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北京與車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青島日日順物流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起草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服務質量要求與測評》(GB/T 37503-2019)國家標準正式實施。
《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服務質量要求與測評》國家標準給出了我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分類,從系統功能、平臺管理、客戶協議、業務運營服務、客戶服務、客戶信息保護、信用管理、業務風險與應急管理等八個方面規定了不同類型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通用服務質量要求,規定了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服務質量的測評原則和評價內容。標準適用于我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管理與測評。
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作為國務院《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提出的九大重點工程之一,是有效解決我國信息化水平程度偏低、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溝通不暢等導致我國物流業發展水平低下,全社會物流成本偏高等關鍵問題的重要手段。該標準的發布實施對于規范、引導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發展,推動物流行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日前,《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發布。《意見》明確,到2022年,貿易結構更加優化,貿易效益顯著提升,貿易實力進一步增強,建立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標、政策、統計、績效評價體系。
《意見》提出,適時進一步降低進口關稅和制度性成本,激發進口潛力,優化進口結構。擴大先進技術、設備和零部件進口。鼓勵國內有需求的資源性產品進口。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復制推廣成熟經驗做法。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管理模式,優化通關作業流程,建立全口徑海關統計制度。
物流方面,提出構建高效跨境物流體系。推進跨境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互通,共同推動運輸便利化安排和大通關協作。加快發展智能化多式聯運。加快智慧港口建設。鼓勵電商、快遞、物流龍頭企業建設境外倉儲物流配送中心,逐步打造智能物流網絡。
深化貿易合作。拓寬貿易領域,推動優質農產品、制成品和服務進口,促進貿易平衡發展。發展特色服務貿易。推進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際物流和貿易大通道建設。發展“絲路電商”,鼓勵企業在相關國家開展電子商務。積極開展促貿援助。推進商建貿易暢通工作機制。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1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并正式對外公布。《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要形成一批創新活躍、效益顯著、質量卓越、帶動效應突出的深度融合發展企業、平臺和示范區。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指出,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必然趨勢,也是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渠道。
孟瑋介紹,《實施意見》的總體目標是,到2025年,形成一批創新活躍、效益顯著、質量卓越、帶動效應突出的深度融合發展企業、平臺和示范區,企業生產性服務投入逐步提高,產業生態不斷完善,兩業融合成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同時,《實施意見》梳理提出了10種發展潛力大、前景好的典型業態和模式,包括推進建設智能工廠、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推廣柔性化定制、發展共享生產平臺、提升總集成總承包水平、加強全生命周期管理、優化供應鏈管理、發展服務衍生制造、發展工業文化旅游以及其他新業態新模式等。
