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錦科 郭雪瓊
【摘要】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規定:普通高中英語應該在銜接義務教育學段英語的基礎上,為所有的高中學生搭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共同基礎上,還要滿足學生個性的發展需求。而我校的高中學生主要來自教育資源不均衡的農村中學,學生的英語水平差距較大。為了讓我校的高一學生適應高中英語教學,我們對高一學生的英語銜接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現狀;學生學習現狀;分層銜接
【作者簡介】杜串能,程錦科,郭雪瓊,甘肅平涼市莊浪縣紫荊中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一學生英語銜接及應對策略探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2783。
一、問題的提出
關于高一學生的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是一個陳舊的話題,但是由于我縣招生政策的變化,初中學生數量的減少,而高中教育的普及,我校的高一學生的英語基礎整體越來越差,而高中特別是高一的英語教師迫于高考升學率的壓力,忽略了對高一學生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致使從高一開始,一部分學困生放棄對英語的學習,甚至英語成績優秀的一些學生,也開始滑坡,逐漸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為了給我校的高一英語教師在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方面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做好學生的初高中英語銜接,從而提高我校的整體英語教學水平,我們對高一學生的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做了分析探究。
二、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現狀的調查
為了找到適合我校校情的高一英語教學的銜接點,我們對我校2018-2019學年的高一英語教師的教學,教師在初高中英語銜接方面的認識進行了調查,對個別老師進行訪談;統計分析了高一學生入校成績和第一次模擬考試成績,同時對不同層次水平的高一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了如下的一些現象:
1.高一英語教師教學出現的一些的現狀。
(1)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碎片化,為考試而教的現象突出。大多英語教師“一年高考三年抓”的思想意識強烈,從高一開始,在課堂教學活動的時間大多用來重點講解、訓練高考考點。以考代教,為考而教的現象突出。
(2)教師不了解高一學生的學習程度。高一英語教師沒有全面了解所帶班級學生英語狀況,如: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只是從高考的考試要求出發,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教。這種并未建立在學生初中階段的學習成就之上的高一英語教學,使老師教的苦,學生學得累。
(3)高一教師之間缺乏合作與探究意識。在我校生源貧乏的現實中,大多數老師意識到了我校高一學生的基礎薄弱,學習習慣差等現象,但是在高中課時緊,趕教學進度的境況中,老師不知道如何進行初高中英語的銜接教學,找不到一個可以合理解決的辦法。
(4)高一英語教師不了解初中教材和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標準。由于初中和高中的分離,高中教師沒有接觸初中教材和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標準,所以,高一教師就不能很好的把握初中的知識結構,找不到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的銜接點。在加之義務教育階段的考試較簡單,中考不常考的一些詞匯,句式是高一學生必須要熟記掌握的。
2.高一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學生普遍基礎差。大部分的學生不會音標,不能把音素和讀音結合起來學習記憶單詞,特別是一些多音節詞拼不出來。語法基礎薄弱,時態的構成混亂,不能完全理解基本句式結構,如:一個較長的英語句子,每一個單詞的意思都知道,就翻譯成奇怪的意思。
學習效率效果低。由于學習方法不正確,一些學生在學習英語方面耗時多,但收效低。如:大部分學生沿襲初中的學習方法每天盯著詞匯表花幾個小時的時間背單詞,結果第二天記起來的沒有幾個。
學習英語的興趣不濃、信心不足。我校高一學生大部分初中英語就底子薄,欠賬多,而高中英語課程詞匯量、閱讀量大幅度的增加,語法復雜,綜合性強,好多學生就無從下手,看到一篇文章就沒有信心讀完。
三、高一學生的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策略探究
為了落實好高一學生的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針對高一教師的現狀,我們組建教師團隊,形成教研機制,通過聽講座共同學習了新的課程標準(2017年)教學理念和方法(義務教育階段和普通高中英語),更新科學專業知識;學習了初高中教材,全面了解了初高中教材體系,從而能夠整體把握高中英語教學;學習了初高中評價體系的區別;學習了解了初中的教學方法,初中教師課堂上一般都采取領讀、糾錯、解釋、反復操練的教學思路,低起點、慢節奏、小梯度的教學過程,而高中正好相反;最后通過入校成績和第一次模擬考試成績以及問卷調查全面了解學生。
高一教師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共同學習,對教學定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生學習策略、學生評價的銜接做到心中有數,針對我校高一學生學習的現狀,我們采取了以下的一些有效應對策略。
在教學中我們堅持“分層銜接,穿插補漏”的原則。根據調查的狀況把我校的高一學生分成三層,主要從三個方面:培養自信、興趣,激發學習英語的熱情;策略指導,培養學習能力;查漏補缺,夯實基礎做了銜接。依據每層學生的實際狀況,側重點不同。
1.A層(80分以上)。
(1)在語篇教學中加大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綜合性英語學習活動。給學生創設真實的語境,讓學生多表達、交流自己的觀點和態度,來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
(2)加大閱讀量。新課標規定“每周的閱讀量不少于1500詞,總量不少于4.5萬詞。”因此,要求學生每天一篇250左右的文章,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開闊視野,拓展思維,豐富生活。
