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雁


摘 要:合唱社團作為校園社團中一支重要的隊伍,其建設日趨成熟,但是受各校之間的生源、師資以及隊伍穩定性等各方面因素,合唱社團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通過對我區內中小學合唱社團建設進行調查,并針對社團開展情況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社團;合唱團;建設
童聲合唱是合唱藝術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僅僅反映出一個國家的國民教育水平,也同時顯示一代少年兒童的素質和精神面貌。當今,這種藝術形式已深受到人們的普遍珍視和喜愛,越來越多的國家用它作為進行素質教育和美育的重要形式。用它作為促進孩子智力發展、豐富少年兒童文化生活的一種重要的活動內容。
一、開展童聲合唱的意義認知
童聲合唱是一種高雅的音樂藝術表演形式,是對孩子們進行審美教育的一種極為重要而富有成效的手段。它能培養孩子們喜歡音樂的熱情,激發他們的樂觀情緒,調整和諧融洽的合作精神。
合唱對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童聲合唱是一種相互配合、相互協作的集體藝術,它是由一個比個人歌唱表現力強得多的集體所組成的。在合唱團的訓練中,會選擇著名的中外經典作品,這對于提升孩子的音樂鑒賞力有好處。另外通過排練、錄音、錄像、演出等這些活動,豐富孩子們的課余文化生活。尤其在各種演出活動中,把歌聲帶給聽眾的同時,也必然會給孩子們帶來歡樂,增強他們的自豪感和榮譽感,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進取精神。
二、基于本地區合唱社團開展情況調查
社團是校園生機、活力和魅力的重要體現。從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出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為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提供了一方新的天地。
1.各校合唱團組建情況
藝術類社團是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力量。合唱作為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藝術類社團中學生參與眾多的社團之一。我區33所中小學中,每校均建有合唱社團。各校合唱社團指導教師均為各校音樂教師,學生以中高年級學生為主。
2.合唱團參與情況調查
在我區部分中小學合唱社團學生進行抽樣問卷調查,統計如下:
三、合唱社團建設的成果與困惑
根據統計情況匯總來看,我區合唱水平趨于穩定提高的狀態,和以下這些數據的提高有很大的關系:
1.合唱被越來越多的學生所喜愛和接受,合唱團隊伍中有63.4%的學生是喜歡唱歌而選擇了合唱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真正的喜愛唱歌,才能很好的在這個團隊中堅持下去。合唱不同于其他學科,它還需要團隊合作聲部的和諧,在合唱團中隊員們能體會到音樂帶來的快樂、合作帶來的愉悅。
2.合唱團隊伍學員素質較前幾年有所提高,隊伍中大部分學生都認識五線譜,會樂器的學生占到了75%,有21的學生會兩種以上樂器,學樂器的孩子相對識譜、音準方面的能力都較強,這對于合唱團整體水平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
3.隊伍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學生有合唱演出的經驗,每一次演出和比賽對于合唱團來說都是很好的歷練,合唱團的能力在演出中能夠一次次的提升,隊伍也能在比賽中獲得更多的凝聚力。
4.孩子們選擇合唱團,得到了近95%家長的支持。家長的支持對合唱團的建設很重要,一個孩子對于一項活動的持久度很大程度來自家長的支持。
由此帶來的合唱團建設所存在的困惑也較突出地體現出來:
1.社團隊伍穩定性較差
一個完整的合唱團必須具備40~60人,從統計來看,學生都來自于4~6年級。這批年齡的學生面臨著學業的壓力,到了四年級以上大部分家長不愿意孩子把時間浪費在合唱訓練上。另外就是畢業問題,有一部分團員到了六年級畢業了。初中合唱社團隊伍更是難以保證,初一進校老師先要摸熟學生情況,初二是合唱社團的主力軍,可是訓練了短短一年后馬上又面臨初三升學考。因此學校合唱團人員的流動性比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合唱團隊的發展。
2.學校間師資力量存在較大差異
學校合唱團的指導教師都是各校的音樂教師,這些教師日常工作都是以課堂教學為主,社團指導水平上存在較大差異。另外集團化學校音樂教師師資配備齊全,各個音樂教師能各取所長。而那些相對規模較小的學校,音樂專職教師人員配備較少,而缺乏對社團系統的訓練,這就造成了學校間的不均衡性。
3.社團投入經費較大
由于合唱團成員較多,因此在資金投入上相對較多。例如服裝、專家指導費、外出包車等都需要大量的經費。因此合唱團在經費的投入上會比其他社團更多一些。
四、合唱團建設的有效策略
1.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歌唱方法和音準的訓練
作為學校合唱團的指導教師,有一個非常好的優勢,那就是可以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實施合唱團的基礎訓練。