日前,交通運輸部等六部門聯合出臺了《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實施。
《辦法》出臺,旨在有效預防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辦法》著力強化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全鏈條安全管理,重點解決行業存在的八方面問題,分別為:強化運輸源頭安全管理、強化裝貨環節安全管理、強化運輸過程安全管理、強化運輸裝備安全管理、強化從業人員教育培訓、統一車輛通行管理政策、實施小件危險品豁免管理、強化多部門協同監管等。
《辦法》針對生產、經營企業充裝環節把關不嚴縱容違規運輸問題,建立了裝貨查驗制度。對運輸企業對所屬車輛“掛而不管”“以包代管”等問題,明確規定禁止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掛靠經營,建立危險貨物運單制度,明確運輸企業在發車例檢、安全告知及車輛動態監控等方面的義務。


11月19日,“2019全國汽車物流行業年會”在重慶舉行,林德獲得由主辦方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頒發的“汽車物流行業優秀技術裝備供應商”獎。
今年是汽車物流行業轉型的關鍵時期,面對市場下滑和外部經濟形勢不利的壓力,汽車物流行業正在積極轉型。實際上,隨著《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提出和物聯網的鋪展,林德很早就用前瞻性的眼光投入到大數據的研發和應用中,幫助汽車行業企業建設完整的物流體系。從物流拖車系統、智能搬運機器人,到車隊管理系統、整體的系統集成,林德創新的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對行業的加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次獲獎,正是對林德在汽車行業努力與貢獻的肯定。
11月25日,中國供銷集團與普洛斯在中國供銷集團總部舉行了隆重的簽約儀式,雙方將在資本運營及資產管理領域建立全方位深度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出資設立基金管理公司及物流管理公司。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成員、中國供銷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侯順利,中國供銷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康玉國,普洛斯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梅志明,普洛斯中國常務副董事長諸葛文靜等出席了簽約儀式。
根據協議,雙方將通過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發起設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于中國供銷集團體系內和其他由供銷社協助獲取的一、二線城市以及交通樞紐、經濟發達區域的物流及物流產業相關資產。合資物流管理公司將為前述基金所投資項目提供開發管理和運營管理等服務。

近日,日日順物流升級“倉配一體”服務,通過分倉布貨指導、定制化解決方案,為品牌商提供全國范圍內倉庫備貨和多樣化配送服務,破解了行業痛點。
在備貨方面,日日順物流利用“分倉布貨”智能算法,結合品牌商業務場景、產品類別、歷史銷量、未來規劃等,建立大數據分析模型,指導品牌商科學備貨,在提高配送效率的同時,進一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實現時效與成本的最優化。
在倉配能力方面,日日順場景物流已經建立起輻射全國的分布式三級云倉網絡。依托3300多條班車循環專線、6000家服務網點、10萬車小微以及20萬服務兵,日日順物流打造了中國大件物流行業唯一全網覆蓋、送裝同步、到村入戶的服務網絡,能夠為全國2915個區縣的客戶、用戶提供“按約送達 送裝同步”服務。
11月18日,中國首個真正意義上覆蓋全國的生鮮供應鏈平臺—北京九州兄弟聯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
與此前很多行業企業松散形聯盟不同的是,這是中國首個由來自北京、山東、湖北、江西、浙江、江蘇、福建、甘肅、青海等全國20多個省份的32家零售企業共同出資設立的股份制企業,囊括了首航超市、北京王府井、安徽生鮮傳奇、福建冠超市、河北惠友等各地區域龍頭零售商;與其他供應商或供應鏈公司不一樣的是,九州兄弟聯將只做專注于生鮮類產品,以解決生鮮采購需求和供應鏈痛點。
32家零售企業成立股份制供應公司后,九州兄弟聯將通過采購體系、營銷體系、大數據分析,打造低成本的流通加工能力、物流體系、信息系統和財務結算系統,充分完善四個基本業務模式的功能,實現成員企業優先獲得資源、分享數據、價格優勢的權利。
11月11日,第四屆中力阿母雙11“新玩法!新嘗試!新前沿”年度盛會在浙江安吉中力工業園區成功舉辦,活動特邀阿哥店代表、經銷商代表、行業協會領導、同行以及媒體行業等近500人次參加了盛會。
