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進入八年級以來,新目標教材的難度陡然增加,尤其是閱讀材料更是難上加難。英語閱讀能力又是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然而,目前相當一批老師不顧英語閱讀教學的特色,依然受制于習慣性英語閱讀教學行為(沈姍姍,2012),忽視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即使我們在課上和課后開展了閱讀訓練,但方法欠佳,內容單調,費時費力且收效又不高。
英語課文和老師課堂講解的語言點知識及新單詞的用法,仍舊是目前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材料,也是學生了解,運用和完善自身學習方法的重要途徑(胡毅恒等,2012)。這就造成了現在的課堂現狀是:課堂上只有老師的聲音和學生翻書記筆記的聲音,這就造成了教師的一言堂,學生被動的聽課,所謂的師生間的互動,生生間的互動更是無從談起。結果我們培養的是一批“聽話,埋頭記筆記的好學生”和一批“聽話但兩眼發呆的學生”;學生的閱讀思維訓練根本沒有,對文本的總體理解及文本中具體信息的邏輯關聯等等毫無頭緒。所有這些現狀的產生很大一部分是與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個人教學能力有關的,為改變這個現狀,筆者結合go for it八年級的一節閱讀課做了有關的嘗試。
二、依托文本,巧妙串聯
1.讀前創設話題,串聯關鍵句掃除新詞匯障礙。一個學生能否用英語進行流暢表達的基礎就在于詞匯,Wilkins(1972)曾對詞匯學習的重要性作了如下精辟的概括:“沒有語法不能很好地表達,而沒有詞匯則什么都表達不了”,可見詞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有的地位(孫飴,2015)。目前隨著我區生動課堂和市課堂教學改革的推進,英語閱讀課詞匯教學已有了很大的改進,但很大一部分同學還是對詞匯教學很感冒,筆者就閱讀課的現狀(單節閱讀課中文本包含至少10個以上的單詞),認為以文本為基礎,在pre-reading部分可以用一條線把文本中的新單詞和重要的詞組給串聯起來,并輔以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對詞匯和有用的表達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如在八年級的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Reading材料中有如下新的詞匯和常用的表達法:talent,have … in common, magician, all kinds of, beautifully, be up to, role, play a role, winner, make up, for example, seriously, take …seriously, give, everybody, poor等。筆者先引入包含最高級的一個brainstorming,以此來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復習最高級。在presentation部分,呈現了一個學生非常熟悉的魔術師-劉謙,順帶可以傳授新單詞talent,common,magician等;然后采用英語課中常見的pair work加以鞏固。
時下世界各地有一些比較流行的真人秀節目(圖一),筆者在教授新單詞時引用了幾個比較有名的達人秀節目用來呈現talent show, all kinds of have …in common,play an important role, up to you等幾個新的單詞(圖二)。
然后可以很自然的過渡到中國達人秀來引出Lives of performers are made up. So there is no need to take these shows too seriously.這幾句(均來自課文)通過這么一個連貫的線也可以很自然的教新單詞,同時又可以導入到課文的topic。
筆者通過這一系列的新詞匯的鋪墊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學習新單詞也不會很死板,話題引用也符合時代特征,讓學生有一種新鮮感,好奇感,充滿了對新知識的渴望。該教學活動以學生熟悉的話題為導入,大大減輕了學生的心理焦慮,為后續閱讀做好了鋪墊(陸肖克,2015)。
2.讀中依托文本,巧妙設問。在如今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材也給中學教師提供了很多閱讀教學方法,如mind-map。八年級和九年級的許多閱讀教材的編排很有邏輯,層層推進,如八年級的這篇unit 4 reading的第三段。文本的主題是關于不同的人對達人秀有不同的見解,然而達人秀又是人們所喜聞樂見的節目,可以大大豐富人們的業余生活,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的,所以筆者預先拋出這么個話題:Does everybody enjoy watching these shows?很顯然這個答案是No,教師接著追問:Why not。然后讓學生進行careful reading,學生很容易就可以從第三段中得出Some think that the lives of the performers are made up。從現在各個衛視的選秀節目里經常爆出為搏收視率,后臺會想出各種奇怪的招數,就這個現狀,筆者隨機又可以拋出一個問題What can we do?學生隨機進行熱烈的討論,So dont take these shows seriously. They are fun to watch. 這些節目只是作為我們生活的調味品,沒必要太較真,同時可以呈現這個新單詞seriously和詞組take sth seriously(圖三和圖四)。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達人秀節目有些表演者的幕后生活固然是杜撰的,但節目本身也有其好處,除了可以娛樂大眾以外,還可以讓那些懷揣夢想的有才人士可以讓他們脫穎而出,讓他們的夢想得以實現,這時可以適時的呈現There is sth good for the performers.還有可以教授這個重要的詞組就是Make their dreams come true。整個第三段教學流程如圖五所示。Careful reading之后,所有的學生根據剛才的記憶,讓他們進行內容的概括和配對練習,以此來加深對課文各個段落主旨的把握。以上這個教學過程很有條理,邏輯性也很強,學生一直能跟著這個思維導圖進行連續的思考和發言,課堂效果非常好,可以說超過了筆者之前備課的預期。
3.讀后討論,適當課外延伸。一堂閱讀課的教學過程有很大部分時間是花在文本的導入和文本的教學,若有時間適當地進行課后延伸,把所學的內容和學生在當堂課上所習得的閱讀方法在課堂上加以練習和鞏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筆者就這堂課的主題和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呈現的閱讀方法在課內外作了嘗試。
三、結束語
筆者在教授這一堂課時,曾觀摩過一節區級公開課,筆者事先借鑒了別人的公開課思路,然后自己重新備課,文章里面列了兩個教學環節,探討了如何能讓閱讀教學更加合理,文本剖析有更富有邏輯性。
閱讀課文本的解讀和教學是一個極其考驗教師專業知識和人文素養的過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有自己的思路,平時的教學只要肯揉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多運用一些技巧和策略,才能準確地領悟到文本的內涵,才能深入的挖掘到文本的精髓所在(倪揚英,2015),這樣的閱讀課只要教師長期地堅持下去就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良好的文本分析能力,最終實現有效的閱讀教學。
參考文獻:
[1]沈姍姍.習慣性英語閱讀教學行為的質疑和重建[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2.
[2]孫飴.從語言輸出假說例談高中英語閱讀課詞匯教學輸出活動設計[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5.
[3]陸肖克.如何在閱讀課中有效滲透詞匯教學[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5.
[4]倪揚英.一堂優質課對閱讀文本解讀的幾點啟示[J].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5(2).
【作者簡介】何永新(1977.11-),男,漢族,寧波鄞州人,海曙區集士港鎮中學,大學本科,校教科室主任,研究方向:拓展分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