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洋

摘 ? ?要: 新時代背景下,實施一體化課程教學是職業院校培養對接企業需求人才的有效方法。一體化課程的內涵是工學結合、知行合一。該課程的開發必須遵循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原則,教學內容與企業工作任務實現對接,教學實施共有明確任務、制訂計劃、審定計劃、執行計劃、過程控制、驗收總結六個步驟。一體化課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職業技能,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職業素養,為企業培養了真正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 一體化課程 ? ?對接 ? ?六個步驟
一、一體化課程改革的背景
2014年5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了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2017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堅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制度,推進職業學校和企業聯盟、與行業聯合、同園區聯結,大力發展校企雙制、工學一體的技工教育。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制定并發布《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明確提出:促進、規范、保障職業學校校企合作,發揮企業在實施職業教育中的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推動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機制。
新時代背景下,職業院校應為企業培養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目前學校教學與企業需求不接軌,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不高,導致企業招聘的職業院校學生只是“半成品”,必須經過崗前培訓才能真正上崗工作。為了使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符合企業的要求,職業院校要牢牢把握服務發展,促進就業辦學方向,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
二、一體化課程的內涵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是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和“做”結合起來,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內涵就是工學融合、知行合一。一體化課程的開發要遵循“三對接”的原則,即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
開發一體化課程首先要到相關行業企業開展職業與工作調研分析,然后提煉出典型的工作任務,劃分學習領域,確立課程框架,組織學校和企業專家審定課程框架,校企雙方共同制定課程標準,企業專家全程參與學習任務的設計和課程方案的審定工作,最終實施一體化教學。
三、一體化課程教學的實施
一體化課程教學的實施步驟應與企業工作任務對接,企業工作任務主要包括六項環節:明確任務,制訂計劃,審定計劃,實施計劃,過程控制,驗收總結。依據這六個步驟,確定一體化課程教學實施的六步法,如下圖所示。
魚骨圖的骨干是一體化課程教學實施的六個步驟:明確任務、制訂計劃、審定計劃、執行計劃、過程控制、驗收總結,以這六個步驟為中軸線,上面是學生應該學會的理論知識,下面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實操技能。
1.“明確任務”課
該課程不是技能訓練課,是表達、合作、溝通能力訓練課。老師統籌協調給學生分組,然后帶領學生明確本次課學習任務,要求每位學生明確本次任務的應達標準、實施步驟、所用方法、質量要求、時間要求、注意事項等六個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師展示整個任務操作的全過程,并帶領學生實地觀察。學生查找資料,老師講授重點和難點知識,巡回指導學生分組學習工作頁。最終以小組為單位,集體口頭描述即將完成的工作任務全過程。
本次課主要采用任務展示法、資料查詢法、口頭描述法等教學方法,不僅讓學生明白將要完成的是什么任務,而且要學生明白完成這個任務的全過程是怎樣的。
2.“制訂計劃”課
該課程和“明確任務”課一樣,是表達、合作、溝通能力訓練課。本次課教學重點是老師展示、學生獨立制訂計劃、學生宣讀計劃,主要提高學生制訂計劃的能力,讓學生養成訂計劃、做方案的好習慣。
制訂計劃的地點可以是教室、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每位學生站在小組角度制訂一個電子版的計劃。小組長組織開會,每位學生在本組里宣讀自己的工作計劃,然后從每個學生制訂的計劃中選擇好的方面,匯總成小組計劃。之后老師組織全班開會,每個小組抽簽選派一人在全班宣讀本組的工作計劃,老師提出審改意見。本次課的目的是使每個人動手制訂計劃,使學生養成接受工作任務之后馬上制訂工作計劃或方案的好習慣。
3.“審定計劃”課