本次中力“雙11”活動現場,特別搭建了7大行業場景,全面呈現適用于各場景的車輛操作演示,并推出30余款全新產品,涵蓋搬運車、電動堆高車、電動平衡重式叉車等等,最新一款“小金剛”叉車產品也正式面世。此外,還推出太陽能充電裝置實現共享電瓶、APP單元代替傳統手持單元、遠程系統實現電池+車同步檢測和中力自主研發的搬運機器人等新科技產品。
談及企業和叉車行業發展,中力董事長何金輝表示,未來10年,全球物料搬運設備行業將發生巨大變化,搬運設備將向小型化、定制細分、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為順應行業發展趨勢,中力開創定制先河,用定制化的服務模式和綠色節能的創新型產品規避同質競爭,同時中力希望與眾合作伙伴一起前行,促進叉車行業新發展。

12月2日,新達達宣布正式更名為達達集團,同時完成更名的還有旗下的本地即時配送平臺達達快送。與此同時,達達集團宣布品牌升級。達達集團的新LOGO仍保留原先的藍綠兩大主色和LOGO設計,增加了中英文名稱“達達集團”。達達快送在LOGO下方增加了“達達快送”名稱,與京東到家保持一致。全新的品牌標識將在本月內陸續完成線上線下各個場景的更新。更名升級后的達達集團將深入完善京東到家和達達快送兩大子品牌的合力機制,以“零售+配送”雙核驅動戰略,強化達達集團在本地市場的領先優勢。
據悉,京東到家是達達集團旗下本地即時零售平臺,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超過600個縣區市,日單量峰值突破150萬單。截止目前,達達快送已完成了全國2300 多個縣區市的業務覆蓋,為140 萬商家和7000 萬個人用戶提供全渠道履約解決方案和優質高效的同城配送服務,日單峰值達千萬級。
11月22日消息,順豐同城急送跑腿業務“幫我買”正式上線全國16個城市,同城配送業務再度換擋升級。據悉,“幫我買”服務可以幫助用戶購買小吃、藥品、生鮮等多種商品,其業務現已覆蓋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廈門、東莞、福州、成都、重慶、南京、寧波、西安、鄭州、青島、濟南在內的16個城市,且支持全天24小時下單,后續將陸續開通至全國。
在人員管理上,順豐同城急送所有騎士在上路前都經過嚴格的培訓和考核,對服務、操作、儀容有系統的嚴格規定,貴重物品也能放心托付,力求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高效、專業的同城即時配送服務。對于距離稍遠的同城店鋪,或是不提供外賣下單的網紅餐飲店鋪,均可通過“幫我買”服務下單。
近日,京東物流在區塊鏈創新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基于供應鏈領域的信息孤島,信息壁壘等難題,針對性地推出了“鏈上簽”“京源鏈”等創新應用,全力推進物流供應鏈領域的數字化突破。
“鏈上簽”依托區塊鏈和電子簽名技術,實現了單據流與信息流合一,解決傳統紙質單據的“痛點”。“京源鏈”基于區塊鏈技術,結合大數據、物聯網、GIS地圖等可信組件,構建商品物流追蹤,通過與聯盟鏈成員共同維護安全透明的追溯信息,建立科技互信機制,做到可信物流追蹤服務。目前鏈上簽產品已經被福佑等多家承運企業使用,同時也針對部分品牌商的應收場景進行了推廣使用,實現了雙方所有交易數據上鏈。
11月20日,斑馬技術公司公布《亞太倉儲業愿景報告》研究結果。該調研旨在分析制造、運輸與物流、零售、郵政和包裹投遞,以及批發分銷行業的IT和運營決策者現行與計劃采取的戰略,以實現倉庫、配送中心和訂單履行中心的現代化轉型。
調研結果顯示,為應對按需經濟的發展,自動化和員工效能增強型解決方案是決策者未來五年規劃的重點。68%的受訪決策者表示IT/技術的利用率是其未來五年內最大的運營挑戰。雖然引入新技術可能會帶來新的挑戰,但這也是實現資產可視性提升、實時引導增加和數據驅動績效提高等長期期望的唯一途徑。此外,57%的受訪決策者計劃在倉儲運營中利用技術實現部分自動化或提高員工的生產力。面對倉儲現代化轉型的種種挑戰,對于移動技術和設備的投資成為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報告結果顯示,73%的企業正在通過為員工配備移動設備來實現倉庫的現代化升級。

日前,中國電動叉車領先企業卓一電動叉車在2019義烏國際智能裝備博覽會現場重磅發布了三向堆垛叉車、全向前移叉車和剪叉前移叉車3款新品。
三向堆垛叉車實現了通道里車身不轉向即可通過電動叉頭180°旋轉取放巷道里左右兩邊貨物,相對于普通前移式叉車,其倉庫的存儲托盤數可以增加高達60%;電動叉頭相比傳統液壓叉頭節能降耗高達50%,有效提高整車續航能力。
全向前移叉車有效解決了長物料搬運、存儲占用空間的難題。其側進進入巷道可取放最長10000mm長物料,通道降低為原來的1/3,相對于普通前移式叉車,可實現倉庫存儲能力的成倍增加。
剪叉前移叉車則實現了作業半徑從傳統的二排貨架增加到四排貨架,大大提升倉庫空間利用率。該產品標配OPS及SAS安全管理系統,提升車輛作業安全;控制系統采用CANbus總線,有效提升電機性能發揮,減小整機能耗。
