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 王天慶 王曉輝

摘要? ? 滁河的水環境質量直接影響到滁河流域人民的生活飲用水安全。本文對滁河進行了水環境質量監測,分析了滁河水質現狀及造成滁河水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并調查了產生過量污染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針對性的水污染防治對策。
關鍵詞? ? 滁河;水環境;污染源;污染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 ? X5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22-0115-0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 The quality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of Chuhe River directly affects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for people in the Chuhe River basin.This paper conducted a monitoring of the water quality of Chuhe River,then analyzed the water quality status and main pollution sources causing the pollution of the Chuhe River,and investigated the main causes of excessive pollution.Based on these,the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water pollution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 Chuhe River;water environment;pollution source;pollution control;countermeasure
滁河為長江下游左岸一級支流,流經安徽滁州及南京江北地區。滁河發源于安徽省肥東縣梁園鎮,跨蘇、皖兩省,全長269.2 km,整個流域面積8 015 km2,安徽境內流域面積6 250 km2。滁河干流在安徽境內長201.39 km,其中襄河口以上201.39 km的上游河道全部在安徽省境內,襄河口至皂河口長69.89 km,河道除11 km在江蘇省境內外,其余均為省界河道,分隔安徽省與江蘇省。滁河既是蘇、皖兩省的交界,又是滁州市、南京市六合區和浦口區的母親河。與此同時,滁河也承擔了流域內工業廢水、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等廢水的受納水體功能。隨著滁河流經縣市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滁河已經成為安徽、江蘇兩省沿岸重要的灌溉水源、飲用水源及航運通道。同時,工業廢水和農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種植業污染等對滁河水體的影響也在不斷加重。為了保證滁河流域工農業和生活用水的需求,亟須開展滁河水壞境污染防治工作。
1? ? 滁河水質現狀
滁河有4個常規監測斷面,其中位于最下游的陳淺斷面是滁河水質的考核斷面。該監測斷面2014年與2015年的監測數據相較于地表水Ⅲ類標準對比數據見圖1。
由圖1可見,滁河COD在2014年與2015年全年均處于超標狀態;氨氮和總氮2014年超標率分別為58%和83%,2015年比2014年有所好轉,但仍超標,超標率分別為42%和50%;總磷2014年全年滿足Ⅲ類地表水要求,2015年1月、10月和12月超標。可見滁河水質還遠不能滿足地表水Ⅲ類標準要求,滁河水質治理工作刻不容緩。
2? ? 滁河水環境各污染源排污現狀分析
對滁河水壞境污染源治理需要先掌握滁河污染源排污情況,為此對流域內所產生的污染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發現其主要來源于工業生產、城鎮生活、農村生活、畜禽養殖和種植業5個方面。
2.1? ? 工業污染源
工業廢水一般有黑臭缺氧、重金屬含量超標以及過營養化與有毒化學品含量高3個特點。城市工業化進程中若將未經處理或者處理不達標的廢水直接排放到自然水系內,會造成水體嚴重污染[1]。
滁河流域除肥東縣1家2015年已經停產的工業企業以及和縣1家工業企業以外,其余向滁河排放工業廢水的重點工業企業全部集中在全椒縣,共計75家。滁河陳淺斷面工業發達,企業數量眾多卻沒有完整、有效的監管體制,由此造成了如下問題:一是污水處理設施不完善,工業污水未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即自行亂排、偷排,直排超標廢水;二是一些企業擅自停運或治污設施處于非正常使用狀態,使生產廢水超標排放;三是個別企業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務;四是少數企業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規定。同時,即使是達標的企業也只是低水平的達標。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水資源污染治理費用高,對于企業管理人員來說影響業績,進而影響到企業治理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有些困難企業由于資金匱乏,已建成的污水處理配套設施不完備,不能及時對治理設施的運行進行動態控制,也無法做到污染物的實時有效防控。
2.2? ? 城鎮生活污染源
