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要】目前,市場經濟不斷完善,企業管理工作也更加豐富,為了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文章主要對企業內控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討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通過文章能夠對企業管理提供一些建議和幫助。
【關鍵詞】企業內控;內部控制;控制問題;企業管理
為適應社會轉型和國家政策變化,企業在此改革背景下必須重視內部控制的管理問題,不能只開展表面化工作,改善“皮毛”現象。嚴密的內部控制制度直接決定了被審企業提供的會計數據和相關經濟資料的可靠性,尤其是現代審計往往將企業現有的內部控制制度作為審查的起點和重點,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調查、核實和評價決定了審計工作的范圍、深度和側重點。
1.企業內控管理的作用分析
內部控制是指為了企業能夠正常發展,保證企業運行如常,會計信息安全可靠,企業目標能夠達成,工作人員在工作時更加迅速、積極、有效率性,而在企業內部制定的一套措施,用于工作人員的自我調節、自我評價與自我約束等,在企業正常運行中,一個良好的內控管理制度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依托于合理有效的內控管理,能使企業各方面得到足夠的優化,除此之外,也能使企業的發展得到有效的提升。諸多事實表明,有效合理的內控管理對企業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助力。第一,有效合理的內控管理,可為企業節約下一大筆發展成本。建立有效合理的內控管理體系,從而使企業高層工作人員能看到企業內部的無效成本,并進行縮減,從而節約成本,提高資金的使用率,既不會影響經營效益,還可以推動企業急速發展。第二,有效合理的內控管理,可使企業的競爭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如今的市場環境競爭激烈,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機遇與挑戰共存。如果有一個科學合理的內控管理,可直接使企業資源配置得到改善,進一步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2.企業內控存在的問題
2.1缺乏必要的財務風險防范意識
大多數企業在成立初期因為人員較少和崗位類別較少等原因,致使財務防風險意識不強,財務風險防范運用的范圍不高。而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企業規模得到一定的擴大,在員工增加、崗位類別增多后,企業管理者不能及時轉變思路,仍墨守成規。導致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多種問題。例如財務方面缺少明確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章程,不能對風險進行及時預警,在遇上通貨膨脹、資金成本提高、原材料交個上漲、資本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都會對企業正常運營造成嚴重影響。而有的企業為了提高市場份額,沒有進行過多規劃就對市場進行擴展,缺乏完善的資產管理體系,導致企業存在資金鏈斷裂的威脅,致使企業風險不可控制。更不能及時應對市場的變化,在遇到各項風險時不能及時反應,致使資金白白流失[1]。
2.2審計體系不完善
現代企業審計是提高企業管理一種重要手段,促進企業內控制度更加完備,同時能及時發現與糾正內控運行過程中不足,降低企業經營管理的風險。但是,目前企業內部審計體系不完善,人員、資金投入不夠,造成審計體系無法得到有效建立。同時,有的企業雖然建立了內部審計體系,但是卻未能給予足夠獨立運作的權力,將職能依附于財務管理部門,無法形成專業分工,其發揮的作用極為有限。
2.3管理人員專業素養有待提高
我國的企業管理不同于發達國家,受國家發展方針的影響,我國目前仍然是以國有企業為主,而發達國家多以民營企業為主,尤其是高等學府,眾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世界名校往往是私立名校,學校不以營利為目的,是為了培養更多能為企業、能為國家、能為世界做出貢獻的頂尖人才。放眼中國,國有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70%,國家多數的優秀資源被國有企業占據,國企內部存在的問題已經不是稀罕事,員工工作積極性遠遠不如民營企業,職工拿同樣的待遇,誰也不想多出一份力,企業領導多數是年齡較大的員工靠資歷排上位,相比民營企業靠實力競爭上位,國企效率太低。雖然國家在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推行新的治理模式,但我國長期以來的治理模式根深蒂固,未來需要改革的路還很長,提高企業員工的專業素養還需進一步提高改革的力度[2]。
3.企業內控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3.1加強財務風險防范
企業想要長期穩定發展,應該對市場的變化進行及時分析研究,對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進行解讀,對其他企業好的管理做法和經驗進行吸收,并取長補短。提高企業人員對風險管控的重視程度,并結合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立足企業當前實際情況,建立符合自身的內控管理體系,加強財務風險防范。明確企業管理的具體目標,將權責進行劃分,促進企業員工的個人責任感,定期開展風險預測,并根據風險建立相對于的預警機制,通過企業人人參與的方式,將企業風險降到最低。
3.2建立完善的審計體系
現代審計分為內部審計、外部審計。一般企業應建立完整的內部審計體系,賦予內部審計人員獨立運行的權利,對所發現的審計問題直接向董事會匯報,對董事會負責。例如設立集團監事會主席、集團監事會專員、集團監察員、下屬公司設立黨委書記、黨務聯絡員,以上各人員負責對日常的經營活動進行巡視,及時對經營管理、費用開支、資產狀況等進行全面審計,確保能全面反映企業發展情況,能為企業發展提供寶貴且科學的參考依據;同時,企業應在年中及年終引進獨立第三方的外部審計,以期通過出具書面的審計報告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使企業經營狀況、財務狀況進行客觀披露,為企業經營決策法律依據。這樣通過建立內部審計架構、引進外部審計監督,使企業規避各項經營風險,確保企業經營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的要求。
3.3加強工作人員業務培訓
現代化的企業采用現代化的內部控制體系,需要現代化的員工適應現代化的企業環境,因此,增強對企業全體員工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培訓是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的重要舉措。規模越大的企業部門越多,員工數量越多,不同員工的學歷、年齡、業務水平、道德素質等呈現不同的水平,企業需要自上而下,樹立良好的品行、榜樣和形象,帶動員工關注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深入學習企業內部控制的精髓,將內部控制的各項措施落實到實處,提高內部控制的執行力度。定期對員工進行專業素養培訓和綜合素質拓展,不僅能夠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還能幫助企業更好地進行內部控制的管理[3]。
3.4完善信息溝通系統
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首先需要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公開內部控制信息。建立良好的溝通系統可以提高管理人員對公司經營活動進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減少由于信息傳遞不及時、不對稱等情況導致企業的各項成本的增加。信息的公開可以了解企業的目標要求,從而對自己的工作職責可根據企業的目標情況進行調整,并對他人的工作職責可進行監督作用,減少舞弊現象的存在。其次良好的信息溝通系統不管是縱向還是橫向的溝通都能實現有效的溝通,不但有利于各部門間的相互協作,上級的決策也能快速有效的得到實施。公司員工團結一致,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為公司實現更高的效益。
4.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建立內控體系無疑會給管理帶來實質性提升,通過內控使得企業管理更加規范,充分發揮每位員工的主動積極性。在企業經營管理中還應該重視內控管理存在的問題,采用合理的方法,提高內控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劉云慧.現代企業治理機制下的內部控制制度[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19).
[2]鮑麗新.現代企業治理機制下的內部控制制度[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7(04).
[3]趙純.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J].財會學習,2016(10).
[4]彭展. 淺析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 經濟論壇, 2009(1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