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
摘 要 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迎來了我國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但也極大地增加了我國企業的競爭壓力,傳統的稅務制度已無法匹配當期市場發展需求。在此背景下,稅改呼聲高漲,營業稅改增值稅政策隨即推出,通過不斷的完善和優化,促進了各行業的經濟發展。自營改增全面實施后,建筑企業為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經營策略會隨著營改增政策作出調整,相應的會對會計核算和財務指標產生重大的影響。
關鍵詞 建筑企業 營改增 會計核算 財務指標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相關制度也需不斷優化創新。傳統的稅務制度無法滿足當前市場的發展需求,營業稅制度需要實行改革;實施營改增政策之后,建筑企業受到了明顯的影響,尤其是影響到建筑企業的會計核算和財務指標。建筑企業作為我國社會發展的支柱型企業,需積極應對其影響,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概述營改增
營改增簡單來說就是將原營業稅應稅項目替換為增值稅應稅項目,繳納產品和服務部分的稅款,有利于避免重復納稅的問題。我國分成三個階段實施營改增:第一階段,2012年1月上海實施了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2012年8月,營改增試點范圍由上海市分批次擴大至北京8個省(市)。第二階段,2013年8月,開始在全國試行營改增,并且納入了廣播影視服務業,后續又增加了鐵路運輸業、郵政業及電信業。第三階段,2016年5月,在營改增試點中納入建筑業和房地產業以及金融業等,這也代表著營業稅正式退出我國經濟發展市場。
我國推行營改增,一方面是促進企業發展,降低企業發展的負擔,加大力度支持各類產業經濟,拓展企業發展的空間。另一方面是為了降低進出口成本,因為當前我國國際貿易不斷發展,在原稅收環境下,企業發展成本會不斷增加,會降低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二、營改增對建筑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
(一)影響會計核算項目
我國實施營改增之后,改變了建筑企業會計核算方式。營業稅時期,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只需要落實計提和繳納兩個工作環節。在實施營改增之后,建筑企業增多了會計核算的項目,例如在會計核算過程中,涉及材料分配和產品驗工計價等。以增值稅為基礎,新增加多個科目,類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等。因此實施營改增之后,建筑環境企業增多了會計核算的環節和科目。
(二)影響企業運行成本及成本核算
建筑企業的建筑成本支出包括建材成本、人工成本、設施設備費用等,其中建材成本及設施設備費用,實施營改增之前由于無法抵扣其進項稅,可能會出現重復征稅的問題,企業運行成本處于高位。實施營改增后,上述成本費用進項稅可以進行抵扣,上下游納稅方式相同,重復征稅問題得到避免,企業通過各種合理合法的增值稅稅收籌劃手段,降低稅負,減少企業的運行成本,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在成本核算上,建筑企業的建筑成本由原來的含稅價變更為了不含稅價,相應的會計核算科目也需進行調整。
例如:營改增之前,建筑企業為降低成本,會盡量選擇小規模增值稅納稅單位進行物資采購來降低成本;而營改增之后,由于一般納稅人企業銷售建筑材料進項稅可以進行抵扣,建筑企業會優先考慮一般納稅人企業,以此來降低建筑成本。而在會計核算上,一般計稅項目需增設“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等科目,原材料暫估入庫也由原來的含稅入庫變更為不含稅入庫。
(三)影響到建筑企業的現金流
由于建筑企業在建設過程中一般需要先行墊資大量的建設資金,其中也包括稅款。營改增之前,稅款預繳制度影響的項目范圍廣,預繳比例高,企業負擔較重。營改增后,一般計稅項目預繳比例也由原來的3%降低至了2%;預繳范圍也逐步縮小,目前僅跨市范圍內的項目需要進行預繳。在稅款繳納金額及納稅時間上都使得建筑企業得到了實惠,便于企業將更多的資金用于刀刃上,提高了建筑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
三、營改增對于建筑企業財務指標的影響
(一)影響資產負債表