城市生活污水是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排水及商業用水未進行處理直接排放到城市環境中,對城市河道、湖泊等城市水體造成嚴重污染[2]。滁河陳淺斷面控制單元內只包含全椒縣縣城的城鎮區域,其余均為農村鄉鎮區域,因為城鎮人口較少,城鎮生活污染源排放量也相對較低。陳淺斷面控制單元內設立了包括3座執行一級A標準和1座執行一級B標準在內的4座污水處理廠,但是存在著城鎮污水亂排亂放等監管不到位的問題。經調查了解,約40%的縣城區城市污水和各個鎮的生活污水均未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而直接排放,污染滁河水質。
2.3? ? 農村生活污染源
生活污水的排放作為造成農村水資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得不到有效處理,不僅會造成農村土壤肥力下降,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種植質量,還會嚴重威脅農村的飲水安全[3]。農村的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磷、氮以及COD等物質,污水中的有害、有毒物質含量較低,但是氮、磷等物質成分極易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問題。此外,生活污水中大量的細菌也會影響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質量。
滁河陳淺斷面控制單元內農村鄉鎮區域占比很大,因而農村生活污染源排放量也比較大,其存在的問題也比較突出。一方面,農村生活垃圾沒有得到集中有效的處理,例如把生活垃圾亂堆亂放在河流附近自然降解等,極易造成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污染;另一方面,農村大多缺乏污水集中處理設施,也沒有連入城市污水管網,農村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給水環境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2.4? ? 種植業污染源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生產過程中肥料、農藥等農業化學品被過量使用,導致了農業廢棄物利用率低以及生產方式不合理的問題,同時其引發的種植業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4]。
對于滁河流域來說,由于控制單元內農村區域廣泛存在,農業種植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占了重要的一部分。種植中施用的化肥、農藥隨雨水、地表水進入河流湖泊和地下水,造成水質污染。通過監測數據可以看出,總氮的變化趨勢與降雨量基本同步,表明農業種植污染是夏季總氮超標的主要原因。
2.5? ? 畜禽養殖業污染源
畜禽養殖污水的排放量大且集中,其中COD、氨氮、總磷等含量高。畜禽養殖污水進入水體后,氮和磷不斷累積,導致水體富營養化[5]。同時,水體中的溶解氧會因為大量的有機物分解而消耗,導致水生動植物因缺氧而死亡,有機物在缺氧條件下分解,還會產生H2S、NH3等惡臭物質持久性污染水質。除此以外,畜禽養殖產生的高濃度有機污水中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蟲卵若進入環境將可能導致各種畜禽傳染病和寄生蟲的大面積蔓延發展,直接影響畜禽生產。全椒縣有76家大規模化養殖場采取了畜禽廢棄物治理或資源化利用措施,建有一批生物有機肥廠,這些養殖場內的畜禽散養廢棄物大多通過還田、還林等方式加以利用;其余養殖場規模化程度比較低,因而產生的污染比重較大,應加強規范化管理,并配備相應的污水糞便處理設施。
3? ? 滁河水環境防治措施
3.1? ? 污染源治理
3.1.1? ? 工業污染源。全椒縣5個經濟開發區均在滁河流域范圍內,針對其中的工業污染源完成全椒縣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建設,提高污水處理能力,為全椒縣開發區和十譚現代產業園區共用;其余各類開發區、工業集聚區全面實現污水集中處理,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要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并與環保部門聯網,由此解決污水處理設施不完善和水污染治理費用高的問題。此外,針對包括造紙、農副食品加工等污染嚴重的企業應制定專項治理方案,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并實施清潔化改造。新建、改建、擴建上述行業的相關建設項目實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減量置換,并且禁止新建焦化、有色金屬、制革、農藥等污染嚴重的企業。
3.1.2? ? 城鎮生活污染源。城鎮生活污染也是滁河流域主要污染源之一,根據水質達標要求,控制單元內各行政區應重點改造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來應對城市生活污水污染。首先,加強已有生活污水處理廠的日常監管,確保尾水排放達到指定指標。擴大污水處理廠規模,使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適應日益增加的污水處理需求。其接管范圍應包括全椒縣縣城全部區域,確保城市建成區具備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能力,保證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其次,在保證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的基礎上全面加強配套管網建設。特別是流域內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的污水截流、收集。流域內現有合流制排水系統應加快實施雨污分流改造,難以改造的,應采取截流、調蓄和治理等措施。在新建城區嚴格實行雨污分流,并推進初期雨水收集與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最后,針對城鎮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推進污泥處理,對其進行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嚴禁處理不達標的污泥進入耕地而造成污染。
