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初志偉
溫馨校車采用“政府主導、企業運營、部門監管、全域統籌”的模式,成為國內專業校車服務標準化的制定者和推廣者,為同行業其他公司輸出業已成型的安全、服務、管理模式。
2019年11月22-23日,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城市客運分會2019年校車工作會議在青島黃海飯店舉行。100多家校車相關企業齊聚青島,共議校車行業熱點問題。中道協城市客運分會校車工作部作為國內第一家專業校車協會組織,由青島的交運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主任單位牽頭成立,也是其在專業校車領域全國領先地位的體現。
10年前,全國學生還沒有規范統一的專業校車可以乘坐,校車安全事故頻發。2011年11月16日的甘肅正寧縣特大校車安全事故將校車問題暴露在全國面前。超載嚴重、質量堪憂、監管不力……全國開展校車安全隱患大排查。2012年初,關于校車的各類《標準》《條例》《技術條件》《管理規則》等文件不斷下發,“加強校車安全管理,確保孩子們的人身安全”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校車安全成為重中之重,黃色“大鼻子”校車開始普及。
早在2008年,交運集團時任總經理、現任董事長劉永康就敏銳地意識到校車市場是個空白,及時成立了專業校車項目組調研探索專業校車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方向。當時,許多地區的校車不符合《專用校車安全技術條件》,缺乏統一標準和運營模式,類似社區公交,只不過乘坐的全是學生而已。
學生關乎祖國的未來,也是家長、學校、社會關注的重點,沒有人能掉以輕心。交運集團在當時還沒有明確政策支持的情況下,以極大的勇氣與魄力自行出資購買校車,成為國內第一家“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運營的公益型校車企業。并在2012年《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發布前組建專業的校車公司,可謂步步領先,處處創新。
甘肅校車事故發生后,青島市政府反應迅速,當即推出農村學生專業校車工程,并在2012、2013年列為市辦實事予以推進,交運集團成為校車工程的責任單位。從青島市政府到教育局、財政局、交通局、交警等部門都予以支持,每年投入600輛專業校車,一時引領全國。
如今,溫馨校車從最初9輛發展到2300輛,其中農村校車1800多輛,4500余條線路,連接450余所學校,成為國內單體最大的校車運營公司。實現了青島7區3市農村地區的全域覆蓋。
校車行業屬于公益服務行業,不提供消費產品服務,不以盈利為目的。從2008年調研那天起,交運集團就沒有將其定位于學生上下學的交通工具,而是將其做成一個超越簡單的上下學接送服務的精品工程。交運集團溫馨校車有限公司董事長于亮說:“校車的使命是安全。從安全的角度出發,超越簡單的交通服務,在安全、準時、舒適的前提下,同時做成一項公益工程,打造學生乘車的溫馨港灣、家長放心的課堂和學生在上下學過程中接受教育、汲取知識的流動課堂。”為此,溫馨校車與青島團市委、青島出版集團等多方展開合作,打造了“主題車廂、流動課堂、書香校車”三個體系,從而形成“延伸課堂、溫馨港灣、傳播文明”的校車文化模式。由車廂衍生出“愛心助學基金”“愛心托管”“愛心漂流站”“愛心儲蓄站”等人性化服務,溫馨校車已經超越交通服務,成為一項民生工程,真正做到了奉獻社會、彰顯責任。

溫馨校車是國內單體最大的校車運營公司,實現了青島7區3市農村地區的全域覆蓋
這種責任感與使命感在校車開通之日就有所體現——2011年9月22日,正是世界無車日。交運集團有意選在當天開通校車服務,旨在解決上下學高峰期間接送學生的私家車造成的學校及周邊道路交通擁堵的痛點問題。校車出行不但有利于緩解交通壓力,也解放了家長的時間。對農村地區來說,學生也告別了三輪摩托,告別了風吹雨淋,真正享受到了安全、溫馨的校車服務。
交織真情,運送未來。交運集團溫馨校車公司毫無疑問體現了以保障民生、服務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為主要目標的公益類國有企業的使命與擔當。校車不僅僅是政府投入的事情,交運集團溫馨校車體現了自身的專業化運營和精細化管理能力。優質服務不是與生俱來,正是由于交運的主動創新意識與超前眼光,市民才可以享用到優質的城市公共服務資源。
