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刊記者 王 玉 任 芳

作為物流人,相信大家對物流設備租賃的概念并不陌生。物流設備租賃在歐美發達國家已經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運營體系與管理制度,在這套體系中,使用者通過租賃的方式獲取物流設備使用權,能夠減少購買設備帶來的資金壓力,提高企業資金使用的綜合效益,同時設備按需租賃使用可以避免閑置浪費。物流設備租賃在我國的發展不過十多年時間,運營體系及管理制度尚未成形。
隨著共享理念在我國物流行業的不斷深入,以及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深度融入,我國物流設備租賃市場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托盤、周轉箱等單元化物流包裝設備開始由靜態租賃向動態租賃轉型,建立循環共用系統成為了焦點。帶板運輸模式在快消品領域應用價值得到肯定,帶板運輸發展開始駛入快車道;包裝器具共享模式創新發展,尤其在汽車領域逐步推廣應用,但整體運營體系及管理制度尚未建立,仍需參與方共同探討并優化。
叉車租賃價格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不斷上升,市場發展正處在一個新的轉折點,如何推進叉車租賃市場成為探討焦點,租賃企業重新思考方向,各式轉型探索正在進行。
以各類AGV、Kiva機器人等為代表的物流機器人也開啟了租賃市場的大門,目前尚屬小范圍試水階段。從行業的代表性觀點來看,只有當物流機器人市場真正爆發之后,物流機器人租賃市場的發展前景才會更加明朗,如何讓更多企業充分了解物流機器人任重而道遠。
在環保要求、政策紅利、市場需求、社會資本涌入等多輪驅動下,新能源物流車租賃市場興起并快速發展。隨著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發布,各相關部分及地區已經開始著手出臺相關政策來推進實施,新能源租賃市場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但基礎設施、標準體系、路權、各地區市場需求不明確、二手車及電池回收處理等諸多方面的難題也亟待攻克。
總體來看,我國已有越來越多的物流設備租賃市場興起,新技術、創新模式不斷涌現,越來越多的企業愿意接受租賃服務模式來滿足當下需求,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困難和瓶頸也在不斷顯露,亟待突破。為了促進物流設備租賃市場發展,幫助企業提升供應鏈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社會資源利用率,我們推出了本期專題,從行業專家、物流設備租賃商、租賃服務需求方多個視角出發,詳細分析了我國主要物流設備的租賃市場發展情況,其中包括托盤、周轉箱、包裝器具等單元化物流設備,叉車、物流機器人等裝卸搬運設備,以及新能源物流車。當前各類企業在物流設備租賃市場上積極探索,盡管距離市場成熟階段為時尚早,但未來發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