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ypopnes syndrome,OSAHS)是一種以反復上氣道塌陷導致呼吸暫停和(或)低通氣為特點的慢性睡眠呼吸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失眠、睡眠時打鼾、日間嗜睡、不寧腿綜合征等[1],由于睡眠期間反復出現低通氣與呼吸暫停,進而引起間歇性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等,對全身產生一系列的危害。流行病學調查顯示,OSAHS廣泛存在于中年肥胖男性中,而近年來女性發病率也有所上升,多在中年之后發病,并以圍絕經期女性為主,程度較重,此時較低的雌激素水平可能對上氣道的通暢造成了影響,增加了OSAHS發生風險。流行病學研究指出,對絕經后女性使用雌激素可讓人群的OSAHS發病率降至絕經前水平[2]。基于此,本研究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42例圍絕經期和絕經后女性為觀察對象,探討圍絕經期和絕經后女性性激素水平與OSAHS之間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行多導睡眠圖(PSG)檢查的42例女性根據月經狀況分為圍絕經期組(n=16)和絕經后組(n=26)。圍絕經期組:月經紊亂至自然停經12個月;絕經后組:自然停經1年以上。所有女性采用PSG進行睡眠監測,監測時間≥7 h,根據中華醫學會制定的《阻塞性睡眠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診斷指南(草案)》(2002年)[3]分為正常組: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5次/h;異常組:AHI>5次/h,其中AHI 5~15次/h為輕度,AHI 15~30次/h為中度,AHI>30次/h為重度。此次研究納入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OSAHS診斷符合《阻塞性睡眠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診斷指南(草案)》(2002年);夜間睡眠時打鼾,有(或無)呼吸不規則,同時存在不同程度的白天嗜睡、低通氣乃至呼吸暫停者。
排除標準:存在吸煙、飲酒、藥物等干擾因素;伴有鼻息肉、鼻部腫瘤、Ⅱ°以上扁桃體肥大;咽部腫瘤;下頜收縮、小頜畸形;伴有嚴重額面部畸形;甲狀腺功能減低癥、肢端肥大;既往接受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雌激素替代治療;卵巢切除術治療或者長期使用鎮靜藥物者;肝腎功能不全、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心腦血管疾病者。
1.3 方法
1.3.1 睡眠監測:病人當晚行PSG檢查,受試者均必須在睡眠狀態下進行監測,時間≥7 h。根據AASM manual 2.3規則對睡眠與相關事件進行分析。監測指標為:平均血氧飽和度、最低血氧飽和度、心率、AHI、睡眠效率、覺醒指數[4]。
1.3.2 激素水平檢測:次日清晨抽取肘部靜脈血5 mL,靜置1 h后4000 r/min低溫離心15 min,收集血清-20 ℃凍存。檢測受試者的血清性激素,包括雌二醇(E2)、促黃體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睪酮(T)、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HBG)、促泌乳素(PRL)。測定選用酶聯免疫法,試劑盒選用羅氏診斷(上海有限公司生產)。

2.1 正常組和異常組一般情況比較 圍絕經期及絕經后女性PSG監測正常組的AHI、覺醒指數、睡眠質量、最低血氧飽和度、平均血氧飽和度均顯著優于異常組(P<0.05),而正常組與異常組的年齡、平均心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正常組和異常組性激素水平比較 圍絕經期女性正常組與異常組E2、P和PRL水平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LH、FSH、T 與SHBG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絕經后女性正常組與異常組比較,E2、FSH、P、T、LH、SHBG和PRL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血清性激素水平與睡眠監測指標的相關性 圍絕經期與絕經后OSAHS病人血清P水平與AHI存在負相關關系(r=-0.513,P=0.010),與最低血氧飽和度存在正相關關系(r=0.449,P=0.027),和其他睡眠監測指標之間無顯著相關性(P>0.05)。圍絕經期與絕經后OSAHS病人E2水平與AHI存在負相關關系(r=-0.426,P=0.031),與最低血氧飽和度存在正相關關系(r=0.517,P=0.023);E2水平與覺醒指數存在負相關關系(r=-0.446,P=0.029),和其他睡眠監測指標之間無顯著相關性(P>0.05)。

表1 2組一般情況比較
注:與正常組比較,*P<0.05

表2 性激素水平比較
注:與正常組比較,*P<0.05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OSAHS患病率為3.5%~4.8%,絕經前女性OSAHS患病率為0.6%左右,絕經后女性患病率為2.7%[5]。本次研究排除年齡與BMI的影響,發現圍絕經期、絕經后女性OSAHS病人血清P水平與AHI呈負相關,與最低血氧飽和度呈正相關;E2水平與AHI呈負相關,與最低血氧飽和度呈正相關,與覺醒指數呈負相關,和其他睡眠監測指標之間無顯著相關性。結果提示,圍絕經期與絕經后女性血清P水平越高,AHI次數越少,最低血氧飽和度越高;E2水平越高,AHI次數越少,最低血氧飽和度越高,病人覺醒次數越少。
圍絕經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合成、分泌性激素的量也在逐漸減少。雌激素受體分布在女性全身400多個部位的器官與組織細胞膜上,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這些器官和組織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代謝變化和退行性改變,給自身體內的性激素平衡帶來了不利影響。有研究顯示,雌激素有縮短睡眠潛伏期時間、減少入睡后覺醒次數、增加總睡眠時間的作用。因此,絕經期婦女由于性激素水平下降,常會產生多種癥狀,如表現為生理功能紊亂,心、腦、血管病變及骨質疏松等問題。孕激素是強有力的呼吸興奮劑,其通過中樞和外周化學感受器發揮作用[6]。
現已有研究證實,OSAHS病人上氣道擴大肌中存在E2相關受體,對于OSAHS的發病有著重要的影響[7]。頦舌肌是上呼吸道重要的擴張肌,其收縮使舌前伸并壓低,使上氣道的口咽部擴大,頦舌肌在睡眠期間活動,對睡眠期間維持上氣道的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當頦舌肌張力減弱時,易引起咽腔塌陷導致上呼吸道阻塞。近年來關于頦舌肌活動異常與OSAHS關系的研究發現:頦舌肌的活動隨月經周期雌激素水平的波動發生周期性變化,絕經期女性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療2周后,頦舌肌肌電活性明顯增強[8],提示雌激素對睡眠呼吸可能起保護作用,其中17β-E2對慢性間歇性缺氧時頦舌肌具有保護作用,而E2水平下降將加重OSAHS癥狀。
P對絕經前后女性的性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同時可以降低睡眠呼吸紊亂癥狀,嚴重的OSAHS女性病人其血清P的含量顯著降低。有關OSAHS女性病人P水平的最新研究顯示,P對OSAHS病人具有保護作用,其含量和AHI呈負相關,和最低血氧飽和度有正相關關系,可降低OSAHS嚴重程度,改善睡眠質量[9]。本次研究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
綜上所述,圍絕經期及絕經后女性OSAHS的發生與體內E2、P水平下降具有相關性。女性在圍絕經期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對上氣道軟組織及相關肌肉產
生影響,并在上氣道塌陷發生的過程中發揮作用。而在絕經后,女性PSG正常者與異常者性激素水平無差異,這可能是因為,隨著機體功能的減退,神經、體液、內分泌等因素的綜合作用引起上氣道狹窄更加明顯,由于本研究樣本量偏小,需要大樣本研究進一步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