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慧
(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湖南 長沙 410131)
全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要以服務高校師生為根本任務,不斷豐富書籍資源,更好地為讀者提供借閱服務,同時巧妙利用全媒體渠道,加強高校圖書館的知名度,提高文化的宣傳力度,讓全面閱讀成為學校的良好風氣。同時高校圖書館應當借用全媒體渠道豐富自身的服務職能,改進服務方法提升服務質量,真正為在校師生的閱讀提供便利。利用全媒體的融合性傳播優勢,加上高校自身的技術優勢,優化高校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以達到提升高校圖書館綜合服務質量的目的。
當下互聯網全面發展,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渠道,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渠道獲取自己想要的知識,這比去圖書館查閱資料更方便。再加上部分高校圖書館存在開放時間不長、借閱流程相對復雜等問題,導致學生們不愿意去圖書館閱讀,圖書館資源被大量浪費。
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碎片化閱讀和短視頻平臺的崛起,使部分大學生更喜歡碎片式的閱讀方式,不能踏下心來認真閱讀。微閱讀和淺閱讀的模式越來越廣,導致圖書館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
部分學生不愿意到圖書館閱讀是因為查閱了圖書館平臺,知曉了圖書所在閱覽室和編號,卻找不到書籍,圖書館借閱室的分區混亂,加上沒有及時整理歸位,讓學生感覺到圖書館閱讀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另外,有些學校圖書館沒有給學生留出足夠的閱讀空間,書架排列過于緊密,座位過少,導致學生沒有地方讀書、只能坐在地上讀書。
很多圖書館建立了專屬的微信公眾號、微博,但是在宣傳和推廣上做得不到位,使很多媒體平臺成為一個“擺設”,并沒有發揮實際的作用。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例,其主要宗旨就是服務師生、宣傳圖書館活動,但是因為平臺與學生的互動溝通較少,讀者的問題沒有及時得到解答,讀者服務工作不能落實到位[1]。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高校圖書館并沒有借助互聯網將其優勢展現出來,甚至呈現出資源難以利用、閱讀氛圍愈發淡薄的情況。在全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和院校都應當將完善讀者服務作為工作重點,讓閱讀的好風氣在高校中發揚光大。
高校圖書館應當加強宣傳推廣工作,充分利用已有的微信公眾平臺、微博等對圖書館活動進行宣傳和推廣。尤其是新生入學階段,應當引導其關注圖書館公眾平臺,通過及時更新圖文消息提升用戶黏性。高校圖書館媒體平臺管理團隊應當建立值班制度,及時回復高校師生的問題,積極與師生交流溝通。在宣傳上高校還可以借用新技術,巧用學生喜歡的宣傳媒介進行宣傳,例如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比較火,高校圖書館也可以開通賬號加強宣傳,用“接地氣”“人情味”的宣傳模式吸引師生,充分發揮全媒體平臺的宣傳作用[2]。
逐漸加大圖書館資源和移動互聯網的連接,將圖書館網站的圖書查詢功能、續借功能、圖書預約、在線選座等功能移植到微信公眾號中,充分發揮媒體平臺的服務功能。要加大系統的開發力度,建立移動端的高校圖書館平臺,豐富線上資源。因為很多圖書館館藏文獻并沒有相關的電子書文獻,高校也應當加大投資力度,竭盡全力為高校師生閱讀帶來方便。針對校內土地資源緊張的問題,高??梢試L試搭建立體化在線圖書平臺,新書通過在線平臺借閱,避免書籍過多導致圖書館內部出現過于擁擠的情況。
高校圖書館可以完善其服務渠道,打破圖書館與師生之間的距離感,建立“1V1”咨詢平臺,師生在借閱中遇到問題可以直接與圖書館管理員溝通交流,圖書館在補充新書的時候,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媒體平臺征求師生意見,讓圖書館的書籍有用、有趣、廣受認可。針對在圖書館舉辦的學術講座,也可以開展在線直播的形式為廣大沒法到場的師生帶來方便。要做好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就要做到更加人性化、創新化[3]。
圖書館可以在入館口擺放圖書館服務一覽二維碼,媒體端上傳內部構造圖、借閱流程指引,方便初次到館的師生、有使用疑慮的學生正確高效地使用圖書館資源。閱覽區劃分不同的功能區,多擺放綠植等賞心悅目的裝飾,給讀者帶來更舒適的閱讀環境。自助服務區的打印設施、開水機設施齊全,使用說明詳細;自習室延長開放時間,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針對圖書館雜志更新換代快的特點,圖書館可以定期開設舊書市場,讓期刊、雜志和舊書等資源充分利用。缺失、損壞的館藏書籍及時補充,并及時更新市場上的書籍,保證知識的前沿性。上新時間和書籍補充計劃應當在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上及時更新,方便高校師生了解最新的圖書信息。
當下5G技術、云計算、物聯網和AI等前沿技術的發展,對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緊抓時代潮流,用創新技術推動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已是大勢所趨。這對高校圖書館來說也是一個機遇,在全媒體時代的推動下,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需要更加創新化、多樣化,更能讓高校學生接受。傳統的圖書館閱讀和移動端閱讀并不能構成誰取代誰的關系,二者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共生共榮。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未來高校圖書館服務會更偏重于線上,尤其是移動圖書館資源的搭建,能滿足讀者碎片化閱讀的習慣,更能方便師生隨時隨地閱讀[4]。圖書館是否真正發揮了其價值,不應當以圖書館人流量為唯一的評定標準,還要結合讀者對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滿意程度來評判。人性化、科技化、線上化是新時代高校圖書館創新服務的發展走向。
隨著高校圖書館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高校圖書館也勢必從服務在校師生向服務社會大眾拓展,不僅僅針對校內人群,也為社會各界有汲取知識欲望的人士提供服務,實現圖書館讀者的外延,進而在社會上形成全民閱讀的良好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