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欐顏 周惠文 張俊 萬萍
【摘要】課程資源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因素之一,數字化資源更是現代信息化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職課程教學的實踐與創新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本文以五年制高職自動控制課程為例,探討了建設并應用數字化資源的問題。
【關鍵詞】信息化資源? 課程資源開發? 自動控制課程
【中圖分類號】TH7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8-0253-01
一、引言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等文件中多次強調“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也明確指出了教育信息化和數字化教學資源研發的重要性。因此,建設優質高職院校數字化資源的問題被大家廣泛關注,并不斷提上議程。本課題小組以自動控制課程數字化資源建設為切入點,就如何建設并應用數字化資源問題進行多方面的探討。
二、自動控制課程特點
自動控制課程不僅是電氣自動化的專業課程和考本科目,同時也在其他機電類專業開設,是一門跨學科理論領域的綜合課程。課程培養學生在了解自動化應用技術的理論基礎上分析工程實際,在當前工業智能自動化制造背景下具有十分廣泛的社會需求[1]。
該課程具有概念抽象,理論性強,分析方法眾多,工程應用廣泛,對數學基礎要求高和理論實踐結合有難度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有以下的問題:一是學生對概念理解不透徹,如數學模型、被控量、被控對象、對數頻率特性等,導致學習效率較低。二是內容太過抽象枯燥,學生實驗積極性不高。三是控制學科知識更新速度很快,書本知識與當前工程聯系并不緊密。可以說,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新時代對現代職業教育教學的要求。
三、數字化資源的建設
優質數字化資源的設計建設,需在教學系統設計思想的指導下完成。遵循教學適用性、科學性、開放性、直觀性、便攜性、經濟性等原則[2]。
(一)內容重構
應根據學生特點、教學大綱及課程體系,對知識內容、難度深淺及應用程度等進行再次篩選梳理、充實更新。同時,將工程實際案例、學科發展前沿及前期相關課程教學改革的成果充實到教學內容中,將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等知識點進行簡單化、具體形象化、實用化處理,進行創新思維和綜合分析能力的培養。
(二)建立虛擬實驗平臺
除了多媒體課件、視音頻動畫資源常規數字化資源外,該課程還可以建設matlab仿真實驗平臺,實現任務驅動“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仿真試驗可以在有限的條件下,將知識點具體化、形象化,既有利于學生直觀了解到各種控制系統的構成及應用,又可以加深學生對基本理論的理解。通過增加學生實際動手的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工程思維意識,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設計能力。
(三)開放性拓展
數字化資源的一個重要優勢就在于開放性。可借助于數字化資源的共享平臺,為學生提供探索知識的通道;可借助線上教學平臺,構建多教師并行教學的課程師資隊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可根據學生學習反饋情況,智能化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資源進行推送。
四、數字化資源的應用
數字化教育資源是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信息技術環境下師生的多元化需求,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及數字化生存能力。但是,數字化資源的應用仍然存在很多問題[3],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去改進。
(一)研究對應的教學理論與策略
推進高職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要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適應知識經濟時代數字化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新方式方法為目標。教師也需要加強自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尤其是對于信息化應用的水平,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為數字化資源的應用打下堅定的基礎。
(二)線上與線下融合的綜合評價方案
隨著教學模式、課程資源的改革,考核方式也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現在采用線上學習評價(過程評價,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和期終評價相結合的方式[4],可以在充分利用資源平臺的同時,全面綜合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
結束語
數字化資源的開發可以加強教學資源共享,是適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最直接的方式。自動控制課程數字資源庫的開發,可以很好地解決教學資源不足,教學效果差的現狀,更是適應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任金霞,林元璋,曾璐.“自動控制原理”課程教學模式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 2017(24):153-154.
[2]鄧敏杰,梁存良.基于學習參與的數字化資源教學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7(03):96-98.
[3]程一斌,謝剛,馮勝安.職業院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構建與應用——以滁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滁州學院學報,2018(05):98-101.
[4]陶洪峰.自動控制原理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J].大學教育,2019(03):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