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姍姍 張 琛 顏景玲
山東省棗莊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山東棗莊 277100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與高血壓并存的一組疾病,通常孕婦妊娠20 周后出現血壓升高、機體水腫、蛋白尿等臨床癥狀,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頭痛、視物模糊、上腹部疼痛,甚至抽搐、昏迷等嚴重威脅孕婦的生命健康[1]。并且該病的發生、發展對妊娠分娩過程及母嬰結局都有著嚴重的不良影響,也是引起分娩過程中母嬰死亡等惡性事件發生的主要誘因[2]。目前,對于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病機制仍未完全清楚,近幾年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有報道顯示孕婦在妊娠期間由于各種誘因引起的全身小動靜脈的痙攣導致的血管壁、各臟器的缺氧缺血使得器官發生器質性病變,以及血液成分、血液流變學狀態的改變而引起的血壓升高等一系列臨床癥狀[2]。富亮氨酸重復序列相互作用蛋白1(Leucine repeat sequence interacting protein 1,LRRFIP1)是一種富含亮氨酸的重復序列,存在于血小板表面的多種糖蛋白[3]。目前的研究表明[4],LRRFIP1 通過與血小板細胞表面相關蛋白作用,使得血小板的正常結構發生改變,進一步影響患者的凝血功能,從而對妊娠期婦女的血壓產生影響。為此,在本研究中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的LRRFIP1 及血小板功能指標的關系進行研究探討,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在山東省棗莊市婦幼保健院(以下簡稱“我院”)進行治療的150 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并納入觀察組,患者年齡21~42 歲,平均(29.91±6.98)歲;孕齡34~41 周,平均(38.97±2.14)周;初產婦95 例,經產婦55 例。納入標準:①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2015)》中關于妊娠期高血壓的診斷標準[5];②所有患者均為單胎妊娠;③入組前未服用相關降高血壓藥物;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原發性高血壓及其他的心血管等循環系統疾病患者;②肝腎功能異常患者;③貧血或合并其他血液疾病影響檢查結果的患者。本研究方案經我院醫學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將觀察組分為妊娠高血壓組[49 例,即孕婦妊娠20 周后首次出現高血壓,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1 mmHg=0.133 kPa),于產后12 周內恢復正常;尿蛋白檢測陰性;輕度子癇前期組[38 例,即妊娠20 周后出現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且伴有尿蛋白≥0.3 g/24 h、尿蛋白/肌酐≥0.3、隨機尿蛋白陽性等其中的任一項];重度子癇前期三組[33 例,即患者收縮壓≥160 mmHg和/或舒張壓≥110 mmHg,且伴有其他臨床癥狀。另選同期在我院進行產前檢查的50 名健康妊娠期婦女作為對照組,年齡20~38 歲,平均(27.98±6.72)歲;孕齡33~40 周,平均(37.42±2.09)周;初產婦32 例,經產婦18 例。觀察組與對照組年齡、孕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受試者均采集空腹靜脈血5 mL,加入到抗凝管中,采用KH19A 型高速離心機(湖南凱達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進行離心,5000 r/min 離心10 min,分離得到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檢測血清中LRRFIP1 的水平,具體采用SuPerMax 3000AL 型多功能酶標儀(上海閃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對各指標進行檢測,相關檢測試劑盒購置于北京義翹神州科技有限公司,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進行。采用ABL 80 FLEX Basic 型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上海雷度米特醫療設備有限公司)檢測患者的血小板(platelet,PLT)、血小板平均體積(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寬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 檢驗進行相關性分析,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LRRFIP1、MPV 及PDW 高于對照組,PLT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LRRFIP1、PLT、MPV 及PDW 水平比較()

