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利芳 鮑健青 蔣靈華
摘要 ? ?根據楊梅生物學特性和標準化高效栽培的生產目標,從環境條件要求、土壤管理、肥料管理、整枝修剪、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總結了楊梅標準化高效栽培技術,以期為種植戶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 ? ?楊梅;標準化;高效;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 ?S662.404+.7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21-0086-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楊梅是我國特產水果,野生生長已有7 000多年的歷史,人工種植也有2 000多年的歷史[1]。楊梅果實色澤鮮艷、汁液豐富、營養價值高、酸甜爽口,除鮮食外,還可用白酒或糖浸漬作藥用,具有消食止嘔、生津止渴、治痢疾、利尿等功效[2]。楊梅是常綠闊葉樹,適應性強,對土壤的要求不高,因地制宜發展楊梅產業,可以充分利用山地資源,將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楊梅作為松陽縣山區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通過多年的栽培實踐和探索,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將楊梅生態高效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 ?環境條件要求
楊梅為喜陰耐濕且較耐寒的常綠果樹。適宜在年平均日照時數2 100 h、無霜期245 d以上、氣溫15~21 ℃、極端最低氣溫不低于-9 ℃、年降雨量1 000 mm以上的條件下生長,果實生長至成熟期相對濕度以75%~85%最為適宜[3]。
2 ? ?土壤管理
楊梅生態高效栽培中土壤管理尤為重要。做好土壤深翻、中耕、除草、生草刈割覆園等技術措施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壤空氣的通透性,有利于楊梅根系的健康生長[4]。
2.1 ? ?土壤酸堿度(pH值)調整
適合楊梅生長的土壤pH值為5.5~6.0。對于pH值5.5以下的山地建園,可通過施用生石灰的方式調整土壤的pH值,一般于春季和秋季施用2次。成年果園一般施用量為4~5 kg/株,同時給合松土或深翻,將生石灰翻入20 cm與泥土混合均勻,或用腐殖酸肥1.5~2.0 kg/株和生石灰按1∶1的比例混合施用,以改善土壤性狀,滿足楊梅生長要求。
2.2 ? ?土壤改良
根據楊梅園土壤的實際情況,通過殘枝雜草覆蓋、培客土和增施有機肥等措施改良土壤。1年中進行2次雜草覆蓋,第1次在5月中下旬,第2次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覆蓋厚度為20 cm左右。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結合果園深翻擴穴,將殘枝雜草與其他有機肥埋入,使之成為優質豐產、生態、健康的楊梅園地。
3 ? ?肥料管理
楊梅園肥料管理以農家肥和有機肥為主,以化學肥料為輔,既可做到生態栽培,又能使楊梅優質、豐產、高效[5]。
3.1 ? ?采后肥
采后肥的施用關鍵在于及時,最遲7月30日前完成,其目的是恢復樹勢,促進秋梢抽生和花芽分化。肥料以有機肥和楊梅專用肥為主,適施氮肥。按產量50 kg/株計,施焦泥灰25~30 kg/株或楊梅專用肥2~3 kg/株+焦泥灰15 kg/株,樹勢衰弱的可加適量尿素。若采后樹勢較強,已有足量的春梢、夏梢,可不施專用肥料,以適當控制樹勢。
3.2 ? ?春肥
3月中旬前看樹施,對花量多、樹勢中等的樹,一般施硫酸鉀0.5~1.0 kg/株或草木灰15~20 kg/株,樹勢弱的可加施復合肥0.3~0.5 kg/株,以滿足開花、坐果和春梢生長的需要。
3.3 ? ?壯果肥
果實坐果后看樹施,時間在5月中旬。掛果多、樹勢弱的樹,再補充施入硫酸鉀0.5~1.0 kg/株,促進幼果發育膨大;樹勢強、掛果少的樹不施。應注意掌握壯果肥施用時間,以免影響果實品質和商品性。另外,應根外追肥,可于花期噴施0.3%~0.5%磷酸二氫鉀溶液、0.2%~0.3%硼砂溶液等。
4 ? ?整枝修剪
楊梅樹整枝修剪的目的主要是培養豐產的樹冠結構,調節生長和結果的平衡,維持穩健的樹勢,達到符合楊梅生產特性、優質高產的樹冠結構。整枝修剪的原則:去直留斜、去強留弱,控上促下、控外促內。通過修剪降低樹冠高度,合理調整樹冠內枝條分布,改善樹冠內膛和下部的光照條件,以增加樹體通風透光性,使樹體內膛和下部正常結果,實現樹冠上、下、內、外立體結果,提高產量和果品品質。
4.1 ? ?生長期修剪
以大枝修剪為主,時間在9—10月,方式為“粗放型”修剪,主要是調整大枝數量,鋸掉1~2個,再在樹冠內調整副主枝數量,俗稱為“開天窗”修剪,調整樹冠內枝條分布的空間,形成合理的樹冠骨架。
4.2 ? ?早春修剪
2月至3月上旬,主要對樹冠中的中、小枝條進行修剪,剪除或短截過密的枝,短截或剪除生長勢強的枝。通過修剪調節樹冠內外枝組的分布量、分布空間,形成或培養合理的結果母枝群,枝群疏密均勻,使樹冠內通風透光。
5 ? ?花果管理
5.1 ? ?人工疏花疏果,合理調整開花結果數量
疏花疏果是果園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即人為地去除一部分過多的花和幼果,以獲得優質果品和持續豐產。品種不同,疏花疏果時間也不同。疏花一般在3月中下旬,于盛花期過半或盛花末期,即有80%~90%花朵開放后,用對開放的花朵有殺傷力而對花蕾和凋謝的花朵無效的藥物石硫合劑、多效唑等進行樹體噴霧;疏果一般在4月,楊梅幼果長到黃豆大小時,根據不同品種決定留果量,果大少留果,果小多留果,一般疏掉樹結果量的40%~70%[6]。每個結果枝經過疏果后只留1~2個果,最多不超過3個果[3]。
5.2 ? ?花量少樹的要采取保花保果
3月中下旬,對花量少的樹,用防落素22.5 g/hm2+水750 kg/hm2或0.2%磷酸二氫鉀溶液對樹體噴霧,隔15 d左右噴第2次,可提高坐果率。
6 ? ?病蟲害防治
遵循“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防治方針,保護利用各類天敵,保持園內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一是農業防治。結合士壤管理、整枝修剪等做好冬季清園工作,于11月至12月中旬噴石硫合劑封園,減少病蟲害越冬基數。二是為了保證楊梅果品的質量安全,在楊梅果實發育期至成熟期的5月中下旬至楊梅采摘結束這段時期內應用粘蟲板(黃板)、糖醋誘殺劑等防治果蠅,成熟時對果園中的落果進行集中處理,減少果蠅的繁殖場所。三是根據《浙江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學會團體標準》T/ZNZ 001—2017中的(規范性附錄)附錄A,控制楊梅病蟲害。
7 ? ?參考文獻
[1] 陳方永.我國楊梅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南方果樹,2012(5):31-36.
[2] 聶谷華,朱迎強.優質豐產楊梅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16(3):49-51.
[3] 毛滿成,陳良火.楊梅優質栽培的主要技術措施[J].浙江柑橘,2017,34(2):31-33.
[4] 孫建敏,鮑雨林.楊梅園地生態調控技術試驗[J].中國南方果樹,2012,41(2):100-101.
[5] 徐春明,蔡平.楊梅大樹優質高效栽培改造技術[J].中國南方果樹,2011,40(5):87-89.
[6] 林偉民,黃雪芬.龍海市楊梅品種特性及疏花疏果技術[J].東南園藝,2015(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