11月8日,海斯特在蘇州舉行新品發布會,JUT系列電動平衡重式叉車正式發布。據悉,新品JUT系列共推出六種型號車型,本次發布的為3.0T和3.5T標準版車型。新款JUT系列電動平衡重式叉車具有高效、安全、舒適、可靠,易于維護等特點。沿用海斯特獨有的專利MONOTROL單踏板,實現前進、后退、油門三種功能集成在一個踏板上,減少誤操作,增加作業安全。結構緊湊的全交流電機及CAN總線系統,提供高效能穩定的持續動力鏈輸出,強勁的驅動電機及液壓電機提供高效的生產效率。標配LED全燈組,提供更長的試用壽命及在夜晚作業的高亮度照明。擁有寬視野門架,高強度護頂架,通過歐盟跌落測試,確保駕駛員的安全。可選配OPS駕駛員在位感應系統,提供多重安全保障。配重后方采取開口設計,使空氣可以流通進入,保證控制器不會快速升溫,疏散控制器溫度,降低故障率。獨特的左右罩板散熱孔設計,使空氣形成循環,降低整車溫度,提升整機性能,延長電氣件的使用壽命。整車采用全功能彩屏顯示儀表盤,提供4種性能模式,滿足不同駕駛員不同性能設置。

11月13日, UPS公布多項服務提升舉措,惠及亞太地區41個國家和地區多達140萬個郵編,主要舉措包括:有送達時間保證且轉運時間縮短一天,在亞洲地區UPS全球快捷服務?可使當地大部分企業獲享兩個工作日內送達且有送達時間保證的遞送服務。擴大UPS全球特快服務?的服務覆蓋范圍,國際貨件指定時間送達服務范圍新增印度尼西亞、韓國和中國臺灣的205個郵編地區。轉運時間縮短一天,惠及使用UPS全球速快服務?從馬來西亞北部向亞歐主要國家和地區以及美國出口貨件、從泰國北部向歐美出口貨件,以及從亞洲主要國家和地區向中國出口貨件的企業。UPS商城發運服務覆蓋范圍新增10個亞洲市場,通過優化訂單管理和發貨流程幫助企業實現自動化處理電商平臺訂單,并幫助他們觸達世界其他地區的更多終端用戶。

11月18日,全球零售RFID解決方案領導者SML集團宣布已與法國服裝零售集團博馬努瓦達成合作,為旗下Cache Cache品牌在中國的3家試點門店部署SML RFID解決方案,同時部署了SML的RFID標簽—Inspire?和SML Clarity?庫存管理系統,以最大程度提高庫存準確率和門店運營效率。
據悉,SML和博馬努瓦旗下女裝品牌Cache Cache的試點項目從今年3月正式啟動,SML為其設計并實施了一套RFID 解決方案—在其試點門店部署超高頻(UHF)RFID編碼標簽和試衣間解決方案,并應用SML Clarity?庫存管理系統對庫存進行實時監測和管理。在部署了SML的RFID解決方案后,Cache Cache 門店的盤點效率提升了26倍,整體庫存準確率達到98%,而門店后倉收貨效率也提高了6倍。據悉,SML團隊與博馬努瓦從項目之初就開始合作定制方案,目標是提高門店效率并采集顧客的消費喜好。在試運行結束后,博馬努瓦下一步將考慮在其中國20余家門店部署SML的RFID標簽和解決方案。

西門子全球最先進的配電變壓器工廠近日在廣州開發區舉行了開工建設儀式。新工廠采用“工業4.0”標準進行設計和運營,將成為西門子在全球配電變壓器領域的樣板工廠。同時,作為西門子全球配電變壓器研發與制造網絡的重要一環,新工廠將為全球變壓器市場提供中高端配電變壓器及解決方案。工廠預計將于2021年建成投產,屆時現有產能將從目前的廣州西門子變壓器有限公司(STGZ)配變廠區全部遷至新址,產能也將提升一倍。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油氣與電力集團高壓輸電事業部總經理王肩雷表示,“該工廠將成為西門子在粵港澳大灣區智能制造領域的樣板工廠,并將帶動區域內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2019年11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8.9%較上月回升4.7個百分點;中國倉儲指數為54.4%,較上月回升3.5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何輝認為:11月份,物流業景氣指數和倉儲指數均有較大幅度回升,顯示出隨著國際貿易環境趨于穩定以及電商活動影響,物流活動更加活躍。從行業來看,快遞業、倉儲業、鐵路運輸業和道路運輸業繼續保持高位活躍。從地區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均保持活躍。從品種上看,大宗商品中鋼材、建材、有色等物流活動活躍;快消品中日用品、農副產品和醫藥等需求旺盛。
12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通知,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公開征求意見。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9年1-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98.3萬輛和94.7萬輛,同比增加11.7%和10.1%。
根據《規劃》(征求意見稿)的要求,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要達到25%,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占比要達到30%,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為此,工信部要求提升新能源汽車基礎技術,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降至2.0L/百公里。