老師在課上分發上節課審改后的工作計劃,要求每個學生認真閱讀老師審改的意見。由小組長組織,學生按照老師“一審”意見,獨立修改計劃。老師當場對學生修改好的工作計劃進行“二審”“三審”“四審”,直至全班學生的工作計劃人人通過審定,主要培養學生的計劃修改能力、溝通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實施計劃”課
在上本次課之前,老師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利用業余時間訓練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作為自己的教學助手,然后確定分組名單和教學資源。老師在課前對所有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并提出任務要求,然后帶領學生重新溫習完成任務全過程。老師統籌協調完成組內分組,每個小組分為實施組和監控組兩個組,實施組負責實施計劃,監控組負責對實施組的監控。實施組的學生做完任務后,監控組學生把監控記錄給實施組學生,然后兩組學生互相交流,交流結束后兩組互換角色,即實施組變為監控組,監控組變為實施組。
在實施計劃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6能”,即整體示范,局部指導,個別糾錯,三個控制(控制安全、控制質量、控制進度),兩類幫助,多角度記錄。
任務完成后,每個學生在課后填寫《自評表》,并按照老師的要求寫出個人總結,主要包括四項內容:做法、成績、不足、改進意見。每個小組在課后寫出小組總結,包括四項內容:組內每個人任務完成的比例,值得肯定的方面,重點存在的問題,需改進的意見和建議。
5.“過程控制”課
該課程是技能操作訓練課,也是質量意識訓練課,主要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和標準控制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質量意識。本次課有的內容與“實施計劃”重疊,可與“實施計劃”課的教學步驟捆綁起來要求學生。“技能操作”、組內分組中的過程控制、老師“6能”的發揮。任務完成后至產品驗收前這段時間里的自檢或調試工作,屬本環節過程控制的重要內容。
6.“驗收總結”課
該課程是總結能力、改進能力培養課,訓練學生總結和改進不足的能力,培養學生總結工作的好習慣。本次課可分成三個部分:驗收、總結、反饋。驗收工作包括小組內驗收、小組間驗收、老師驗收三個方面,老師要對各組完成任務情況逐一評價,對溝通交流、團結協作、互幫互學、使用信息化手段等方面表現較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對沒能完成任務的學生提出幫助意見,對每位學生完成工作任務的表現逐一評分,作為驗收結論。
總結工作主要包括個人總結、小組總結和老師總結三個方面。個人總結的范圍:明確任務、制訂計劃、審定計劃、實施計劃、過程控制五個環節,學生要在“驗收總結”課上課前將個人總結寫成書面材料,每人在組內宣讀個人總結,并以小組名義給每位學生評分,定為“驗收總結”環節中“總結”部分小組評價的成績。小組總結范圍與個人總結一致,總結內容包括任務完成的比例、值得肯定的方面、重點存在的問題、需改進的意見和建議。課上每組選擇一個人,以PPT形式展示小組總結;無記名投票,評選出名次;老師采用多種形式表彰先進小組,調動小組參與競賽的積極性。老師要在課前寫好總結并制成PPT,歸納5個環節工作取得的成績;尋找5個環節工作存在的不足;尋找存在不足的原因;提出需要改進的意見。
四、結語
一體化課程教學實施主體為學生,教師起到引導作用。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在每個教學環節中要多鼓勵、表揚學生,讓學生學習時有成就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一體化課程不僅培養學生的專業職業技能,而且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該課程將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避免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再培訓,為用人單位培養真正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玉靜,劉嬌.新時代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目標、任務與核心議題[J].職業技術教育,2017(36):11-14.
[2]孔文梅.《車工工藝》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8(53):347-348.
[3]馬俊芳.電氣專業課程開展一體化教學的體會[J].南方農機,2018(24):219.
[4]趙越.一體化教學改革中項目教學法在PLC應用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2018(36):93-94.
[5]路國平,劉玉璽,張振珠.高職院校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基本問題探究[J].科教文匯,2018(36):95-97.
[6]黨忠玲.“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應用專業的應用思路探討[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1):184.
[7]王虹.高職院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途徑創新——基于課程思政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8(12):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