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偉 許杏娟
摘要:建設高標準農田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武義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實際出發,總結了多年來建設高標準農田的經驗做法,并就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以期為進一步做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標準農田;做法;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S2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1215072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落實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綜合效益的有效途徑[1]。多年來,武義縣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改善地方農業生產生活條件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是,由于受自然環境、思想觀念等因素的制約,武義縣高標準農田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為進一步做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作者從實際出發,在歸納總結多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就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同類項目的建設管理提供參考與借鑒。
1建設成效
截至2018年底,武義縣共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36項(含2011—2013年間實施的3個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及2018年實施的2個小流域治理項目),惠及柳城鎮、桐琴鎮、泉溪鎮、履坦鎮、新宅鎮、王宅鎮、桃溪鎮、茭道鎮、大田鄉、坦洪鄉、俞源鄉、西聯鄉、三港鄉、大溪口鄉、壺山街道、白姆鄉等16個鄉鎮(街道),總投資25091萬元,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3660hm2。包括建成灌排渠道934.98km,新(修)建機耕路1058.65km,機耕橋382座,新(修)建堰壩175座,泵站24座,擴建加固小型蓄排水工程9處,開挖疏浚渠道424.56km,新建微灌面積1.3hm2,新建良種曬場800m2,防洪堤加固11.27km,改良土壤2700hm2等。通過建設,各項目區內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農民科學管理水平得到顯著提高,項目區農田旱能灌,澇能排,基本實現旱澇保收,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較大提高。
2主要做法
2.1精選項目
在項目的選擇上,根據上級部門的相關要求,積極做好項目申報的宣傳動員工作。通過報紙、網絡等媒體,及時公布項目申報的條件、時間、要求等內容,讓廣大群眾充分了解項目申報信息。進行走訪調研,重點了解鎮、村各級負責人的建設積極性,對項目建設不重視、積極性不高的村鎮不予納入項目庫。
2.2做好“四個提前”
項目建設過程中,各階段提前謀劃,做到有的放矢。提前確定儲備項目,根據有關規劃及歷年項目建設特點,在上級部門下發年度申報指南前,積極與鄉鎮(街道)聯系,了解鄉鎮(街道)建設需求,初步確定項目建設范圍。設計提前介入,項目鄉鎮(街道)確定后,聯系中標的設計單位提早開展項目前期摸底工作,對項目區現有的各類農田基礎設施進行實地調查,形成現狀圖;對可能出現的不利于項目順利施工的問題提前處理,其中最主要的是政策處理問題。在實地考察時,與項目村簽訂有關確保工程無障礙施工的承諾書。完工工程早驗收,對泵站、橋梁、堰壩等建后需立即投入使用的單項工程,適時提前組織驗收;各標段的驗收采用完工一處驗收一處,先完工先驗收的方式,避免項目整體完工后,集中驗收時間過長,拖延竣工結算和縣級驗收。
2.3做好溝通協調與反饋工作
在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及時匯總各村上報的擬建工程,估算工程量,與項目鄉鎮(街道)協商初步建設計劃,并將初步建設計劃及時反饋至各項目村,通過溝通協調,最終確定各項目村工程建設內容與數量,形成一份以村為單位的工程量清單和工程平面布置圖,由各項目村蓋章確認,作為以后工程建設的依據。在工程設計階段,及時向項目鄉鎮(街道)及項目村反饋有關單項工程設計方案,征求雙方意見并達成共識。在工程施工階段,正式開工建設前,通過與施工企業、項目村及監理單位協商,明確有關建設要求,通過與施工企業協商,明確施工質量和工程調整的要求。如某項工程如何施工及施工合格標準如何清晰明確;工程調整必須以聯系單為準,不得隨意更改等;項目村工程變更申報審批程序統一明了。各項目村必須嚴格執行申報審批程序,確保工程建設合理、有序;對監理單位落實監理職責的要求。針對監理單位可能存在的“監而不理”問題,在監理合同中增加針對監理工作不到位所采取處罰措施的特別條款,明確監理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監理工作不到位的行為定義及相應處罰。以上各項措施,在工程建設時嚴格執行,貫穿始終,從而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有序。
2.4明確責任,分工協作,共抓工程建設
