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祥麟
摘 要:如何合理有效地將信息技術運用于數學課堂教學,并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是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值得注重的。初中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應從數學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哪些章節、哪些內容適合于使用信息技術,需要教師在課前做認真思考,認真備課。只要教師能合理、準確、全面地掌握信息技術,課堂上不僅能圖文并茂、生動逼真,而且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同時也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模式,從而達到優化數學教與學的目的。
關鍵詞:信息技術;動態演示;有效輔助;有效突破;優化教學
初中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并非是教師在上課時隨心所欲,而應從數學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哪些章節,哪些內容適合于使用信息技術,都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前做認真思考,認真備課,做到心中有數。比如函數學習中,概念從常量到變量的過渡,圖像從靜態到動態的過渡;函數圖像與平面直角坐標系、數軸的數形結合;圓柱、圓錐、正方體的側面展開圖,三視圖,即將立體圖形轉化為平面圖形,體現了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結合。這些內容涉及動態,數學思維的變化發展。而這些問題卻是學生真正理解抽象的數學,體會初中數學精髓的內容。因此教師的教學手段、教學方式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需要改進。而現代信息技術恰好能集處理文本、圖形、圖像、動畫等一體的優勢,所以只要教師能合理、準確、全面地掌握信息技術,課堂上不僅能圖文并茂,生動逼真,而且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1]。同時也改變了傳統教學單一的模式,使學生樂于學習[2],從而達到優化數學教與學的作用。
下面就我幾年來在數學教學中的實踐和運用,與大家共同探討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的幾點嘗試與心得。
一、借助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激發和培養興趣在學生的求知欲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1]。而數學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教學不僅使靜態的教學內容變為動態,而且直觀的圖形使那些枯燥而又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清晰,更加生動,從而使數學教學更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和表現力[3],從而使學生在愉悅輕松的環境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體[1]。所以借助信息技術引導學生對數學具有良好的興趣和動機,并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快樂與享受,是我們教師,尤其是我們數學老師追求的目標。
二、利用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可有效突破數學教學中的重、難點
數學教學中有些知識的獲取只通過教師的講解與板書是難以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的,而信息技術卻可以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并能直接揭示知識本質和內在的聯系,可以大大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的獲取過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3]。如在講解《正方體的側面展開圖》時,學生很難想象出正方體的11種側面展開圖。為了克服學生理解的困難,我在課前設計了這樣的教學,在電腦上通過“幾何畫板”畫了一正方體,然后通過“幾何畫板”的動態演示功能,學生親眼看見了正方體是怎樣展開的。然后進一步通過討論和觀察,學生明白了道理,統一了認識。
再比如在《利用坐標表示平移》時,我們依然可以借助“幾何畫板”的強大動態功能使學生更有效理解圖形的平移實質是通過圖形上點的平移得到的。比如將△ABC沿著x軸或y軸平移若干個單位長度,所得的△A'B'C'與△ABC的形狀、大小、位置有什么關系?我們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幾何畫板”的動態功能就能很清晰,明了地展示給學生。
三、利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廣度,而且能有效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的動態演示,不僅能突破實際的操作過程,而且能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借助于多媒體的觀察,比較,逐步把握知識的實質,從而正確理解知識,掌握知識[3]。大家都知道圓的面積是一近似值的計算,可在公式的推導中,學生會難以理解“畫圓為方”的分析思維。他們難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圓形越接近于長方形。而我們借助于課件的演示,通過先把一個圓4等份,8等份,16等份,32等份,64等份……分別進行割補,使學生直觀地看出等份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圓形越接近于長方形。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歸納,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也就順理成章了。這樣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僅受到數學美的熏陶,而且學習能力也得到了不斷提升。
如何合理有效地將信息技術用于數學課堂教學,并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的相結合,是我們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值得探索與思考的。再者,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效結合應以素質教育為目的,以教學實際為出發點,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能主動參與探索知識,從而品嘗學習中的成功和樂趣[3]。而對每一位教師而言,也是一種機遇,更是一種挑戰。所以我們應積極探索,大膽運用,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不斷提高我們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烏美娜.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馬復.初中數學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1.
[3]唐良生.將計算機輔助教學與數學實驗相結合的嘗試[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1(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