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消費樞紐城市,增強消費對首都經濟發展的引擎作用,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的通知》文件精神,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實踐,也是更好滿足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根據北京市政協2019年度協商工作計劃和《政協北京市第十三屆委員會2019年工作要點》安排,2019年3月至5月,由市政協經濟委員會牽頭,教文衛體委員會、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參與,并邀請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八個民主黨派市委、市工商聯以及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等單位以“進一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壯大消費新增長點,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消費樞紐城市”為題組成聯合調研組,聚焦國際教育、文化體育和旅游、健康醫療、優質品牌商品等四大消費領域開展深入調研。共組織各類考察、座談等國內調研活動29次,參與調研的委員及黨派成員達560余人次。在調研的過程中,委員們按照“邊調查、邊研討”的原則,先后組織9次階段性調研成果交流、研討活動,組織調研組成員及時對前期調查情況進行了深入研究。

打造消費樞紐城市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調研組認為,北京已經初步形成了“買全國、賣全國”和匯聚國際、傳播國際的消費格局。2018年,北京實現服務性消費額近1.37萬億元,同比增長11.8%,對總消費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2.6%,成為拉動全市總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北京市已經初步具備了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消費樞紐城市的良好基礎,完全有條件在全國率先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消費樞紐城市。
調研組建議應集中精力在提升國際教育、文化體育和旅游、健康醫療、優質品牌商品四大消費領域國際影響力方面下工夫。密切跟蹤國內人群境外消費趨勢,集中推出一批涵蓋服務企業、購物街區、教育文化、醫療養老、商務服務等在內的“北京品牌”。建立“北京品牌”目錄、清單制度,遴選一批能夠代表北京品質、北京標準的消費品牌,品牌目錄引入市場監督機制,實現動態管理,優勝劣汰,每個年度完成更新和發布。著力打造全球新品首發地、高端品牌首選地、原創品牌集聚地。打造世界級的商業中心地標,結合文化、旅游、醫療、教育等北京優勢資源,規劃設計符合國內外流動人群特點的消費街區和消費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