從一年級第一節音樂課開始就創造機會,先從聽覺上入手,讓學生從聽覺上感受多聲部音樂,并循序漸進滲透二聲部教學。教師在低段課堂上就要帶領學生參與初級的多聲部歌唱教學活動,對音樂教材中的文本進行必要的改編和整合。以“感知—體驗”為主旨,通過多通道多樣式的聽賞活動和多維度的游戲和層進式多聲部歌唱,引領低段孩子小步遞進的走進,發現多聲部的豐富、變化與和諧之美,感受音樂縱向的美,體驗著“合作之樂”與“合唱之美”。為中高段的多聲部教學打好基礎,培養聽覺和合作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注重音準訓練,為合唱團選拔隊員打下堅實基礎。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的音準,為合唱團隊員的挑選打好基礎。如何訓練學生的音準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重視音階練習:一年級第一學期,就可以向學生介紹用柯達伊手勢輔助演唱音階。一年級二冊就可以向學生介紹全音半音,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音階的階梯圖,并通過音樂游戲:跳格子讓學生形象的感受。(2)在學生能較好地唱準音準后,就可以進行卡農式的音階練習。(3)對于教材中的二聲部歌曲要認真落實,有些教師對于教材中的二聲部歌曲總是匆匆而過,沒有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其實教材中的二聲部也是非常好的合唱教材。是讓學生初步接觸合唱的契機,也為合唱團訓練做好了鋪墊。
2.合唱團員的招收注意年級比例
注意協調低、中、高年級人數的合理比例,一般是各占三分之一,其好處在于:形成梯隊,可持續發展。理由是:高年級的學生面臨畢業,雖吸收、補充進低年級的新團員,但保存著合唱團的演唱主力,確保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影響合唱演出,還有利于以老帶新和演出隊形的編排。招收合唱團隊員有下述要求,如視唱能力、樂理知識表演水平等,但這些可在學生進團后,通過老師的指導、訓練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看學生是否具有:較好的音準概念、較好的聲音條件、能勝任本聲部的音域、較強的節奏感,這四個方面的素質和潛力。只有選擇素質較高的合唱隊員,才能促進合唱團的快速成長。教師在挑選合唱隊員時可以盡量多選一些隊員,因為在訓練過程中會有諸多不穩定因素,這樣可以給自己一些篩選和變動的空間。
3.排練作品的選擇
挑選合適的作品進行排練,在作品的選擇上根據合唱團現有水平選擇難易適中的歌曲,既能培養學生演唱的興趣,又能較快提高團員的和聲能力。首先要注意聲音的統一訓練并伴隨氣息的訓練,再慢慢給予和聲聽覺訓練,多聲部的合唱訓練、音準訓練和歌曲練習。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作品選擇不能太難,否則造成隊員力所不能及,而無法很好地表達作品的主題和情感。同時要讓學生意識到合唱不是個人表現的舞臺,而是一個團體通力合作的結果。合唱拒絕:個人英雄主義。
4.提高教師自身修養
要增強自身的音樂修養和合唱修養。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須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只有自己的修養高了,處理歌曲才會得心應手,聲部聽覺才會敏銳,才能訓練出一支出色的合唱隊。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多向專家請教,可以多聽音樂會,多看指揮家的處理,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修養和合唱修養。
5.激發學生排練的積極性
當前許多學校都在抓考試分數,家長難免會不準自己的孩子參加合唱團,任課老師也會不愿意自己所教班的學生參加合唱訓練。諸多因素都會造成學生不愿意參加合唱團排練的現象。因此學校要激發學生參加合唱團的積極性。如:排練時間學生沒有學到的知識,學校要安排教師為合唱團的同學補課;邀請領導來指導排練工作,指導的時間可以短,但不要給學生以學校領導不聞不問的感覺;樹立學生合唱積極分子的形象,逐漸樹立正氣,評選出聲部長和積極分子;獲獎以后學校領導要在全校師生面前表揚,樹立學生參加合唱團的榮譽感。
6.要多給合唱團提供演出和比賽的機會
學校合唱團應抓住一切表演的機會,經常安排一些演出、交流和比賽等活動,既可以增強學生參與合唱的積極性,又能增加舞臺經驗,使合唱團快速成長起來。
合唱藝術絕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情,對于參加合唱藝術活動的每個孩子來說,它是一個逐步認識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過程。我們不會指望每個孩子通過合唱藝術活動將來都成為歌唱家、藝術家。但是,合唱藝術活動對每個孩子的成長是大有好處的,可以說是終身受益的。
各位老師,讓我們一起努力,為童聲合唱藝術活動奉獻我們的力量,讓歌聲走進孩子們的心里,讓流光溢彩的文藝大舞臺構建在孩子們的心坎上,讓和諧文明的大舞臺永遠展現在魅力校園的土地上!
參考文獻:
[1]楊嫏.小學班級合唱訓練與教學[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曹理.音樂學科教育學[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肖川,薛暉.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師讀本[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