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麗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一些新學習方法也不斷登上課堂教學的舞臺,如合作學習,打破了傳統的僵化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能夠更為獨立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數學學習。當前,以學生為本,充分凸顯主體性的教學理念成為主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關注學生的生命發展,合作學習成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突破口。但在現實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不盡如人意,就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合作學習的“合理”構建,談幾點體會,從中發現利用這一方式真正達到有效教學的關鍵影響因素。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搭配要合理
在一些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為“合作學習”而“合作學習”,隨意搭配小組,使得小組成員難以達到優勢互補的目的,也沒有形成個性化的共同發展。實際上,進行合作學習的前提就是有一個合理搭配而成的小組,通常在最初合作學習時,是由兩人組成,隨著學習活動以及數學知識復雜程度的提高,小組的規模在逐步擴大。在確定小組成員時,可謂是一門“學問”,并不能隨意搭配和組合,應該遵循的是組內異質而組與組之間同質的原則,也就是說根據學生之間的認知差異與學習水平進行優劣搭配,雙方之間能夠互幫互助,較低水平的學生獲得優秀學生的幫助,在組內可以說是小型的“小老師”的教與學的活動,這樣能夠挖掘學生的各種潛能,實現共同發展。組內的異質構成,使得組與組之間勢均力敵,在均衡水平上形成公平競爭,能夠促進各組的進步與發展,協同共事,互促共進。
二、進行合作學習的動機要合理
當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時,并不是隨時隨地就可以進行的,而是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圍繞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進行精心設計,學習對象或任務體現挑戰性、多樣性、開放性,困擾學生的難點問題,一人經過獨立思考后可能無法解決問題,小組開展學習就有了明確的合作動機。也就是說,教師實際上是開啟小組合作學習探究的關鍵操控手,雖然,學生能夠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但是小組探究合作的學習內容是由教師來決定的,根據教學所需,決定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面對初中數學中的很多難點知識,唯有集結起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力量,讓學生充分進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集思廣益、解決難題。如,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內容時,如果單獨讓每一名學生去探究三角形內角和,這一過程不僅會很長,還會帶來很大的工作量,實際上無形中造成了一種課堂資源的浪費,沒有實質意義。如果利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方式,通過對組員進行具體分工,各自先自行探究直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不同形狀三角形的內角和,通過匯集交流探究結果,最終形成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的結論,教學時間將得到極大節省的同時,學生因為獨立探究而對這一概念印象深刻,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另一方面,教師設計問題的難度需要體現層次性和梯度性,從而讓學生能夠對直接解疑有一個緩沖的過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達到解決問題的核心,這也是一種合理設置。如,教學“相交線與平行線”時,當教師提出“你認為n條直線相交最多有幾個交點”這樣的問題讓小組進行合作學習時,問題本身探索性較強,比較有難度,學生的思維水平難以達到這一高度,導致不少學生很難進入角色,有種無所適從和無從下手的盲目感。因此,需要設計諸如,兩條直線相交有幾個交點?3條、4條……100條直線相交有幾個交點?n條直線相交有幾個交點?等具有參差感,且可操作性強的問題串,能夠讓學生逐一進行合作學習,最終找到解決辦法。
三、針對合作學習的評價要合理
合作教學成功的關鍵就是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科學評價,也就是說評價要合理,不僅是對結果的評價,還要對過程進行評價,包括對小組合作的組織情況、每個成員參與的積極性等的評價;既要關注個人的發展,還要對這個合作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通過對過程評價來體現小組的合作情況,而通過對小組的評價來體現組員之間的互幫互學、互促互補的情況。如,合作小組進行交流發言時,教師對一個組選出的發言人的評價不應該是針對個人進行,而應該對整個小組進行評價。評價的合理性,能夠使得小組的凝聚力更為緊密,發揮出更大潛能,同時,關注細節評價,使得小組成員都從中反思分工中的不足,或者是過程中的斷層等實際問題,從而及時彌補,并加以調整,從而促進小組的分工合作以及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當然,對于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不能是單一而呆板的,需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主動思考、集思廣益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合作學習旨在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不斷鍛煉自我的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從而為其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這不僅是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也是素質教育的指向,初中數學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的進行,要做到合理搭配小組,合理設計適合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和任務,要對整個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合理評價,這樣才能夠發揮最大作用、取得實效,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周海燕.合作學習模式下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探究[J].名師在線,2019(4).
[2]成益林.初中數學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