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貴存
【關鍵詞】 德育;班會;獎懲機制;行為習慣;管理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2—0028—01
初中生德育工作是整個教育環節中,最難啃的一塊“骨頭”。主要因為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在這個時期最強烈,處于青春期感情的萌發狀態,是非辨別能力極易受外界因素傳染。做好學校德育工作,需要全體教師在時代不斷變遷、環境不斷變化、教育不斷改革、學生主體不斷變化的背景下逐步完善和總結。在具體的德育工作中,有兩個最基本的問題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二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筆者對此談幾點具體做法。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1. 開好主題班會。主題班會是圍繞一定主題而舉行的班級成員會議。現在進入多媒體時代,我們的主題班會更加豐富,通過影音視頻、圖片更能直觀有效地開展教育活動,也是我們開展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陣地。
2. 利用榜樣的力量。在社會學習過程中,人不是消極地接受外在刺激,而是經過一系列的主動加工過程,對外在刺激進行選擇、組織,并以此調節自己的行為。這同樣適合學生群體,而初中學段正是最好的時期。
通過各種課程、活動樹立榜樣。一是弘揚革命精神,學習、了解中國歷史和現代英雄人物;二是樹立身邊榜樣,可以從各個方面選拔,例如學習、助人為樂、體育、藝術等方面,這是推動品德培養的重要環節。
3. 適當的獎懲機制。一定的獎懲機制能夠遏制學生的一些“歪腦筋”,激勵學生奮發向上,此消彼長之下作用甚大。簡單的發獎狀、給處分或“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時代已經過去,而“打一棒子給一個棗”也不適用于當前的學生群體。如何進行有效獎懲更有待于我們的推敲和研究。
其實說來也很簡單,我們學生愈加在意的是什么,我們的獎懲機制便是什么。有人認為,現在的學生群體沒有什么追求,沒有什么需要、在意的,那就需要我們循循善誘地培養出來。例如:喜歡足球的同學可以獎勵一個足球、一套球衣甚至聯系一次比賽等等,懲罰就更好說了,沒收足球、處罰一定時間不能踢球等等。
4. 抓好“綜合素質評價”利用班級輿論導向。“綜合素質評價”和班級輿論都是學生自主管理的利器,加以合理利用將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抓手。通過“綜合素質評價”開展班級自主管理,通過評價、評比、獎勵、處罰來營造良好輿論環境,指導學生自我管理、改正。
二、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綜合素質評價”和學生自主管理體系是培養初中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有效途徑,再配以有效的獎懲機制,會使德育管理事半功倍。那么,如何有效地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和學生自主管理呢?
1. 充分利用團支部、少先隊、學生會、班干部等組織和個人。這些組織和個人是組成學生自主管理體系的骨干力量,也是實施“綜合素質評價”的主框架。做好他們的思想教育以及培養、訓練工作會使學生群體出現一部分人在思想覺悟方面先“富起來”。
通過這些骨干力量來帶動學生主體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通過班級民主評價、班級輿論來形成綜合素質評價。這個評價首先在高度上得到了一致認同,引導自下而上的結果,促進自上而下的規范。
2. 開展習慣體驗活動,獲得內心認同。“好習慣成就未來”不是說出來的,是體驗中獲得的。我比較認同馬云說過的一句話:“知識是勤奮獲得,智慧是體驗獲得。”個人認為好的習慣體驗是獲得好習慣帶來好作用的有效途徑。例如:假期安排德育作業,以班級為單位,要求學生每天讀一篇美文,寫一篇讀書筆記,每天通過微信進行監督,這對于學生作文寫作能力有直接的提高。
3. 提高班級日常管理,強化行為規范。班主任的長期規范管理也是潛移默化的行為習慣教育,這是不可忽視的一環。在班主任的引導、班干部的管理、班風的約束下形成的行為習慣會成蝴蝶效應增長。當前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而立德樹人的核心在于培養良好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這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未來的工作方向。
三、加強學校德育管理
首先,學校要建立校長負責德育與黨小組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相結合的德育工作領導體制。其次要不斷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質,要加強德育骨干隊伍建設,重視培養青年德育工作者,為他們的業務進修和思想提高創造必要的條件。再次要保證德育活動的必要場地、設施、設備,搞好校園環境建設和管理,特別要加強運用電化教學手段進行德育工作。最后,要完善德育管理、強化德育督導、評價,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堅持政治學習,在制定德育整體規劃的基礎上,要針對不同年級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實施,建立并完善《學生思想品德考核》制度,及時對學生要做出思想品德方面的評價,評價結果載入學生檔案。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