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營企業在經營管理和應變方面比國企更具靈活性,同時能將較大比例的資金用于投資和產品種類的增設方面,能夠有效降低資金的占用率。但是在民營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逐漸在財務會計方面暴露出了愈來愈多的問題,風險的規避與把控需求日益增長。當前民營企業要想保持可持續發展狀態,必須重視和集中精力解決財務會計風險方面的管理問題?,F從導致民營企業的財務會計風險加大的因素切入,結合其中內因,提出財務會計風險的有效防范舉措,意在為民營企業財務會計風險防范問題的決策提出合理的理論建議。
關鍵詞:民營企業;財務會計;風險因素;規避策略
引言:由于民營企業發展的時間和規模存在明顯的差異性,這就導致其中財務管理結構和融資方面暴露出的問題更為明顯。在合理性欠缺的財務管理架構下,極易出現不當的財務行為,致使財務會計系統運轉過程中諸多風險因素隨之涌現,進而降低財務收入,并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的償債風險。財務會計風險主要來源于企業的盈利和損失兩個方面,且均具有波動性,而這種波動會給企業本身帶來一定的影響。為了有效降低財務會計風險對企業發展的消極影響,民營企業需要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從內部強化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及時規避風險因素,維護企業正常運轉。
一、民營企業財務會計風險防控現狀
1.投資項目分散,資金利用效率低下
當前民營企業受到市場的影響較大,因此其在進行投資的過程中,會較多的考慮當前的資本流動情況。許多民營企業會選擇分散投資的方式降低投資的風險,但是這種情況下,前期投資項目的調研以及風險評估均十分重要,而大部分民營企業無法做到合理完成項目調研和風險預測,更多表現為盲目進行多個項目分散投資。由此,反而加大了企業的投資資金流出量,且投資的獲利過低,容易出現投資和盈利之間的失衡現象,從而進一步加劇財務會計所面臨的風險。同時,民營企業在進行分散投資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沒有最大限度地提升資金有效利用率,投資項目的回本和收益時間無法精確化,進而導致企業所投入的資金回收較慢。而新項目的投資資金需要從企業的其他方面進行調動,在長期的分散投資中,會進一步消耗企業的流動資金,并降低企業資金的有效利用率。同時部分民營企業為了實現企業經營項目的多元化,會投資一些非本行業且不熟悉的項目,而沒有專門的人才用于對接這些項目,缺少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進而增加了項目投資成本回收的風險性。
2.產業整合失衡,資產負債催生風險
當前許多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增加企業的利潤收入,積極進行經營方面的拓展和延伸。但是由于民營企業在進行產業整合的過程中忽視了對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以及并未對合作方的具體財務狀況進行有效調查分析,進而導致產業整合的計劃無法有效執行,或是執行之后無法實現企業的盈利目標。同時,部分企業在進行產業整合之后,由于無法平衡管理各項產業,致使資金運作出現問題,特別在高負債率的情況下,企業的償債能力下降,進而導致總負債率超過了企業的可承受范圍,加劇了負債和破產風險。
3.融資渠道狹窄,資金鏈條難以把控
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明顯少于國營企業,大多需要通過金融市場進行融資,過程中所需要的成本較高,但是融資的效果得不到保證,這就導致民營企業的資金鏈條穩固性難以保障。一方面,民營上市企業可以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進行融資,但是由于股票市場存在較大的波動性,且民營企業本身的發展也相對不穩定,這就導致融資渠道的可持續性受到影響。另一方面,部分民營企業需要收購上市公司的股權,進而依靠對該公司的控股,來擴寬自身的融資渠道,但企業的資金鏈條存在明顯的復雜性和層級性,不論是通過多層級的借貸或資產抵押、股權出售等方面,民營企業在進行融資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夾帶債權或是債務,將直接形成資金鏈條存在斷裂的風險,進而導致企業的融資風險擴大。
4.關聯交易不當,內部債權利益受損
民營企業為了強化自身的資源配置,并以較低的成本實現交易,一般會產生關聯交易。在許多上市民營企業的報表中顯示,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或是降低稅收成本,大多會采取關聯交易的形式。例如,上市民營企業與下屬公司之間就股權進行變更和交易;企業內部的資產和產品交易;關聯企業之間就融資、業績進行的擔保和承諾等。而這些關聯交易與內部債權利益存在直接的關系,一旦處理不當,將會直接損害債權人的利益。
二、民營企業財務會計風險形成的內因
1.融資環境發展艱難,企業缺乏資金支撐
當前民營企業的整體融資環境較差,許多民營企業無法獲得有效的融資,甚至于部分企業因為沒有獲得及時的資金支持進而出現破產。民營企業在外部融資環境中所遇到的困難較大,其一在于大部分民營企業缺乏直接融資渠道,其中長期票據市場發育程度很低;其二在于當前銀行對民營企業的借貸申請的審批時間較長,整個申請貸款的審批流程通常要12個月左右,且對民營企業的貸款額度和貸款信用均有一定的限制,這就導致民營企業的銀行貸款這一融資渠道存在較大的阻力。
2.投資視角相對狹隘,責任機制尚未明確
民營企業的管理結構一般是家族式的,其特點在于投資決策權較為集中,加之當前民營企業管理層的整體投資素養水平偏低,大多并未具備對投資環境進行專業判斷的能力,投資視角相對狹隘。雖然大部分民營管理者對于企業市場發展具有一定研究造詣,但大多也并不擅長內部管理工作,這就導致諸多民營企業在進行投資時出現格局較小的情況,缺乏統籌調度意識,難以從宏觀層面看待投資過程。另外,當前民營企業的投資活動中多會伴隨投資資金分散化、投資過度等問題,而民營企業中并未就投資失利或是投資引發的財務風險問題進行責任落實和追究,即缺乏投資行為的責任機制。
3.會計人員門檻偏低,辨析能力良莠不齊
