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任 宗
縣鄉人大是基層國家權力機關,是我國地方國家政權的重要基礎,是實現基層民主的有效形式。1979年,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明確人大代表直接選舉擴大到縣,縣級人大設立常委會,從此之后40年,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不斷完善發展,基層民主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縣鄉人大工作,2015年黨中央轉發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關于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若干意見,對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作出全面部署,縣鄉人大工作迎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廣東省縣鄉人大在省委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積極依法履行職責,充分發揮代表作用,有力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加強了基層國家政權建設,鞏固了黨的執政基礎,為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廣東與時俱進、完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廣東縣鄉人大自覺把黨的領導貫穿于縣鄉人大工作全過程、落實到依法履職各方面。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組會議第一議題,作為縣鄉人大干部學習培訓的第一課程,持續深入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統領新時代縣鄉人大工作。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扎實有效的履職工作確保黨委決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逐步健全堅持黨的領導工作機制,人大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和重要事項,及時向本級黨委請示報告。
40年來,廣東省組織了10次縣級人大換屆選舉和11次鄉鎮人大換屆選舉,均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有序進行,選民民主意識較強,參選積極性高,縣鄉人大代表結構逐步優化,代表素質逐步提高。最近的2016年換屆選舉有3個突出特點:
一是風氣正。深刻汲取湖南衡陽破壞選舉案、遼寧拉票賄選案的教訓,針對可能出現的違紀賄選、獨立參選等異常選情問題,省市建立每日一報告、每周一例會、每段一小結等制度,成立檢查督導組,嚴密防范措施,強化警示教育,以最嚴的紀律、最正的風氣完成這輪換屆選舉。
二是把關嚴。嚴把代表入口關,堅決防止有涉黑涉惡、參與邪教等違法行為或品行惡劣的人被推薦為候選人,通過部門聯審等嚴格身份認定,加強代表資格審查,堅決杜絕身份失真、帶病提名等問題。
三是民主氛圍濃。縣鄉兩級選民參選率分別為91.32%和92.02%,當選的縣鄉人大代表中,選民十人以上聯名推薦的分別占66.73%和72.97%。廣州1450個選舉區人大代表的選區、1181個選舉鎮人大代表選區均開展候選人與選民見面活動。積極保障流動人口參選,選舉產生外來務工人員代表200多位。
關于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若干意見出臺前,廣東縣鄉人大組織建設比較薄弱,一些縣級人大機構不健全,有45個縣級人大常委會機關行政編制在15人以下,存在“一人委”“一人科室”等問題,近一半區(市)未設置街道人大工委,1144個鄉鎮僅有29個單獨設立人大辦公室。2017年,根據省委部署,省人大常委會聯合省委組織部、省編辦、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出臺意見,提出推進全省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十方面措施要求,有針對性地解決了一系列長期制約縣鄉人大工作發展的難題,縣鄉人大工作面貌煥然一新,被媒體稱為“廣東縣鄉人大建設進入2.0時代”。

—— 縣級人大組織建設進一步改善。全省122個縣級人大常委會均設置了1個辦事機構,113個縣級人大常委會設置了4-7個工作委員會;絕大多數縣級人大設置了法制、財經專門委員會,有12個縣級人大專門委員會數量達到4個以上;縣級常委會機關工作人員全部達到16名以上。2017年以來,全省共增加縣級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50個,增設縣級人大專門委員會52個,增加縣級人大常委會機關工作人員編制303名,工作力量得到充實。
—— 鎮(街)人大組織建設全面加強。全省1144個鄉鎮人大全部單獨設立辦公室并配備專職工作人員,38.9%的鄉鎮人大配專職人大副主席,鄉鎮人大實現有人干事、有人理事。全省所有不設區的市、市轄區人大常委會均在街道設立工作機構,457個街道全部設立人大工委,并基本配備專職工委主任和專職工作人員。
—— 鄉鎮人大工作經費得到較好保障。鄉鎮人大工作和代表活動經費全部列入預算。2018年,省財政決定對欠發達地區997個鄉鎮人大連續3年予以經費支持,每年補助30萬元,總共補助金額達8.973億元。各市也結合實際加大縣鄉人大建設經費保障力度。
