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秋麗
【摘要】語文是趣味盎然、充滿靈性、最具活力的一門課程,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愛上語文課是不爭的事實。那么如何讓語文課充滿激情,如何改變課堂上學生萬聲皆無的沉悶局面成了老師尤其是年輕老師面臨的問題。本文就從營造課堂氛圍、教師自身、調動學生三個方面做出一些探討。
【關鍵詞】營造;課堂氛圍;教師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是最有活力、最具靈性、最有趣味的學科,它獨具人文氣息,常常撥動學生心弦,它入門平易而又博大精深,而且它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到它的身影,具有非常好的學習環境。然而,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愛上語文課,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課堂上“老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聽得昏昏欲睡”。那么如何讓語文課堂充滿激情,展現語文課的魅力,改變學生萬聲皆無的沉悶局面呢?
一、營造和諧、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為讓語文課堂充滿激情奠定基礎。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許多老師居高臨下,擺著師者的尊嚴,不愿意親近學生,走進學生之中,師生之間的關系緊張,沒有營造一種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課堂學習效率比較低,雖然講臺離學生很近,但學生的心卻離我們很遠。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如果能完全放下“架子”,以知心朋友的身份進入課堂,以平等、寬容、友善的心態對待學生,那么一定能營造出一個和諧、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首先,要學會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學生有上進的需要和強烈的榮譽感。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體驗和獨特的感悟,即使回答不準確,也要善于引導,而不能說一些消極的話,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覺得老師對他的課堂表現是滿意的,這樣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學習動力就會增強,會有成就感。相反,老師一味打壓學生的課堂表現,讓其當眾出丑,必然會嚴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以后就再也沒有學生想在你的課堂上積極表現了,在這種情況下課堂氛圍怎么能做到和諧、輕松、愉悅呢?
其次,教師要學會賞識學生,不要吝嗇對學生的贊美。不可否認,老師是愛學生的,但往往由于“恨鐵不成鋼”,對學生多是挑剔、苛求,而缺少欣賞。人生活在社會上希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和認同,學生也不例外,欣賞也是一種尊重、承認。教師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不僅要努力塑造好一個美好的靈魂,而且也要懂得欣賞每個學生,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肯定他們的每一個細微進步,讓他們充滿自信心。一個信任的微笑,一個肯定的點頭,一個激勵的眼神,一句贊揚的話語,一個激情的手勢,就可以驅散他們心底的不自信,可以恢復他們的自尊,使他們在充滿愛意的激勵中洋溢著創造的激情和進取的動力。
再次,課堂“幽默”適度、適時,一些看似缺乏教育價值或離開課堂主題的幽默語言,在特殊情境下的課堂對話中,如在學生回答問題特別好時,幽默風趣的語言能讓他們對答案記得更加牢固更長久。而當學生回答錯誤時,教師一句風趣幽默的廢話,學生不會忘,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有就是學生精力不夠集中時,特別是下午的課,學生愛犯困,教師如果不及時調節氣氛,學生會睡著。采用風趣的語言要比組織課堂紀律效果好很多。這樣學生也會感到老師和藹可親,愿意與教師配合,活動積極了,主體作用得以發揮,課堂氛圍自然活躍起來了。
二、語文教師自身要有激情
教師的激情源于對學生熱愛的心。大家可試想一下,一個不懷著對教育的愛、對學生的愛的老師,可能會在課堂上產生激情嗎?沒有了對教育的熱愛,任教師用再先進的教學手段,也只是徒具其形;任教師用再華美的語言,再動聽的語調上課,也不會打動學生心靈,震撼學生的靈魂。著名的特級教師竇桂梅、魏書生、李鎮西等各有一段為走上講臺而執著追求的感人故事。他們也正是懷著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熱愛的心,才能在語文教育教學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有了愛心帶來的激情,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地為學生服務,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真正實施教師對學生的點撥、引導。
三、語文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激情
語文教師施教的對象,不是工廠里聽憑處理的原料,而是一個個活潑可愛、充滿感情的人,他們的內心世界像是一片洶涌的海洋,關鍵是作為語文教師怎么才能調動他們的激情,將這片海洋引入課堂。
把課堂的“舞臺”讓給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不是知識的“收容器”,在語文課堂中要讓學生多活動,多說話,盡情展示,把課堂的主角還給學生。因此,語文課堂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語文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如讓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鐘誦讀古詩詞,每組輪流派各自的組員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對其中一首古詩詞的理解與感悟,還可以給大家講故事、笑話。總之在輕松自由、無拘無束的課堂氣氛中,學生會以飽滿的情緒進入學習狀態,這樣學習效率更高。當然,把“舞臺”還給學生往往會出現一些讓老師措手不及的“意外”,但我們也發現,讓我們比較滿意甚至意猶未盡的課,往往不是事先準備好,教學過程滴水不漏的課,而是那些因學生思維活躍而意外打亂預定的過程,又被自己隨機應變加以引導發揮的課。換句話說,課堂的精彩不是預先設置的,而是在學生的思維碰撞中即時生成的。
精心設計導語。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一則好的課堂導語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靈感,探索激情,它既像磁石一般,牢牢的吸引住學生,又如發動機,啟動學生的思維。”所以, 好的導語,如磁鐵,能牢牢抓住學生的心魄,上課伊始石破天驚,先聲奪人,整節課也因此高崖瀉水,洶涌澎湃,讓學生一聽傾心。如果我們把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比為一座有價值的知識寶庫,那好的導語就是打開這知識寶庫的開篇鑰匙。語言表達宜抑揚頓挫。 “言為心聲”,面對面有聲交流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一些語文課平平淡淡,讓學生感覺像白開水一樣無味,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師文學素養不高,自身沒有駕馭語言的能力,從而導致語文課堂語言平淡、缺乏語言魅力引起的。課上老師的語言沒任何變化,同樣的語氣、同樣的語速、同樣的語調讓學生聽著沒有興趣,很容易走神,以致做小動作。所以老師應該從基本功做起,從朗誦入手,多讀書,提高口頭語言表達的感染力,做到聲情并茂地進行課堂教學。事實上,現行教材中的文學作品是經過精心挑選和編排的,情文并茂,如果教師情趣盎然,“未成曲調先有情”,那么一定會讓學生輕松愉快,思維活躍,情緒高昂,進而產生微妙的情感效應。營造特定的情境。激情的表達和情感的傳遞需要借助一定的“境”。特定的情緒和氛圍的營造有利于激情迅速傳達。營造特定的情境就是運用語言、音樂和圖畫等進行氛圍渲染,情景再現,讓學生觸景生情。
總之,充滿激情的語文教學不但能成功地激發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性交流,而且還能讓師生得到激情的感染和美的享受。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激情也像剎那的流星,滑過天空留給人美麗后漸漸消失。因此,老師要想讓學生始終保持上課的新鮮感,就不能墨守成規,老調重彈,而是要不斷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內在素質,追求更好的教學方法,使自己在不斷修煉“內功”中,讓自己的課堂充滿激情。
參考文獻
[1]安素菊.讓語文課堂充滿激情[J].文理導航(上旬),2010(11).
[2]申士昌.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諸因素之間的關系[J].中學語文教學,19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