表1 兩組LRRFIP1、PLT、MPV 及PDW 水平比較()
注:LRRFIP1:富亮氨酸重復序列相互作用蛋白1;PLT:血小板;MPV:血小板平均體積;PDW:血小板分布寬度
在觀察組內,隨著患者妊娠高血壓病變程度加重,患者的LRRFIP1、MPV 及PDW 水平逐漸升高,而PLT 水平則逐漸降低,三組間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內不同病情程度患者LRRFIP1、PLT、MPV及PDW 水平比較()

表2 觀察組內不同病情程度患者LRRFIP1、PLT、MPV及PDW 水平比較()
注:與重度子癇前期組比較,*P <0.05,與輕度子癇前期組比較,#P <0.05。LRRFIP1:富亮氨酸重復序列相互作用蛋白1;PLT:血小板;MPV:血小板平均體積;PDW:血小板分布寬度
Pearson 相關性檢驗分析示,LRRFIP1 與PLT 呈負相關(r=-0.471,P=0.009),與MPV、PDW 呈正相關(r=0.396、0.364,P=0.012、0.016)。
妊娠期是廣大婦女在分娩前經歷的一段特殊時期,在此階段婦女的生理特征、體內各種相關生理指標、激素水平均會發生顯著的變化,其中妊娠期婦女由于體內各種因素的影響易出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影響患者的正常的妊娠過程,并可能對患者的分娩結局產生不良影響[6-7]。孕婦在妊娠期過程中,由于機體自身的保護機制的調控,其血液較正常狀態處于一種高凝狀態,對于分娩后的產后止血和預防產后出血有積極作用。但是孕婦血液長時間處于高凝狀態時,對其血液成分、血液動力學均有顯著影響,進一步可導致患者的PLT 功能狀態的改變,PLT 活化程度增高,MPV 及PDW 增加,引起血液流變學的改變,進而導致孕婦的血壓的升高[8-9]。因此,PLT 功能的改變可能是妊娠期婦女出現高血壓的主要原因。LRRFIP1 主要存在于PLT 的表面,能夠與富含亮氨酸重復序列蛋白相結合,并產生相互作用,可調控PLT 表明的多個通路,從而影響機體PLT 細胞的正常活動過程[10-11]。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LRRFIP1、MPV、PDW高于對照組,而PLT 則低于對照組,提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其體內的血清LRRFIP1、PLT 功能指標均發生相應的改變。進一步分析發現,隨著患者妊娠高血壓疾病病變程度加重,患者的LRRFIP1、MPV、PDW水平逐漸升高,而PLT 水平則逐漸降低,提示患者的血清LRRFIP1、PLT 功能指標會隨著患者病情的程度改變而出現量變。可能是因為PLT 為PLT 的主要監測指標,能夠反映PLT 的生成和凋亡情況,而MPV則對PLT 的增生與代謝情況有直觀的表示,PDW 則是PLT 再生率的體現[12-13]。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受到血清LRRFIP1 的調控,MPV 增大、活性物質大量釋放,PLT 內皮細胞的損傷引起PLT 消耗增加,因而PLT 隨之大量減少。進一步引起骨髓的造血功能的代償性的增生,刺激MPV、PDW 的增加[14-15],這是因為PLT 直接反映PLT 的生成和衰亡,MPV 反映了PLT生成、骨髓中巨核細胞增生和代謝,PDW 反映了PLT再生率。當患者MPV 增大,活性物質釋放增加,內皮細胞損傷加重,引起PLT 消耗增加,PLT 數量降低,引起骨髓造血功能代償增生,刺激新生PLT 的生成[16-17]。因此,PLT 活化后的結果是PLT 被大量消耗,新生PLT大量產生。作為PLT 細胞骨架的組成部分,LRRFIP1可與肌動蛋白重塑蛋白相互作用,影響PLT 活化進程,進而影響PLT 凝血功能,且敲除LRRFIP1 可顯著減少血栓區域,通過影響PLT 的結構與功能進而影響機體凝血功能及血栓形成。以上結果提示血清LRRFIP1、PLT 功能指標PLT、MPV、PDW 均參與了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在相關性分析中,LRRFIP1與PLT 呈負相關,與MPV、PDW 呈正相關,提示了血清LRRFIP1 與PLT 功能指標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LRRFIP1 可能通過影響PLT 活化參與了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凝血纖溶系統的生理變化,致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處于血液高凝狀態,血栓形成危險增加[18-19]。因此,初步判斷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可能是患者PLT 細胞表面的LRRFIP1 水平改變,進而影響了PLT 結構與功能的改變,從而影響機體血液成分和血液流變學指標導致妊娠期婦女血壓的改變[20]。
綜上所述,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中,LRRFIP1與患者的PLT 功能有顯著的相關性,隨著患者病情的加重,患者的LRRFIP1、MPV 及PDW 顯著升高,而PLT 顯著下降。提示患者LRRFIP1、PLT 功能指標均可能參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病過程。因此,通過對妊娠期婦女進行LRRFIP1、PLT 功能的監測,對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發展的評估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