縣鄉兩級人大主動適應形勢任務要求,健全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方法,認真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
—— 縣鄉人大會議越來越規范。近年來,縣鄉人大全面落實若干意見要求,縣級人大會議每年至少舉行一次,常委會會議均每兩個月至少舉行一次。去年所有的鄉鎮人大都舉行了年中人代會,鄉鎮人大主席團均落實了“季會制”。縣級人大普遍制定議事規則,全部建成電子表決系統。不少地方創新議事形式,充實會議內容,縣鄉人大會議審議質量逐步提高。
—— 監督工作有活力有實效。縣鄉人大聚焦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有計劃、有重點加強監督工作。
一是預決算審查監督有聲有色。普遍把加強全口徑預決算審查監督作為重點,依法管好政府“錢袋子”。大力開展預算聯網監督工作,2017年8月,121個縣級人大都實現與本級政府財政部門聯網,部分還實現與社保部門聯網,廣州、佛山、東莞等市的鎮級人大也大力推進預算聯網監督。積極落實黨中央近兩年加強財經監督的決策部署,全省有111個縣級人大已開展審計查出突出問題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占比91.7%;85個縣級人大已開展或今年內將開展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工作,占比70.2%。
二是普遍開展工作評議或滿意度測評。截至2019年6月,全省122個縣級人大和1 139個鄉鎮人大中,分別有119個和915個開展工作評議,比例分別達97.5%和80.3%,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調研、反饋、評議、整改工作機制,有效增強了監督工作剛性和實效。韶關南雄首創“測評+評議”監督模式,連續7年由代表在人代會上對全部政府職能部門進行測評,排名靠后的自動列為常委會專項評議項目,將發揮代表作用與常委會組成人員作用有機結合起來,評議效果很好,得到當地黨委充分肯定和支持,被稱為政府部門工作“晴雨表”。此項監督工作模式目前已在廣東40.2%的縣級人大和31%的鄉鎮人大得到復制推廣。此外,縣級人大還普遍開展專題詢問、執法檢查等工作,河源源城將專題詢問和滿意度測評結合起來,使問得更有壓力、評得更具實效。
—— 積極依法行使決定權。中央作出關于健全人大常委會討論決定重大事項、政府重大決策出臺前向人大報告制度的部署后,省人大常委會迅速制定廣東省各級人大常委會討論決定重大事項規定,縣級人大行使決定權的程序和機制更加規范,積極圍繞區域發展規劃、城鎮建設、重大民生工程和建設項目等作出決議決定。全省39個縣級人大和415個鄉鎮人大探索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制,在投票決定民生項目的基礎上,組織代表對項目實施情況開展工作評議和滿意度測評。
廣東現有縣級人大代表29 488名,鄉鎮人大代表79 318名,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積極發揮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近年來,代表聯系群眾更加務實有效,突出體現在以下3方面:
一是陣地建設全面加強。截至2018年底,全省代表聯絡站總數達8 430個,進入代表聯絡站開展聯系群眾活動的代表98 969位,接待選民群眾78 804人次,推動解決問題26 843件。深圳、佛山順德、東莞、肇慶高要等地利用微信公眾號建立網上聯絡站,群眾找代表更加快捷便利。
二是每年開展五級代表集中主題活動。每年7月全省集中開展為期一個月的代表主題活動,縣鄉人大圍繞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加強水污染防治等積極組織各級代表集中開展調研視察、接待選民等豐富多樣的代表活動。
三是探索代表履職監督。許多縣鄉人大積極開展代表向原選區選民報告履職情況工作,不少地方實現屆內代表向原選區選民述職全覆蓋。
廣東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實踐和成效,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跨越式發展,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勢,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具體有以下4點體會。
一是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全國人大的正確指導。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縣鄉人大工作,每屆均就縣鄉人大換屆選舉等工作制發文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拓展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科學內涵、基本特征和本質要求,標志著我們黨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規律性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為加強新時代縣鄉人大工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若干意見就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全面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集中體現,對解決縣鄉人大組織機構不健全、工作弱化虛化等問題起到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地方組織法、選舉法、代表法,規范和保障縣鄉人大履行職權,兩次召開推進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專題會議,多次組織縣級人大負責同志培訓,全面加強工作聯系和指導,為地方人大樹立了標桿,有力引領地方人大工作整體邁上新臺階。