國家郵政局監測信息顯示,11月11日-16日,受網絡電商平臺集中促銷影響,快件業務量達到全年高峰,6天內共處理郵(快)件23.09億件,同比增長22.69%。最高日處理量達到5.35億件,同比增長28.6%,是日常處理量的3.2倍。截至21日17時,除邊遠地區外,主要寄遞企業攬收的郵(快)件已妥投22.51億件,妥投率達到97.5%。
旺季期間,大數據預測在行業深度應用,區塊鏈技術、溫控技術與配送服務有機結合,前置倉和直發的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自動化流水線保證了作業效率和精準度,郵政業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在監測、預警、調度指揮中發揮重要作用,多家寄遞企業在重點地區實現當日寄達。
苗圩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針對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做主旨演講。苗圩指出,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推動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核心引擎。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制造強國的一項重要任務,要大力推動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戰略。
苗圩要求,推動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重點要把握好幾個方面:一是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要牢牢抓住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演進趨勢,堅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深化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制造業進行全要素、全流程、全產業鏈改造。要加快發展智能管理、智能生產和智能服務,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二是抓好技術改造這個重要途徑。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深入推進,未來技術改造在擴大工業有效投資、加速新技術產業化、持續推進產業升級方面的作用將更加凸顯。我國擴大技術改造的潛力非常之大,要順應產業升級的方向,以智能、綠色、質量、安全等為重點,持續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要加速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業態、新模式的融合應用,加快傳統產業的提質增效。
王振輝
京東物流CEO
在10月29日舉行的2019年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王振輝發表“平臺共創 產業互聯”主題演講。他表示,“在消費端我們已經實現了對效率和體驗的重塑,但整個產業端的效率體驗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我們認為,供應鏈數字化是產業互聯網的最佳入口,將全面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效率提升。隨著產業互聯網發展的技術條件和環境成熟,數字化和智能化的供應鏈改造勢必向產業端延伸。基于對物流、技術和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判斷和共識,京東物流將攜手合作伙伴共建供應鏈產業平臺(OPDS)。”
以供應鏈產業平臺為依托,京東物流一方面將提供全供應鏈服務,以“雙24小時”和“雙48小時”實現產銷全鏈打通和國內國際雙通,在“最先一公里”實現產地到全國24小時達,在“最后一公里”大力推進“千縣萬鎮24小時達”;在國際上基于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搭建“雙48小時”通路網絡,使海外商品進入中國和中國品牌走向世界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將搭建供應鏈技術平臺,依托在智能技術創新和全場景應用的能力積累,京東物流目前已經打造了涵蓋底層技術、軟硬件系統及智能供應鏈三個層面的立體化供應鏈技術平臺,通過對外賦能提升行業供應鏈效率。
11月22日,由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聯合主辦2019中國(義烏)數字經濟與智慧物流高峰論壇暨CAWD企業家年會在義烏圓滿落幕。為期兩天的會議共吸引了來自普洛斯投資(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鄭明現代物流有限公司、韶關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蘇州先鋒物流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等眾多倉儲物流企業、物流技術裝備企業、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的近300名代表到場聆聽。