實施營改增之后,直接影響到了建筑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施行營改增后,稅費的計提與繳納過程本質上仍與營業稅階段是相近的,并不會對建筑企業的資產余額產生較大的影響。但由于進項稅可以進行抵扣,原本通過租賃取得的機械設備等資產,企業可能會采用直接采購的方式。或者改變原有固定資產的投資時點,以最大化獲取稅收的時間價值。而固定資產投資一般伴隨著外部借款的增加,因此,營改增對企業的資產結構產生較大的影響,建筑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發展需求以及企業實力,選擇適合自身的資產結構,避免盲目的避稅而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
(二)影響企業利潤表
實施營改增之后,企業繳納的主要稅費由營業稅變更為了增值稅,從價內稅變更為了價外稅。利潤表項目中營業稅金及附加變更為了稅金及附加,僅核算了增值稅附加稅費及其他小稅種,金額上較營改增之前出現了較大的縮水,會導致企業當期利潤的增加。另外,由于增值稅階段的價稅分離政策,收入減少,企業利潤減少;成本減少,企業利潤增加。收入的減少由于稅率固定,所以金額限定;但成本的減少與企業取得的進項稅發票相關,實際操作中,并非所有的成本都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利潤表影響程度更多地取決于進項稅發票的獲取,建筑企業應在成本效益綜合考慮下關注相關業務指標,合理選擇供應商。
(三)影響到現金流量表
結合營改增對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的影響,各建筑企業的投資活動勢必會加強,營改增帶來的節稅資金將用于投資支出,投資凈流出現金流量增加。結合我國后續推出的稅收優惠,例如《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設備器具扣除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4號),建筑企業可以結合企業發展狀況,科學的購置設備,優化促進企業的現金流狀況。
四、建筑企業面對營改增的應對政策
(一)提高認識
建筑企業要想獲得可持續發展,需要提高對于營改增的認識,利用營改增政策促進企業自身發展。優化現有職能部門的分工,通過明確會計核算內容和完善會計核算流程,向企業員工及合作單位進行宣貫,提高建筑企業工作人員對營改增的認知力度,合理控制稅收風險及法律風險。
(二)強化財務報表的反映
營改增不僅替換了營業稅和增值稅,也優化調節了增值稅和營業稅的納稅范圍,在轉變過程中,也影響到建筑業的報表結構和余額。因此建筑企業需要在新政策的框架內調整報表各要素的組成,使其更準確地反映當下的業務情況。營改增對企業的三大報表的影響,也直接導致了企業財務指標的變化。建筑企業需要進一步完善自身財務機制和會計核算工作,優化報表職能。
(三)提高企業涉稅業務整體水平
我國不斷深入推進營改增政策,需通過強化宣傳和培訓,幫助涉稅工作人員掌握營改增的基本業務知識,使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和風險意識不斷增強,和稅務機關部門建立緊密的聯系,降低企業稅務風險。提升管理水平,規范收支明細,嚴格審核各項數據,避免出現票據作假的問題,控制企業的風險水平。此外建筑企業需要增強增值稅的抵扣意識,減少建筑企業的相應稅負,完善發票管理機制,稅務人員需要加強鑒別發票,嚴格管理增值稅發票。
五、結語
我國稅收制度不斷深化改革,推出了營改增政策,也因此改變了各企業的生產運營情況,也直接影響到了建筑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指標兩個方面,建筑企業需要積極應對各種影響,采取有效的針對性對策,提升自身的競爭能力。
(作者單位為中信國安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劉天童.淺議“營改增”對建筑企業會計方面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納稅,2019,13(29):16.
[2] 蔣蘇君.淺談建筑企業營改增后對會計核算及財務指標的影響[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12):45-46.
[3] 沈彬.建筑企業“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財會學習,2017(22):173-174.
[4] 徐美華.論建筑企業營改增后對會計核算及財務指標的影響[J].財會學習,2017(06):10-11.
[5] 裴晉崧.淺談建筑企業營改增后對會計核算及財務指標的影響[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01):47-48.
[6] 曾金華.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全面推開,營改增稅制轉換平穩開局[DB/OL].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2016-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