貴負債合計達80.22億元,同比增長38.56%。今年10月31日,ST金貴發布三季報,其歸母凈利潤大幅虧損15.84億元,與此同時,ST金貴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達40.19億元,而其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則僅有1902.85萬元,后者與前者的比率僅為0.47%,短期償債能力明顯不足。
“屋漏偏遭連夜雨”,要命的是目前以ST金貴為融資方的多只資管產品和債券大部分處于逾期狀態,其中“14金貴債”債務規模高達6.85億元,到期日為今年11月3日。但由于ST金貴資金周轉困難,并未按期兌付,11月5日,其信用等級被東方金誠調至“C”。12月4日,“14金貴債”第二次債券持有人會議召開,ST金貴在會議上所提出的四項議案均未獲得通過。
目前ST金貴的存續債券還有“17金貴01”和“18金貴01”,二者規模合計為1.9億元。“17金貴01”的利息應于12月6日支付,由于該債券是私募債,具體情況并未公布。正處于風口浪尖上的ST金貴是否能將該債券利息如期支付?《紅周刊》記者撥打ST金貴董事會秘書和證券事務代表的電話,但始終沒有接通。記者就上述問題向ST金貴證券事務代表進行了郵件采訪,截至發稿前,對方并沒有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債務風波之下,ST金貴還有可能進入重整程序。12月19日,ST金貴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湖南省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通知書》,湖南福騰建設有限公司以ST金貴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申請對公司進行重整。倘若債權人向法院提交的重整申請被受理,那么該公司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倘若受理后重整失敗,該公司將存在破產的風險。
在財務數據方面,據《紅周刊》記者核算,ST金貴營業收入和現金流及經營性債權之間的勾稽關系似乎也存在異常。
Wind數據顯示,2017年ST金貴營業總收入為113.02億元。其中境外收入為6.54億元,不需要繳納增值稅;當年銷售金實現的營業收入為3.93億元,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黃金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2〕142號),ST金貴生產和銷售黃金免征增值稅。剩余的收入按照17%的增值稅計算,可估算出當期的含稅營收大致為130.45億元。按照財務勾稽關系,其含稅營業收入應當體現為現金流入和經營性債權的增減。
在合并現金流量表中,ST金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129.28億元,剔除預收款項所增加的3473.39萬元,將其與含稅營收相勾稽,則大約有1.52億元的含稅營收沒有現金流入,按理說這部分該體現為同等規模的經營性債權的增加。但其資產負債表顯示,2017年ST金貴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含壞賬準備)非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198.98萬元,一增一減下,跟理論金額相比,大概有1.54億元的差距。也就是說當年該公司有1.54億元的含稅營業收入既沒有現金流入,也沒有經營性債權的支持。
2018年情況又如何呢?財報顯示,其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06.57億元,其中境外收入為4.34億元,黃金銷售額為3.04億元,這兩部分不需要考慮增值稅,剩余部分的增值稅稅率自當年5月1日起由17%下調至16%,按照月平均計算收入,可估算出ST金貴2018年含稅營業收入大致為122.77億元。
在合并現金流量表中,ST金貴當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125.7億元,再減去當年預收款項所增加的6.54億元,則當期與營收相關的現金流入金額大致為119.16億元。將其與含稅營收相勾稽,理論上有3.61億元的含稅營收因未收到現金將表現為經營性債權的增加。但當年,ST金貴的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含壞賬準備)較上年僅增加了2.63億元,跟理論金額有近1億元的差距。
ST金貴2017年和2018年的含稅營收跟現金流及經營性債權之間均有金額不小的勾稽差異,需要公司給予合理的解釋。


除了營收方面的數據問題待解外,ST金貴采購數據跟現金流情況及經營性負債之間的勾稽關系也存在異常。
年報顯示,2018年ST金貴向前五大供應商采購金額為26.92億元,占采購總額的比例為27.61%,由此可以推算出當年的采購總額大約為97.5億元。考慮到當年增值稅的變化(稅率變化同上文),可估算出當年的含稅采購總額大致為113.41億元。
從財務勾稽角度來說,將含稅采購部分扣除相關經營性負債,結果應該為其為采購支出的現金。
Wind數據顯示,2018年ST金貴的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合計為20.22億元,2017年以上兩項合計為6.61億元,2018年相比上年增加了13.61億元,與含稅采購總額相勾稽后,理論上當年應該有99.80億元的經營性現金流出。
但事實上,2018年ST金貴“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金額為123.3億元,剔除預付賬款所增加的17.48億元后,理論上,合計與當年采購相關的現金流出金額為105.82億元。這一結果比99.80億元的理論金額要多6.02億元,實在令人費解。
以同樣的方式核算2017年ST金貴的采購數據,亦存在令人費解的地方。據財報披露,ST金貴2017年向前五大供應商采購金額為27.35億元,占總采購金額的31.95%,由此可以推算出當年的采購金額大約為85.61億元。該部分按照17%的增值稅稅率估算,當年含稅采購總額大致為100.16億元。
2017年ST金貴合并現金流量表中“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為122.78億元,剔除0.7億元預付賬款增加額的影響,則當期的經營性現金流出大致為122.08億元。該金額與含稅采購相較多出額21.92億元,按照財務勾稽關系,該差額應體現為相等規模的經營性債務的減少。
然而,2017年ST金貴應付票據和付賬款合計較上一年卻增加了0.2億元,一增一減下,這跟理論金額相比大概有22.12億元的差距。也就是說, 這一年的采購現金支出相對于含稅采購總額要多出近22.1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