本次年會以“全面應用智慧技術促進物流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邀請了近百名數字經濟、智慧物流行業專家及知名企業代表共同探索智能制造的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
據悉,此次年會作為2019中國義烏國際智能裝備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示了相關企業在工業機器人、智慧物流倉儲、大數據以及供應鏈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等重點領域的最新技術及應用成果,為促進數字經濟與物流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1月14日,由北京北辰會展集團、成都北辰中金展覽有限公司主辦的“2019中國(成都)國際供應鏈與物流技術及裝備博覽會”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本屆展會為期三天,圍繞“國際供應鏈”主題,集合中歐班列及相關貨主、跨境電商平臺、貨代、承運人等物流服務商,空、海、鐵、公運輸和相關倉儲、搬運、冷鏈裝備商,以及與物流密不可分的跨歐亞國際商貿、國際貨代及貨主,繼續發力國際市場,進一步擴大展會規模,為參展商和專業觀眾搭建線下溝通、精準對接、交流互動的國際化平臺。
大會同期主論壇“一帶一路與中歐多式聯運論壇”全面升級為“第三屆亞歐國際運輸與物流合作論壇”。探商“一帶一路”與中歐班列帶動泛歐泛亞商貿發展、構筑亞歐運貿通道、打造樞紐經濟生態圈等主題。
此外,第二屆中國西部航空貨運論壇、第二屆“一帶一路”供應鏈樞紐城市建設論壇、2019·中國多式聯運發展高峰論壇暨第十二屆中國倉儲物流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亞蓉歐供應鏈與商貿論壇、2019中德(成都青白江)物流論壇、陸海新通道與中西部物流發展論壇、歐亞過境運輸潛力暨遠東地區海鐵聯運國際論壇等八場國際論壇將與展會同期于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日前,2019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于北京隆重開幕。自2016年11月首屆峰會召開,發布京東物流品牌并明確開放和智能化方向以來,大會已經成功舉辦四屆,成為匯聚專業人才、交流前沿思想、深度探析行業未來方向的行業盛會。
會上,京東物流集團CEO王振輝以“平臺共創 產業互聯”為主題對京東物流近兩年的發展進行了梳理和總結。京東物流從以前服務于企業的封閉生態到現在服務于數億C端用戶、超過20萬家企業客戶的開放生態;從2017年4月25日,京東物流集團成立,到無界物流3S理論(短鏈shortchain、智能smart、共生synergic)的提出,一直在持續變革,持續進行技術突破和創新應用。
會上,京東物流正式發布京東供應鏈產業平臺(OPDS),借此讓京東的對外服務更加體系化、產品化。據介紹,該平臺共包括全供應鏈服務、供應鏈技術平臺兩大版塊。
此外,京東物流5G智能物流平臺LoMir(絡謎)在峰會上首次公開亮相。京東物流用可視化與互動方式展出了亞洲首個5G智能物流園區以及5G智能倉。
11月23日至24日,2019(第十七屆)中國物流企業家年會在昆明市召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發表開幕致辭。出席本屆年會并發表開幕致辭的政府部門領導還包括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巡視員魏貴軍,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副司長張祥,昆明市副市長王冰。
本屆年會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主辦,昆明市商務局、昆明市投資促進局、《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社承辦,并得到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有關部委的指導與支持。來自中國外運、中國物流、順豐集團、蘇寧物流、美團配送等400多家物流及相關企業的嘉賓、100多名專家齊聚本屆年會。
對話環節,嘉賓們圍繞“高質量物流供應鏈體系建設”話題開展交流探討;七大平行論壇,來自物流企業、供應鏈企業、研究機構、同城配送企業、物流裝備企業、商用車等企業的嘉賓,圍繞七大主題展開交流與對話,共同探討物流業如何創新發展,如何降本增效提升物流綜合服務能力,如何推進“高效的供應鏈體系”等行業熱點話題開展深度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