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軍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加大了對孩子教育的投資,提高了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在數學新課改的推動下,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問題成了當下熱議的話題。中學和小學作為當下義務教育不可或缺的兩個階段,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不可分割的,聯系是密不可分的,為了實現新課改的教育目標,教師必須要把它們有效地銜接起來,形成良好過渡,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適應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礎,為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推動的力量。
關鍵詞: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措施
一、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情況的現狀和成因分析
1.現狀
在新課改的要求中,小學數學難度低,作業量少,而初中數學要求較高,不僅是邏輯抽象方面的要求,而且在作業難度、作業量、考試要求等方面都大大提升,這樣一個較大的跨度導致學生難以適應,跟不上教學進度。從現實方面考慮,小學數學進度慢,沒有預習和復習的必要,升學方面更是按片區劃分,沒有考試壓力,更注重的是興趣的培養和思維的發散。初中生需要掌握的課程增多,知識體系又相對復雜,難以及時消化各個新知識,容易在新環境中喪失學習的信心,從而導致學習沒動力,形成客觀上的學習斷層。
2.成因
根據調查得出,在小升初的階段,課程的增多、老師教學方法的改變、周圍環境的影響和學生自身能力的差異都會導致中小學數學教學的不銜接。在實際的教學中,以下幾點往往是不銜接的主要原因:老師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學任務,沒有關注到學生身心的變化,導致中小學教師教學方法嚴重脫節;剛升入初中的學生,沒有做好應對新的學習任務和學習壓力的心理準備,對學習的態度還停留在小學的階段;家長不能及時發現學生心理的變化,忽略了環境改變帶來的影響,管理督促不到位。
二、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的有效措施
在中小學生數學教學銜接方面的問題是在教育方面不能忽視的難題。學習課程的增加、課程難度的提升、教師教育方法的改變、學生心理的變化等都是不銜接的元兇,在這個教學過渡階段,如果教師不好好把握,往往會對學生的身心和學業帶來不利的影響。下面我結合教學經驗與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幾點銜接的措施:
1.中小學教師應加強有效融合
對于青少年而言,老師的教育對極大程度上影響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加強中小學教師的有效融合,就是為打破其教學銜接的堅冰打好利器。小學老師應打破傳統的思維,不局限于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而應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發散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自覺性和求知欲,重視教學銜接的重要性。對于中學老師而言,其要更加深入了解小學的知識點,熟悉小學數學教學體系,那么就既要考慮到他們小學生的思維,又要培養他們作為一名初中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在過渡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可以從小學的知識點發散到初中的知識,構成一個完整的數學教學體系,這樣才能順應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新課改所倡導的模式相吻合。
2.做好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銜接
作為初等數學教學的一部分,小學數學和初中數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小學數學培養了學生的運算能力和基本的學習習慣,初中數學則是小學數學體系的發散,是小學數學知識體系在內容上的擴展。在新課改中初一數學知識大體包括,數、代數、方程式和幾何初步,雖然這些知識也是數學基礎的內容,但對于剛剛脫離小學生身份的他們來說,概念的混淆、運算方法的改變都讓他們難以快速融合。例如小學生一直認為“數學就是計算的數”,而在初中的學習中對數這一新的概念,會導致他們無法理解,望而生畏。因此,教師要做好教學內容的銜接,鞏固小學數學知識,著重對新引入的概念進行講解,結合中小學數學的相同知識點,做到基礎扎實、思維發散、穩步提升。
因客觀因素的存在,小學年齡段的思維方式仍處在從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小學數學教師在小學的高級階段教學中應適當滲透一些抽象邏輯思維的因素,積極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力的培養有利于他們更快地適應教學方法的轉變,初中數學教師要考慮到小學生的思維方式,盡量用更簡單的方式去培養他們想象力和邏輯能力,調動課堂氛圍,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激發他們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充分調動學生求知欲的目的。
3.家長與學校積極配合
對于小升初的學生,家長和學校應一起努力,時刻關注學生的身心變化,加強互相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教師應提升自我教學水平,安排適量的預習、復習任務,不斷對知識進行鞏固;家長要督促學生在家的學習,配合老師的工作,培養他們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自覺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教育環境下,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的問題的解決方案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整個教育階段的數學教學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在整個義務教育階段也只有中小學數學教師共同聯手,才能真正完成義務教育的數學教學任務。只有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讓學生享受到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樂趣,讓他們真正掌握到將來繼續深造所需的數學基礎。
參考文獻:
[1]吳寶民.多措并舉架構中小學數學銜接的橋梁[J].數理化學習,2014(9).
[2]李萬章.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的幾點思考[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5(6).
[3]考扶生.淺談如何解決中小學數學知識的銜接問題[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