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全球化、社會化的日趨接近,英語作為一門工具學科以及國際語言的特殊身份而身價倍增,成為跨入二十一世紀所必備的三張通行證之一。所以從小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顯得尤為必要。小學階段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這就要求從小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英語學習的過程也是習慣養成的過程。因此,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是使其實現學習效果最優化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生;英語;學習習慣
【作者簡介】劉曉玲,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鎮隆鎮井龍小學。
一、英語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從中也可以看出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小階段是兒童可塑性最強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小學生不僅活潑活動,愛聽愛說且善于模仿。他們的身心特點決定了小學階段是兒童發展接近外語、本族語語音和語感的最佳時期。但作為一門語言,英語的學習不同于漢語,漢語是我們的母語,語言環境很大,而小學生平時在生活中很少有接觸和使用英語的機會。這就要求我們要從小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
二、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必要性
學習習慣是學生學業成敗的關鍵。學業上取得成功,天賦固然重要,但往往是有的學生很聰明,學習成績卻并不出色;相反有的學生智力一般,學習成績卻很好。究其原因,是非智力因素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這些主導學習的非智力因素其實就是學習習慣。一代教育家楊賢江同志曾在《學生新生活》中提到養成習慣的五大好處:“1.可以省時;2.可以省力;3.可以減少錯誤;4.可以減少無關系的動作;5.可以從瑣碎的反映到大體的反應。”目前我國大部分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弱,學習計劃性不夠,即使有了計劃,也常難以確保實施,自我評估能力低下,課堂利用率低,上課前后預復習工作準備不充分,多渠道地學習英語的興趣欠缺,毅力不足。英語學習習慣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習慣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基礎。英語學習是枯燥、乏味的,光靠興趣持續不了很長的時間,只有培養出良好的習慣,才能持之以恒。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以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
2.習慣是小學英語學習的動力。 首先,英語是一種語言,學習英語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需要學習者養成多說多練的習慣。其次,英語學習是用新詞匯來表達舊概念,缺乏新鮮感,難以讓學生維持長期的興趣。第三,英語是我國學生學習的一門外語課程,由于不存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也就缺乏用英語交流的緊迫性。長此以往,勢必會導致英語學習的削弱。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能彌補環境的劣勢。
三、小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
心理學研究表明,造成好成績的各種因素的比重是:學習習慣占33%,興趣占26%,智力占15%,家庭影響占15%,其他占11%。可以看出學習習慣是影響英語學習的重大因素。兒童心理學認為,兒童學習策略的發展要經過三個階段。而小學階段的兒童正處于學習策略發展的第二階段,非常需要外力的幫助,這個時期,教師和家長的指導對于小學生學習英語就顯得至關重要。
1.培養開口的習慣。首先,學英語,一定要大膽開口,開口讀讀,開口說說,開口習慣著重體現在朗讀、背誦和說英語上。還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緒中,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形成語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為初級中學的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2.有效的“說”活動。有效的說的活動可以幫助孩子們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可以形成他們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如在課堂上利用一些有趣的游戲幫助學生說。3.培養朗讀和背誦的習慣。朗讀是培養“四會”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為了培養學生的朗讀習慣,除了課堂上朗讀訓練,我還利用每周的早讀時間對學生不熟或不會的內容進行輔導,使得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較好地掌握所學的英語知識。4.培養書寫規范整潔的習慣。對學生的書寫,我也是從他們開始學英語就予以重視的。小學生書寫英文,從字母到單詞,最后到句子,教師若不關心,往往會使孩子們掉以輕心,馬虎對待。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以下幾方面。首先,教師自己的板書應該規范、標準。其次,教師要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書寫時間。最后,教師要注意及時糾錯。5.培養學生自學英語的能力。教學大綱對中小學英語教學的要求“一般側重培養閱讀和自學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打好基礎。”我緊緊圍繞這個要求安排教學,努力實踐大綱提出的原則和方法。在教學詞匯時,我采用音形比較(如horse, house),反義詞比較(如new, old)等方法教學。用以上方法來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記憶能力。能力和智力是在學習基礎的過程中培養和發展起來的。
四、結語
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不會自然生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而是需要有意識地培養、付出艱苦的努力才能形成。作為英語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注意言傳身教,從起始教學階段開始,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去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要積極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只有這樣,才能有望學生們盡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他們今后的進一步深化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