3.1.3? ? 農村生活污染源。為解決農村區域生活垃圾隨意堆放造成污染的問題,應需完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系統。滁河流域內各鄉鎮實施“戶集中、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農村垃圾處理方式實現無害化處理。在每個鎮區設置垃圾轉運站,大力推進控制單元內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建設項目。與此同時,對沿河隨意堆放的生活垃圾進行集中整治和清理,改善農村生活垃圾隨意堆放導致的水體污染。為解決農村生活污水排放的問題,應提高農村生活污水的集中處理率。為此,一方面應該通過完善鄉鎮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來實現,各個建制鎮分別建設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網,偏遠、分散自然村建設小型生態、生物等污水處理設施;另一方面應加強監管,并確保尾水達標排放以及污水集中處理。
3.1.4? ? 種植業污染源。為了解決滁河流域種植業污染問題,應該確保農業施加的化肥、農藥等在土地容納范圍之內。做好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結合推廣使用的精準施肥技術和機具實現適量施肥。對種植戶進行化肥和農藥使用、病蟲害防治的指導培訓,防止過度施肥和使用農藥,減輕滁河水環境污染。對于離滁河較近的敏感區域以及大中型灌區,還應因地制宜加設處理設施以保護滁河水質。此外,滁河流域屬于資源型缺水與水質型缺水并存的區域,應開展調整種植業結構布局工作,在缺水及地下水易受污染的地區優先種植需肥量低、環境效益突出的農作物;同時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監測,建立健全農業面源污染的綜合防治運行機制。
3.1.5? ? 畜禽養殖業污染源。滁河區域內針對畜禽養殖業劃定了禁養區、限養區和可養區范圍。禁養區內仍然存在的畜禽養殖場、畜禽養殖小區和養殖專業戶等應盡快關閉或搬遷;在限養區中,禁止新建、擴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積極推廣畜禽養殖標準化、無害化、生態化養殖新技術、新模式,建立完善糞便污水貯存、處理、利用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配套設施;對于可養區內的散養密集區要通過畜禽糞便污水分戶收集、集中處理利用的方式降低其對水環境的污染,不僅要配套建設糞便污水貯存、處理、利用等設施,新建、改建、擴建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或養殖小區還應配備雨污分流系統以降低污染,同時還應以提高廢物利用率來實現糞便污水資源化利用。
3.2? ? 加強水環境管理
3.2.1? ? 嚴格環境執法監管。加大執法力度,做到逐一排查流域內的排污情況。對于存在違法排放現象的企業予以警示,責令限制生產或者停產整治;若整治后的污染排放仍然不符合標準,一律實行停業、關閉。企業排放情況以及警示或關停企業名單應該向社會公示,并接受群眾監督。對于畜禽養殖業,在劃定的禁養和限養區進行不定期抽查。抽查內容包括是否在禁養區有畜禽養殖活動、在限養區有違反規定的畜禽養殖活動,特別是在河道內有直接圍網養殖的行為,一旦發現,一律取締。
3.2.2? ? 完善監測網絡。滁河陳淺斷面目前的水質現狀為IV~Ⅴ類。根據滁河的水體達標要求,應在原有斷面的基礎上結合控制單元位置再設置7個監測斷面來完善監測網絡。監測頻次為每個月至少監測1次,監測指標至少應包括COD、氨氮、總氮、總磷、DO、高錳酸鉀指數等6個已經超標的關鍵性指標,也可包括其他相關水質參數指標。在監測數據的基礎上進行滁河水質污染情況規律性分析,找到關鍵節點,加強相關關鍵節點的整治。
3.2.3? ? 加強水環境管理。一是深化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對流域內各類納入調查的污染源,貫徹執行國家對水環境質量有突出影響的總氮、總磷、重金屬等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約束性指標體系。二是強化滁河流域環境質量目標管理。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斷面達標整治方案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例如對水質不達標的區域實施掛牌督辦、采取區域限批等,并每年向社會公布流域內治理進展和水質改善報告。三是定期評估流域內沿河流工業企業、工業集聚區環境和健康風險,落實防控措施。評估現有化學物質環境和健康風險,對高風險化學品生產、使用進行嚴格限制,并逐步淘汰替代。四是加強排污許可證管理。全面完成排污許可證核發后,管理工作應以改善水質、防范環境風險為目標,將污染物排放種類、濃度、總量、排放去向等納入許可證管理范圍。同時,加強日常監督檢查,依法查處無證排污、未按證排污等違反排污許可證管理規定的行為。
4? ? 參考文獻
[1] 王殿璽.工業廢水的污染現狀及防治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1):187.
[2] 喬茜茜,王博文.城市生活污水治理與環境保護[J].科技視界,2019(6):92-93.
[3] 黃仕文.分散型村落生活污水處理模式與技術探討[J].節能,2019(5):142-143.
[4] 楊飛,鄭筱敏,苗勇玲.淺析臨渭區種植業面源污染現狀及對策[J].基層農技推廣,2019,7(1):94-95.
[5] 丁昕穎,張淑芬,付龍,等.畜禽養殖污水污染現狀及防治建議[J].現代畜牧科技,2017(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