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強和改進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提出并貫徹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理念,推動“三農”工作基礎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金融創新。
關鍵詞:農業農村;全鏈條體系;科技創新創業;鄉村振興;農業產業化
中圖分類號:[S-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1215067
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這是解決農業農村產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的重大戰略舉措。通過研究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要建立以企業為主導的技術創新體系,同時連接基礎研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和金融機構的第三方服務組織必不可少,包括技術成果轉化服務機構、技術資產評估機構、科技融資擔保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信息咨詢公司等[1]。它們不僅能為科技企業投融資、技術成果轉化提供幫助,而且能在產品落地應用及產業化方面,提供全鏈條式的服務。
1全鏈條式科技創新創業體系定義
全鏈條式科技創新創業體系是指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建立起的鏈條,包括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金融支持在內的技術發展的整個過程。在構建全鏈條式科技創新創業體系過程中,引入以技術價值分析為基礎的第三方技術評估機制,不僅為技術發展的全鏈條保駕護航,幫助基礎研究機構對接中試、落地轉化的資源,而且同時與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投資、金融信貸等金融支持機構合作,共同推動創新技術發展,提升我國硬科技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2全鏈條式科技創新創業評價體系具體內容
通過分析國家級、京滬深等創新科技快速發展地區對創新創業、金融支持等扶持政策情況,研究對創新創業企業的助力情況,對標發達國家的相關發展歷程,構建了“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金融支持”的全鏈條式科技創新創業體系及其路徑[2]。
2.1基礎研究
基礎研究的支持方向及內容包括基礎研究研發支持;開展重大高精尖技術、項目研發;鼓勵進行前沿顛覆性技術研發;支持高精尖產業協同創新平臺建設;支持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企業和研發機構集聚。
2.2技術開發
技術開發支持方向及內容包括鼓勵企業設立技術開發中心(機構);企業技術開發研發經費支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實驗室;顛覆性技術創新;重大前沿項目與創新平臺建設;支持重大前沿技術產品示范應用;支持首臺(套)、首購產品示范應用;支持科技型小微企業技術研發;支持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支持企業、產業園區高端創新創業資源集聚。
2.3成果轉化
成果轉化支持方面及內容包括新興產業培育、技術交流2方面。新興產業培育主要包括支持重大技術成果轉化,支持前沿顛覆性技術成果轉化,支持硬科技孵化器建設,支持硬科技孵化器建設,支持產業園區集聚創新資源,支持建立技術成果轉化服務機構,支持創業服務機構為在孵企業服務,支持特色園區提升運營服務能力等。技術交流主要包括支持企業獲得發明專利和國際商標,支持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支持知識產權領軍企業開展知識產權高端項目,支持企業制定創新標準。
2.4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包括科技信貸創新、金融支撐體系、金融科技發展。科技信貸創新包括拓展銀行政策性投資業務、支持科技信貸、支持企業債券和商票融資、支持企業融資租賃、支持金融機構擴大信貸規模、支持專項基金。金融支撐體系包括支持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政府與民間資本合作設立科技投資基金,支持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平臺,支持企業改制,掛牌及上市,支持企業并購重組。金融科技發展包括支持金融科技企業在金融科技功能區聚集,支持金融科技底層關鍵技術創新,支持金融科技領域重大基礎設施,支持拓展金融科技應用場景,支持企業獲取金融牌照,支持重點金融機構集聚發展。
3風險防控研究——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降低發展風險
高科技企業、科技創新型企業科技含量高,技術開發難度大、風險高,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在技術全鏈條式發展過程中,能夠保障和提高技術在社會應用中發揮應有的價值。在創新技術的基礎研發階段,企業需要引進大量科研人員參與,對科技創新創業企業來說,首席科學家的技術水平往往對其起步階段的發展進度起到決定作用[3]。如果對關鍵人才價值判斷失誤,將導致企業錯失發展良機,甚至陷入困境,進而影響到科技創新創業項目的落地效果。因此,有必要對技術發展的全鏈條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進行客觀的第三方評估,以規避風險,減少錯誤判斷導致的經濟損失以及可能錯失的發展時機。
建立第三方評估體系,針對“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金融支持”創新全鏈接體系各個環節進行不同層次的評估。
3.1基礎研究階段
對政府相關部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企業擬引進或研發方向的高新技術、項目進行技術價值分析及未來競爭態勢分析;對機構及企業擬引進人才進行人才研發能力及研發穩定性分析。
3.2技術開發階段
對技術及項目進行技術應用前景分析,技術前后產業鏈關系、技術應用區域協同發展分析,產業集聚發展分析。
3.3成果轉化階段
對技術、項目成果進行技術價值分析,以獲得合理對價,分析技術及項目是否與區域發展契合,并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能更好發展。
3.4金融支持階段
對擬發展的金融支持項目進行第三方評估,對風投項目進行持續關注并階段性予以評估,規避金融風險;通過對國內外支持創新創業發展的各種金融支持政策研究分析,通過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環境,探討外資對本地發展各類市場主體金融支持的可能性及風險防范對策。
4引入高科技人才隊伍評估機制
科技發展,離不開人才。在人才隊伍建設上,針對人才引進與培育中的問題,提出人才引入及培育的可行性路徑,具體如表1所示。
5“六位一體”農業全鏈條科技創新創業體系
6結語
在構建“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金融支持”的全鏈條式創新創業體系的過程中,建立保障全鏈條健康發展的第三方價值分析機制,針對技術及項目進行技術價值分析、應用前景分析,針對產業集聚等進行產業協同發展分析,針對金融支持及“金融+科技”發展,進行科技金融風險預警等,以提高區域發展效率、提升技術發展品質,防控企業發展風險,降低試錯機率,實現技術價值最大化,以保證區域發展可控、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 佚名.廣東“5+1”全鏈條給農業龍頭企業“點睛”[J].領導決策信息,2017(04):15.
[2]劉國斌,李博.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研究:理論基礎、現實依據、作用機制及實現路徑[J].治理現代化研究,2019(04):39-46.
[3]聞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書寫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農”新篇章[N].人民日報,2019-07-09(006).
作者簡介:
郭磊(1994-),男,碩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管理、農業技術經濟、都市型現代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