專業校車自身有很高的國家強制性的安全標準,此外,溫馨校車與車輛供方協商制定每一輛溫馨校車的安全保障設備方案,使其優于國家標準。溫馨校車的安全系統包含“預警預防、監視監測、應急應對”三大體系,可以實時監控車輛狀況、司機狀態,從容應對突發狀況,未雨綢繆地將危險扼殺在萌芽狀態。車輛配置主動安全監控管理系統、衛星定位終端、后置逃生門、外置警示鈴、大容量滅火器、發動機艙高溫自動滅火裝置、電動破玻器及安全錘、照明燈帶、客座安全帶、巡檢按鈕等,可以最大限度保障乘車學生的人身安全。溫馨校車注重校企結合,與學校聯合開展學生安全教育,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堅持每年與學校聯合開展各類應急演練,包括消防逃生、防震減災、辦公區域消防逃生、反恐防恐等多種形式的演練活動,共同探索學生安全教育的新方式,填補學生教育的空白,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除硬件過硬之外,溫馨校車也在人員管理上狠下功夫。制定實施了駕駛人準入制度、新入職駕駛人二次考核制度、三級安全例會制度。所有駕駛員與隨車照管員嚴把入職關、培訓關、監控關、考核關,對所有人都優中選優,上崗前進行職業道德、文明禮儀、安全應急、消防反恐及急救醫療五大板塊的入職培訓,上崗后再經過“職業道德規范”“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車輛維護使用”“駕駛員安全操作”“照管員服務禮儀”以及“中小學生心理特征分析”等專業崗位技能培訓。此外還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與考核體系,確保所有人員不但專業技術過硬,還有極好的服務意識。此外,為更好加強現場管理,溫馨校車形成“公司(總部)-分公司(區、市)-調度中心(街道、鄉、鎮)-班組(學校、社區)-車組(線路)”五級安全管理體系,層層抓安全。這種屬地化、網格化、層級化、標準化的管理體系,有效解決了校車散點經營的特點,提高了管理效率。

將10米車廂打造成流動課堂
在2012年的大環境和政策利好刺激下,校車產業快速崛起,但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就呈現下降趨勢。其實,許多城市都在探索校車發展模式,但實際運營中卻陷入尷尬境地。市場與需求都存在,但為什么開動不起來呢?校車“難開動”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資金和標準這兩個輪子。換言之,行之有效的校車運營模式還需要探索。
青島采用“政府主導、企業運營、部門監管、全域統籌”的模式,形成“市區校車、社區校車、郊區校車、新區校車、山區校車和農村校車”六位一體的戰略發展格局,實現了青島市專業校車全域覆蓋。實行屬地管理,強化校車管理的組織、協調和檢查。校車運營費用按照企業購車、政府補貼的方案,采取個人繳納、政府補貼和區 (市) 配套的方式籌措。實施“專人專座、專線專車、定時定點、專職護導”的運行模式,健全“系統監控、數字傳輸、專人值守”的服務監督系統,構建起“公立學校為主、民辦學校為輔、國際學校為補充、常規校車運營與定制校車服務相結合”的經營體系。
校車相比其他客運,要面臨成本更高、管理更嚴的挑戰。校車閑置時間的利用是目前校車行業的一個痛點問題。為此,溫馨校車采取參與夏令營交通保障,承接學校的課外活動、研學游、游泳課等,充分增加校車閑置時間的利用率來降低成本。同時,溫馨校車目前推行個性化定制校車,不斷創新服務。
校車需求的增長與校車供給不足和服務質量差之間的矛盾在青島已經不存在。如今,交運溫馨校車公司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做好服務,繼續探索校車發展新路子的問題。
交運集團很早就具有不單單要做企業,還要做品牌的意識。從最初長途客運品牌“情滿旅途”成為全國第一個服務業馳名商標開始,到“溫馨巴士”“交運”等都成為全國馳名商標。今年,“溫馨校車”也在積極申請認定中國馳名商標。
三流公司做產品,二流公司做品牌,一流公司做標準。除了品牌建設之外,溫馨校車還有領先主導的行業標準優勢,引領全國校車標準建設。溫馨校車除通過安全生產資質一級達標,取得質量、環境、職業健康三體系認證外,還在探索做自己的體系,制作地方、行業、團體標準,目前已通過山東省標準化試點驗收,正在申報國家級標準,再一次引領全國,填補行業空白。同時,溫馨校車已經到同行業其他公司做安全培訓、服務培訓,成為國內專業校車服務標準化的制定者和推廣者,輸出業已成型的安全、服務、管理模式。“青島模式”將為全國專業校車模式提供行業鏡鑒。
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規模化學校和民辦私立學校的興建導致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但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地區也在萎縮。總體來說,未來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
市場地位不是天生,品牌意識永不過時。溫馨校車秉承交運集團60余年專業運輸管理經驗和優秀企業文化傳承,以科學專業的安全管理優勢、文化引領的品牌服務優勢、嚴格規范的經營管理優勢、全域覆蓋的網絡規模優勢和領銜主導的行業標準優勢,將家與學校的距離做到極致,期待已將創新寫入基因的交運集團未來還會繼續遞交完美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