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財經大學 云南 昆明 650221)
2015年底云南省尚有471萬農村貧困人口,居全國第二;有88個國家貧困縣,居全國第一。2016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020元,增長9.4%,增幅比全國高1.2%,居全國第5位。云南省有88個貧困縣,其中包括集中連片特困區片縣85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73個。2016年云南省的大部分貧困縣的農村人均純收入低于云南省農村人均純收入,這表明云南省的扶貧攻堅任重道遠。每個縣的農村人均純收入的差距與每個縣之間的經濟發展是否均衡有直接的關系,可以通過分析影響農村人均純收入的差距的關鍵因素,然后就如何縮小縣與縣之間收入差距提出相關政策。
本文對云南省88個貧困縣2016年農村人均純收入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發現縣與縣之間的收入都存在差距。有5個縣的農村人均純收入低于7 000元,在7 000元到9 000元之間的有59個縣,在9 000元以上的有24個縣,大部分貧困縣的人均純收入小于9 000元。
由云南統計年鑒可知,2016年的農村人均純收入為9 020元。在云南的貧困縣里面,其中有66個貧困縣的農村人,表明大部分的貧困縣的農村人均純收入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云南省要實現到2020年8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就要實施相應的政策來縮小縣與縣之間的收入差距。接下來,本文將只對農村人均純收入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的66個縣進行具體的分析。
文中ΔY=|Yi-Y|,代表貧困縣的農村人均純收入差距;Yi代表每個貧困縣的農村人均純收入;Y代表云南省農村人均純收入。
收入差距的影響因素很多,本文選用的自變量分別有:X1貧困縣的農業機械總動力,用來代表農業現代化的程度;X2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的床位數,用來代表每個縣的社會保障福利水平;X3貧困發生率,表示每個縣的貧困深度;X4企業數量,用來代表可用于吸收農村勞動力的程度。
本文采用分位數回歸法分析了。
對云南省貧困縣的收入差距影響的因素,模型建立為
LN(Δ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ε
對上式進行相應的分位回歸分析,可以得到
Qτ[LN(ΔY)|X]=β0,τ+β1,τX1+β2,τX2+β3,τX3+β4,τX4+ετ
其中的τ是分位點,Qτ[LN(ΔY)|X]是給定解釋變量X情況下的ΔY第τ分位數。
1.解釋變量之間的多重共線性檢驗
本文采用相關系數矩陣法的方法來檢驗解釋變量之間的共線性。考慮R主對角線元素上方或者下方的某個元素絕對值是否很大(一般在0.8以上),就可以判斷兩個解釋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多重共線性。其解釋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矩陣如下所示


2.斜率相等性檢驗
原假設:
H0:βi(τ1)1=βi(τ2)=βi(τ3)=Λ=βi(τm)
其中i=1,…,k。βi指的是除了常數項以外的解釋變量對應的(k-1)維參數列向量。所以原假設總共包括(k-1)×(m-1)個約束條件。構造Wald形式的統計量檢驗原假設是否成立,它漸進的服從自由度為(k-1)×(m-1)的卡方分布。如果檢驗不拒絕原假設,則說明每個斜率在不同的分位數上具有不變性,此時應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進行估計;反之拒絕原假設,說明應用分為回歸進行估計以反映每個斜率在不同分位數上的不同值。
表1是分位回歸的斜率相等性的結果。Wald統計量為13.534 33,自由度為8,概率為0.094 7。表明分位數回歸在不同的分位數上回歸的斜率是不相等的。故該模型運用分位數回歸法進行估計。

表1 分位回歸的斜率相等性的結果
3.斜率對稱性的檢驗

其中j=1,…,(n-1)/2。而n是奇數,代表分為回歸個數。本文構造Wald形式的統計量,該統計服從自由度為k(n-1)/2的卡方分布。
如表2是斜率對稱性的檢驗結果,Wald統計量是8.152 158,自由度是5,概率是0.148。檢驗結論是接受原假設,在0.25和0.75分位數上斜率具有對稱性。

表2 斜率對稱性的檢驗結果
4.實證結果分析
通過軟件Eviews7.2對云南省88個貧困縣中農村人均純收入低于云南省農村人均純收入的66個貧困縣農村人均純收入的差距影響的因素進行分析,由于東川區數據缺失,本文只對除東川區以外的65個貧困縣進行相關分析。由于本文采用的是截面數據,回歸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異方差的結果,故采用了極大似然估計的方法。本文采用的分位數分別有0.25分位數、0.5分位數、0.75分位數和0.9分位數,具體的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續表3

X36.744 398***4.382 169***3.748 350***2.838 731**(3.852 54)(3.429 913)(2.866 969)(2.305 523)X4-0.200 69-0.034 271**0.002 8520.014 334(-1.005 287)(-2.286 698)(0.239 148)(1.228 783)
注:括號里是t統計量,*,**,***分別表示10%、5%、1%的顯著水平。
觀察表3可知,不論在哪個分位上,解釋變量X2,即社會性福利收養性單位的床位數對農村人均純收入的差距均沒有顯著的影響效果,說明社會對貧困地區的社會福利性的幫助對收入的差距沒有明顯的相關性。X3即貧困發生率指低于貧困線的人口數占農業人口數的比率,它反映的是地區貧困發生的廣度,而貧困發生率對農村收入的差距具有擴大的效應,在每一個分位數下該解釋變量對收入差距的影響都是顯著的。在0.25分位上X1即農業機械總動力對收入差距的影響是不顯著的,可以說在收入差距較小的貧困縣里,該解釋變量不具有顯著的影響效果。隨著分位數的提高,可以看到農業機械總動力對收入的差距具有明顯的影響,并且具有縮小收入差距的效果。X4即企業單位數,在0.5分位數的時候對農村收入差距具有縮小的效果,在其他分位數上沒有顯著性影響,可以說企業單位數量對收入差距較小的縣的縮小的效果大于收入差距較大的縣。
第一,截至2016年,云南省的88個貧困縣中還有66個貧困縣的農村人均純收入低于云南省的平均水平,云南“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任重道遠。
第二,農業機械總動力在0.5分位、0.75分位、0.9分位上對收入差距有縮小的效應,所以應加強對農村的農業產業扶貧,推動現代化農業的發展。
第三,每個縣的企業單位數量在0.5分位上對收入差距具有縮小的效應。每個縣的企業單位越多,當地居民的就業機會也就越多。云南省應該擴寬就業渠道,堅持外出轉移就業與當地就業兩手發力,鼓勵貧困戶勞動力到當地企業就業,這樣不僅可以改善貧困戶的生活狀況,還可以促進人均純收入的縮小,以實現脫貧摘帽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