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弟
【關鍵詞】 幼兒;行為習慣;養成;主要方面;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3—0066—01
好的習慣可以讓幼兒受益終身,幼兒教育最關鍵的部分就在于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尤其是近年來,伴隨著“幼兒教育小學化”這種現象被遏止,對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越來越得到幼兒教育體系的高度重視,也引起了理論界的關注。本文專門從不同的角度來討論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提出一些有益的經驗供參考。
一、幼兒行為習慣養成的主要方面
1.正確的生活習慣
教育界曾經批判過一種現象:一些考上重點大學的“高材生”,在進入大學之后卻被屢屢爆出生活習慣方面的問題。比如用完廁所不沖干凈,在寢室內亂丟果皮紙屑,不注意清理寢室的垃圾等。而這些的根源,在于其在未成年的階段就沒有得到生活習慣方面的正確培養所致。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培養幼兒正確的生活習慣有多么重要。正因為如此,在幼兒教育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培養幼兒正確的生活習慣,這包括良好的自理能力、生活中必要的公德意識以及自我保健方面的意識等。
2.遵守規則的意識
規則意識是一個人在公共場場合與社會生活當中必須具備的意識。可以說,一個人如果缺乏了規則意識,那么他在社會中是沒有立足之地的。現實中,一些學業出色的“高材生”,其規則意識、公德意識的缺乏卻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比如隨意橫穿馬路、不分場合隨意吸煙、隨地大小便、在公共場合行為舉止不雅觀等。可以說這些現象的形成,都是與童年的教育有關的。所以遵守規則的意識,同樣也是幼兒行為習慣養成的一個方面。需要讓他們從幼兒階段開始就建立起遵守規則的意識,自覺自愿地遵守社會規則。
3.文明禮貌習慣
我國自古以來一直是個注重禮儀的國家。然而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少人在注重經濟效益、注重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在文明禮貌素質方面卻有所下降。比如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不尊重老人、坐公交車不主動給老人讓座、對父母沒有禮貌等,這實在有違我國“禮儀之邦”的大國形象。而關于文明禮貌習慣的培養也要從小抓起。幼兒如同一張白紙,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階段。在這個年齡段對他們進行文明禮貌習慣方面的教育,可以說是黃金時期,錯過了著實可惜。
4.團隊合作意識
當代社會是一個強調團隊合作的社會,不具備團隊合作意識的人是很難適應激烈的職場競爭的。而在幼兒教育中,我們也需要通過游戲等集體活動的環節來培養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為他們將來走入社會做好準備。
二、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策略
1.生活習慣的養成
從幼兒入園開始,就要從日常行為的點滴開始培養他們正確的生活習慣。具體包括:獨立穿脫衣服,并基本疊整齊;正確使用餐具(碗、盤、勺),學習使用筷子;學會獨立進餐;學做值日生(擺餐具、擦桌子);學整理床鋪(學疊被子、疊毛巾被);會擦椅子,洗手絹;學習漱口、刷牙;知道簡單的生活衛生常識;知道簡單的交通規則。
2.規則意識的形成
從幼兒入園開始,就要從日常行為的點滴開始培養他們的規則意識。教師首先要向他們說明規則意識的重要性,然后開始著手進行培養。比如遵守作息時間、遵守課堂紀律、遵守與小朋友交往過程中的規則,等等。作為教師一定要加強對于不同幼兒的關注,一旦發現他們在行為習慣上面的不良傾向,一定要及時進行疏導,及時進行糾正,把他們的不良習慣扼殺在萌芽狀態。
3.文明禮貌習慣的養成
關于幼兒文明禮貌習慣的養成,一方面要告訴他們一些文明禮貌的規則,比如見到老師長輩要主動問好、對小朋友要友好等等;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模擬情境的方式讓他們踐行文明禮貌。比如設置專門的情境,讓他們在情境當中進行實踐,從而體會如何才能做一個文明禮貌的公民。對于他們平時出現的違背文明禮貌的傾向,教師也要及時制止,并針對他們的這種行為進行教育。
4.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
關于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可以安排在游戲環節當中。比如可專門給他們設置一些需要以團隊合作的形式來進行的游戲。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通過互相之間的不斷配合,幼兒就可以在寓教于樂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團隊合作意識方面的熏陶。當游戲結束后,教師還要幫助他們進行總結如何才能更好地跟小朋友進行配合。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