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納托爾·凱勒茨基(Anatole Kaletsky)
在終將決定歐盟成員國資格問題的英國大選舉行前僅僅不到兩周,英吉利海峽兩岸的焦慮情緒均在持續上升。
由于民調明確顯示鮑里斯·約翰遜所領導的保守黨將會獲勝,許多金融家和媒體評論人士再次開始對混亂的“無協議脫歐”深感擔憂。“無協議脫歐”不僅將有損英國而且將有損歐洲其他國家的利益,因為它們將對華出口額的兩倍都出口到英國。
也有人依然擔心,保守黨選舉失敗可能導致杰里米·科爾賓這位工黨首相一門心思致力于工業重新國有化,從而再次掀起20世紀70年代曾經的階級斗爭,同時破壞北約的團結。
上述兩種憂慮都是不合理的。約翰遜今年夏天當選保守黨領袖,最終引發歐盟—英國經濟破裂的可能性,已經變得微乎其微了。而且,在科爾賓勝出可能性不大的情況下,工黨宣言所羅列的任何激進政策,得到切實執行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除保守黨獲勝以外的唯一可能狀況是再次出現懸浮議會,而工黨在懸浮議會中遠不可能達到多數,必須依靠其他政黨才能實現執政。
那么,還有其他可擔憂的嗎?2019年10月簽署的“脫歐”協議規定,過渡期可以延續到2020年年底,必要的話可以再延長兩年。而約翰遜在其競選宣言中聲明,“我們不會將執行期延長至2020年12月以后”,相反承諾要在12個月內談判一份完整的英國—歐盟貿易協定。
為什么要全盤相信約翰遜不延長過渡期的承諾—或者認為它有任何價值?約翰遜曾反復承諾在今年10月31日前離開歐盟,“無論發生什么情況”都不改變這樣的決策。而且在議會通過一項要求延長最后期限的法律后,他曾宣誓哪怕“死在水溝里”也絕不服從。但當10月31日真的到來時,約翰遜逃避法律的所有“秘密策略”都成了幻想,于是他沒怎么抵抗就接受了延期的結果。
如果約翰遜這次在打破英國政治家有史以來向選民做出的最堅定承諾后都能獲得連任,他怎么會因為再次打破承諾而面臨不利的后果?而且,這次的承諾其實不那么重要,甚至多數普通選民都不太了解他承諾了什么。
在預測像約翰遜這樣的領袖如何作出艱難決策時,通常明智的做法是忽視承諾,并把注意力集中在經濟和政治利益上。
如果得以連任,約翰遜的經濟利益是什么?他的首要任務將是證明其“了不起的脫歐協議”導致“脫歐”不再痛苦,并奇跡般地刺激了經濟增長。鑒于簽署英歐貿易協定可能需要整整三年才能完成,將“后脫歐過渡期”延長至2020年12月甚至以后,顯然符合約翰遜的經濟利益。
政治利益方面又是什么情況?在公眾輿論方面,一旦選舉結束,依靠否決任何延長“后脫歐過渡期”的可能性來挫敗奈吉爾·法拉奇的英國脫歐黨,將變得無關緊要。此外,英國脫離歐盟政治機構,會使許多贊成“脫歐”的選民不再擔心冗長的貿易和市場談判而感到滿足。
目前,所有保守黨議員均以書面形式承諾,無條件投票支持約翰遜的“脫歐”協議。如果他們贏得多數,“脫歐”協議將獲得保守黨的通過。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那么未來的歐盟貿易談判,包括過渡安排,直到協議完成前將不再需要得到議會的批準,無論是在2020年、2021年還是以后。
結果是,無論本月選舉中發生什么,英歐經濟關系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穩定。如果約翰遜失利,英國“脫歐”將被推遲甚至可能取消。更有可能的結果是,約翰遜獲勝,英國“脫歐”將會繼續推進并造成長期影響。但僅就今后一兩年的情況而言,那些杞人憂天者真的應當保持冷靜。
本文由Project Syndicate授權《南風窗》獨家刊發中文版。安納托爾·凱勒茨基是龍洲經訊首席經濟學家、聯職主席,著有《資本主義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