就當前民營企業的財務會計的人員配置而言,大部分的民營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缺乏專業性,入行門檻也相對偏低,部分財務人員在面臨財務風險因素時缺乏足夠的辨析能力,進一步催生了財務會計風險。由于民營企業中大部分財務會計在職人員的專業能力并未達到會計機構的評估要求,或部分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在進行會計人員招聘時,并不要求應聘人員具備相關職業證書,直接導致財務會計人力資源趨于低質量建設狀態。這一趨勢下,民營企業的會計人力隊伍中,大部分的人員并不具備財務風險識別和分析的能力,無法滿足民營企業的財務方面的發展需求。
三、規避民營企業財務會計風險的相關對策
1.健全企業財務治理結構,加強風險意識建設
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結構是規避財務會計風險的基本措施。首先,可通過構建有效的財務管理結構,進一步落實企業財務會計方面的治理方案,為企業財務會計風險的管理提供組織結構這一基礎,進而提高財務會計管理的有效率。同時,在完善財務治理結構的同時,需要引入監督機制作為配套,即加強財務管理權限的制約,為保證財務風險管理能夠取得預期效果,還應當全面進行財務風險管理意識的建設工作,主要針對財務治理人員,通過成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并以培訓和會議形式加強部門成員的風險管理意識,進而從意識層面確定財務風險管理的地位。此外,企業的管理層應當全面支持財務會計風險管理工作,在嚴格要求自身的同時,及時支持和指導企業財務會計風險控制工作的有效開展。
2.構建相關風險應對體系,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國家是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引導主體,因此應從政策完善的角度出發,進一步健全相關的風險管理制度,進而規范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從而有效降低民營企業的財務會計風險。例如,就當前民營企業存在的融資困難和投資過于分散等問題,國家可以從融資/投資環境的優化著手,強化民營企業的信用擔保,并進一步擴寬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如鼓勵金融機構向民營企業放款等。同時,根據風險因素及類別,還可構建專門的應對體系,使企業在規避財務會計風險的過程中能夠有據可依。另外,由相關部門進行引導,組織各民營企業積極進行投資市場的調研,分行業和類別發布調研結果,最后根據取得的調研報告選擇相應的投資方向,進一步規范民營企業的投資行為。
3.完善企業內部管理流程,推動資金合理循環
民營企業內部需要進一步明確財務管理流程,重視資金流通工作,特別是投資/融資的資金往來的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企業的投資和融資行為,從而降低由于這兩方面的不當行為引起的財務會計風險。同時,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制度,特別是需要對不同的財務管理環節的具體內容進行限定,如針對采購和報銷方面,設定相應的采購權限和采購成本預算,以及報銷權限和報銷的具體限制,進一步規范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減少不當的財務行為的發生,進而有效降低財務會計風險。另外,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和考核,要求財務人員應當就資金利用和財務管理責任方面進行再學習,并根據學習和培訓結果,開展定期的考核,從而有效提升財務人員的資金利用意識和財務管理的專業性。最后,企業可從自身需求出發,要求工作人員能夠以專業的眼光審查資金流動所涉及的一切資料和審批文件,進而提高企業資金的合理利用率,實現資金結構的合理循環。
4.規范財會人才隊伍管理,高度發揮監督職能
針對財會人員隊伍素質的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決定著最終的風險防控成效,首先,要求企業加強對財務會計人員的入行門檻管理,提高財務會計人員的招聘門檻,從而把控企業人才構成,提高財務會計人員的專業性和整個財務會計隊伍的質量。同時,以定期培訓、專崗專訓等角度著手,將職業道德與紀律教育滲透至培訓工作當中,穩抓人才隊伍質量建設,并同步開發配套考核方案,確保所有參與財務會計工作的人才都具有專業的職業素養。另外,可通過設立專門的財務會計行為監督崗位,來加大針對財務會計不當行為的約束力度,擴大職業道德要素的宣傳普及范圍,告知瀆職后果,強化意識建設。最后,為保障監督職能的最大化發揮,企業還可出臺相應的獎懲方案,針對潛在的不當行為做出警告,貫徹落實崗位職責權限制度,使財會崗位與監督崗位相互制衡,形成創新形態下的全新運作格局。
四、結語
基于當前經濟高速發展的環境,民營企業的財務會計風險較大。為了進一步降低企業的財務會計風險,民營企業的管理者應當提高自身的風險控制意識,并進一步建立起財務風險管理機制,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能力,進而提升企業財務會計風險控制水平。
參考文獻:
[1]王航.我國民營企業財務會計風險及規避策略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214-215.
[2]李寶盛.中小民營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方式現狀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7(10):182-184.
[3]關媛.中小民營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方式的現狀分析[J].中國商論,2018(12):88-89.
[4]韋艷華.我國民營企業財務會計風險及規避策略[J].納稅,2019(13):83-84.
[5]于艷芬.我國民營企業財務會計風險及規避策略[J].財會學習,2019(27):145-147.
作者簡介:孫耀(1983- ),男,本科,職稱: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