武義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施工管理實行四級管理制度,各級管理人員各司其職,分工協作,共同做好工程建設。村級施工管理員的現場管理。鄉鎮與項目村簽訂施工管理責任書,要求村施工管理員對本村正在施工的工程進行實時監管;同時負責本村政策處理及工程變更的申報;監理單位監理員的旁站與巡查。監理單位需按監理規范及監理合同的要求對工程進行管理;監督員的日常巡查。監督員由鄉鎮和縣級主管部門共同聘請的退休干部或老黨員擔任,主要負責對監理及村級施工管理員的工作情況進行監管,實時評估工程建設質量與進度,及時匯報監督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鄉鎮和縣級主管部門項目負責人的不定期抽查。鄉鎮主要負責各村的協調、政策處理及總工程量的控制工作,在不超過工程總投資的前提下,對招投標產生的節余資金,在施工建設過程中按照獎優罰劣的原則予以合理分配,對工程建設質量好、進度快的村或施工企業,適當增加建設內容;反之,則少增加或不增加。實踐證明,這一做法對工程建設的質量、進度及項目村、施工企業在工程建設管理的積極性等方面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縣級主管部門主要負責技術指導,指導項目村施工員如何管理好本村工程建設,除集中培訓外,重點進行現場講解;向監理闡述當期項目建設的性質、特點及監理的重點;指導施工企業做好工程建設。
2.5落實處罰措施,做好工程驗收
參照上級有關政策文件,結合武義縣實際,制定相關工程驗收管理辦法。針對項目建設過程中施工單位偷工減料、不按圖紙施工、工程質量不合格及監理單位“監而不理”等問題,明確處罰措施,情節嚴重的,將施工企業或監理單位列入黑名單,禁止其參與武義縣以后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工程施工或監理招投標。工程的驗收由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監督員、項目村、鄉鎮(街道)、審計及縣主管部門代表等共同參與,過程公開、標準公平、程序公正,基本做到項目村、施工單位對驗收結果無異議。
3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3.1完善各類建設制度,加強項目監管力度,加大服務
目前,武義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全面實行單一業主制,但部分鄉鎮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缺乏專業的建管人員,項目建設制度也有待完善,存在工程建設程序不合理、報賬不規范等問題,這就需要有關主管部門加強項目監管力度,同時加大服務,在確保各項工程建設有序推進的同時協助業主建立起規范的項目建設與管理制度,讓有關程序規范合理。
3.2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項目建設積極性及投資力度
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屬于國家引導、民辦公助的惠農項目[2]?,投資高、見效慢,建設資金主要來自財政支持,建設主體是廣大農民群眾。但由于受社會經濟水平及村民思想觀念等因素的制約,很多村民對建設高標準農田的認識不夠,甚至存在施工過程中惡意阻撓工程建設的行為。對此,有關部門必須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通過不同形式的宣講、培訓等,提高村民對建設高標準農田重要性的認識,同時吸引更多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創客等參與到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中來,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引導和撬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投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助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3.3加強學習,創新工作思路,提升項目建設品質
認真貫徹落實財政部、農業農村廳等部門新頒布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和項目管理辦法,創新工作,力爭在品質提升上有突破。要加強學習,努力提高部門工作人員業務水平。深刻領會黨在“三農”方面的各項政策方針,對省、市出臺的相關工作辦法和細則及時組織學習,努力鉆研業務理論和提升業務水平,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將實踐中的成熟經驗和做法盡量形成書面資料,進一步健全現有項目管理制度體系,打造一批亮點工程,樹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新形象;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注重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與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相結合,力爭實現項目區生產先進、效益顯著、環境優美的建設目標。
4總結
建設高標準農田是促進農業進一步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推動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基礎[3]。要進一步做好武義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就必須立足于當前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現狀,針對有關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對策。要從實際出發,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改革,以此推動武義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向好發展,進而為社會經濟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 農業綜合開發文件選編[G].2017.
[2]陳吉云.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思考[J].南方農業,2016,10(27):108-109.
[3]戢鶴嵩.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現狀與思考[J].農業與技術,2016,36(4):55.
作者簡介:
徐華偉(1969-),男,工程師。研究方向: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