二是各級黨委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廣東省委多次強調要將縣鄉人大工作作為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推進依法治省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抓緊抓好,要求縣鄉黨委將人大工作納入黨委年度目標考核,黨委每屆至少召開1次人大工作會議,每年至少專題聽取1次人大工作匯報。今年5月,省委召開人大工作會議,出臺《中共廣東省委關于加強新時代人大工作的意見》,對加強新時代廣東人大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其中專門將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作為重要內容,把近年來廣東貫徹落實若干意見,全面加強縣鄉人大建設成果全部予以鞏固,黨對縣鄉人大工作的領導更加具體化、規范化、機制化。近年來,不少市及所轄縣(市、區)均成立黨委書記任組長的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領導小組,紛紛召開全市縣鄉人大工作推進會作出專門部署。可以說,地方黨委對縣鄉人大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三是上下聯動形成推動縣鄉人大工作的強大合力。省人大常委會將推動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作為常委會一項重要工作,緊緊圍繞若干意見貫徹落實,全面加強聯系指導。各市人大常委會切實發揮具體指導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和帶動縣鄉人大工作。
構建規范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四梁八柱”。省人大常委會先后制定或修改多部法規,制發多份文件,全面加強對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規范、指導和保障。立法方面,修改選舉法、代表法實施辦法,制定鄉鎮人大工作條例和各級人大常委會討論決定重大事項規定,目前正著手制定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條例。文件方面,為加強縣鄉人大組織建設,出臺“縣鄉人大工作十條”;為推動縣鄉人大切實發揮職能作用,出臺開展“推進縣鄉人大工作年”的指導意見,確定連續3年開展“推進縣鄉人大工作年”工作。
加強指導督促。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堅持掛圖作戰,通過定期分析通報、實地檢查督辦、總結推廣經驗等方式,持續加大指導督促力度,2018年堅持每兩個月召開一次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座談會,專題研究推動縣鄉人大工作。
注重示范引領。省人大常委會開展推進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先進單位評比,表彰了一批先進集體。開展縣鄉人大示范點建設工作,省確定的6個縣級人大和8個鄉鎮人大工作示范點,各市確定的172個縣鄉人大工作示范點,各方面工作走在前列。開展廣東省縣鄉人大工作創新案例征集,推出一批縣鄉人大創新經驗。近日將出臺加強代表聯絡站工作的指導意見,對聯絡站設置、管理、活動等予以規范。
積極組織培訓。將縣鄉人大干部培訓納入省委組織部培訓范圍,聯合省委組織部、省委黨校對全省縣鄉人大負責同志進行輪訓,目前已舉辦4期培訓班。各地紛紛采取“走出去、請進來、互相學”等形式加強培訓,交流學習蔚然成風,縣鄉人大干部履職能力明顯提高。
四是縣鄉人大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縣鄉人大緊緊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發揚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的改革精神,創新動力足,工作抓得實,創造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工作經驗,縣鄉人大干部干勁十足,許多鄉鎮人大主席主業意識明顯強化了,扎根人大干事創業的氛圍很濃,呈現你追我趕、爭先創優的良好態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廣東基層實踐中正展現出更加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新時代賦予人大工作新使命新任務。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正確指導下,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以釘釘子精神貫徹落實好若干意見,繼續加強聯系指導,鞏固和深化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成果,推動縣鄉人大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