(3)加大寫作在教學中的分量。寫作是大部分學生頭疼的一項作業,從高一開始,要求這一層的學生每人備一個寫作素材積累本,把每一單元里學到的一些經典句式、詞快、話題萬能句、文章銜接詞寫下來,隨時記憶。同時,要求學生用語篇中學到一些詞快,句式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輸出,表達思想,也要求學生把學過的課文改寫、續寫或者縮寫,讓學生在寫作、交流中有話可說,有話會說,達到學習語言的效果。
(4)開展讀書、學習方法分享活動。每三周時間,分組進行讀書或者學習方法的交流活動,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引導學生反思、調控、改進自己的學習策略,逐漸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2.B層 (50分-79分,占47%)。
(1)培養學生的自信、興趣,激發學習英語的熱情。鼓勵學生在校園廣播里用英語播稿,唱他們喜歡的英語歌曲來激發學生對英語的熱愛;在后面的黑板上,讓學生輪流辦英語板報,在教室的墻上,張貼名人畫像,英語名言,激發高一新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借助多媒體利用相關圖片、繪本、視頻教學,以提高學生的興趣。
(2)策略指導,培養學習能力。教師幫助學生找準自己的漏洞制定可操作、可達成的計劃;在高一起始階段,放慢速度,每天檢查學生預習、復習、朗讀、背誦的情況,以促進學生養成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示范、例子教會學生記憶的一些方法,反對死記硬背。根據音節將字母的發音和單詞對應記憶單詞;借助句子、文章積累詞塊;理解分析記憶。如:學survey,時借助音節、音素sur\s\vey,切記通過s-u-r-v-e-y這種方式拼讀記憶。如:在學習graduate這個詞時,在課文中找到相應的句子“After graduating from college, we finally got the chance to take a bike trip.”反復讀,同時可以摘出一個詞塊“graduate from college”;建議學生每人備一個袖珍筆記本,把記錯、難記、重要的詞塊、句子寫下來,利用碎片時間無意記憶;指導學生使用字典,培養自學能力。
(3)補習語言知識。該層的學生語言知識薄弱,在減緩進度,降低教學難度的前提下,首先在學習高一詞匯時,利用一周的時間分散補習語音;學習新的詞匯時,把初三課本中的詞匯、句式結構每天布置一些,讓學生記憶。做到上課及時檢查、落實,課后布置相應的練習鞏固;在學習語篇時,通過講解分析句式,來復習八種基本句子結構、十種基本時態和七種被動結構。課堂上給學生留出練習的時間,課后做相應的練習;利用課本中學到的詞塊、句式每天進行句子練習,逐步提高表達能力。
3.C層(0―49分)對于這層的學生主要通過鼓勵來激發興趣、耐心地進行學法指導,敦促來抓基礎知識。關于培養興趣和學法指導,在B層已經描述,再不重復,下面就語言知識方面的銜接進行描述。
為了讓這層的學生順利完成必修 階段的學習任務,我們放慢必修階段的學習進度,首先以初三教材作為過渡教材,給這層學生打初中的“補丁”。
(1)字母、單詞的書寫補丁。把每個字母的正確書寫順序、在四線格中的位置給這層學生再梳理一遍,從高一開始每天練習一篇英文書法。
(2)語音補丁。在復習初三課本的詞匯時,把音標分散在一到三個單元里,每天根據學生的實際學幾個,然后通過單詞集中拼讀練習,并且在練習中學會總結字母的發音規律。
(3)詞匯補丁。在學習初三課本詞匯時,借助初三課本的語篇,補習初一、初二的詞匯,要求學生在語篇的學習過程中,把自己不認識的詞匯借助字典查記,通過做標注或者摘抄該詞所在的句子重點記憶。課堂上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練習或者輸出逐漸鞏固內化知識。
(4)語法補丁。通過語篇分散補習八種句式結構、六種時態以及相應的被動語態、并列句、復合句(賓語從句、狀語從句、定語從句)等。如:人教版九年Unit 1 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這個語篇中可以學到1) “ The teacher spoke so quickly that I did not understand her most of Time. ” 2)“Although I could not understand everything the characters said, their body language and the expressions on their faces helped me to get the meaning. ”3)“But because I wanted to understand the story, I looked them up in a dictionary.”4)“I wanted to learn new words and more grammars so that I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movies. ” 這四個分別由so. . . that. . . , although, because, so that. . . 引導的狀語從句。學習完這一單元后,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其他的狀語從句以及相對應的連接詞。
(5)閱讀補丁。在前面補丁的基礎上,在課堂上通過語篇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英語學習活動,讓學生感知、理解、歸納語篇結構、信息的組織方式,尋找立論句、主題句來理解句子、句群、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培養閱讀能力;課后每天布置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擴大閱讀量。
高一學生的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立足點在于幫助高一學生認識初高中英語學習的差異,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是落實核心素養,推動整個高中英語教學的先決條件。
通過對高一學生的分層銜接,既確保了優等生的基本要求,又兼顧了學困生的實際需要,符合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同時提高了我校2018-2019學年高一學生的英語水平,推動了我校整體英語教學質量,也為我校高一學生的英語銜接教學提供了一些教學模式和資料。
參考文獻:
[1]王薔,張曉玲.普通高中英語課程分析與實施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梅德明,王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2017年版)解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