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楠
(濟南市考古研究所 山東 濟南 250000)
名人故居,作為歷代名人曾經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是一種帶有典型名人文化背景的歷史文化遺存,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是當今最具有現實教育意義的文化遺產之一。
濟南是國務院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富的文物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濟南還是一座名人輩出的城市,自古就有“濟南名士多”的美譽。充分發揮名人故居的名人效應,對于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和知名度、引進各渠道資本、促進城市經濟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許多城市對于名人故居的保護和利用都已走在了全國前列。如沈陽就把保護名人故居的工作放在了城市建設工作的重要位置,張學良故居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在沈陽市近年來的發展建設中,張學良故居的整體建筑規模較最初有了明顯增大,建筑面積擴大近一倍且被納入整體保護規劃的范圍。在對張學良故居的遺產要素中,像包括張學良原擁有的銀行等金融類型建筑都被納入張學良故居的整體保護規劃范圍之內,使張學良故居形成了更加全面、范圍更廣的名人故居文化圈[1]。
另外,紹興在保護魯迅故居工作中,以魯迅故居為背景,將魯迅路建設成一條涵蓋古城、名人、當地特色文化在內的歷史文化街區,使之成為展示千年古城歷史文化內涵的重要構成之一。如今的魯迅路歷史文化街區已成為游客領略魯迅名人文化、感受古城文化特色的必到之處,是目前紹興最具人氣的文化旅游休閑區,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2]。
反觀濟南,自古已有“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的美譽。在1941年王化東編寫的《濟南名勝古跡輯略》一書中,明確記載了濟南共有46處名人故居。但經后人反復調查和確認,濟南實際擁有的名人故居數量要遠大于此。在名人故居的保護和利用工作上,濟南整體上落后于其他同級城市,但在政府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也做出了一些成績,已成為日后名人故居保護工作的典范。
2011-2012年,在市文化、文物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經維修保護,蔡公時殉難地已作為蔡公時紀念館對社會開放。現在,每逢抗日戰爭紀念日和濟南“五三慘案”紀念日,蔡公時紀念館都會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自開放以來,年參觀人數近4萬人次,累計參觀人數近25萬人次,已成為一處十分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2年,濟南市財政投入巨資將老舍舊居這處原私人房屋產權收歸國有。隨后,濟南市文物部門于2013至2014年對老舍舊居進行了整體修繕保護。修繕完成的老舍舊居已作為濟南老舍紀念館對外開放,成為各地游客了解老舍、了解濟南、了解老舍在濟南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場所,年參觀人數近4萬人次,累計參觀人數近20萬人次。其承載的優秀民族文化精神,已成為教育當代人尤其是年輕一輩的重要文化場地。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不少名人故居在開發建設中被拆除,名人故居的整體保護狀況仍不盡理想。各地在名人故居的保護和利用工作上,主要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屬地管理中的名人故居整體保存情況較差。名人故居利用率不高,許多有條件進行展示的名人故居沒有得到展示,對于名人故居能帶來的當地文化和經濟增長點的作用認識不足。
二是對于名人故居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名人故居有其特殊的歷史文化內涵,其承載的名人效應對于提升城市知名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城市的一張特殊名片。但其重要作用往往被忽視,導致名人故居無法得到有效保護和利用。
三是名人故居保護和利用力度不夠。濟南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6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44處;另有數量眾多的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和三普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文物資源極可謂極其豐富。但這其中,只有極為少數的名人故居得到及時保護和有效利用。
國務院對濟南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了批復,要求重視城市歷史文化以及風貌特色的保護。而名人故居作為一種極具代表性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歷史文化保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名人故居的保護和利用上,應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應努力挖掘自己地區的名人資源,特別是對行業、國家或者世界作出了突出貢獻的歷史名人。如章丘的孟洛川,作為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儒商之一,其知名度和影響力之大。當地政府應著力打好孟洛川這一歷史文化品牌,有力帶動當地文化經濟的發展。
二是保護名人故居,應從名人故居及周邊與之關聯的環境格局出發,樹立系統規劃、整體保護的理念。以濟南上新街片區為例,除老舍舊居以外,周圍還分布有許多名人故居。以名人文化為背景進行整體保護規劃,形成一片名人文化街區,必將能有力帶動和提升城市的名人文化品牌和歷史文化品位。再如老城區內的陳冕狀元府,作為老城區內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建筑群,以其為核心,將周邊打造成陳冕歷史文化街區,這樣不僅保護了故居本體,更重要的是保護了名人生活的真實環境,使其價值內涵得到更加全面的闡釋。
三是各級政府應將名人故居保護與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一起納入政績考核中。要充分認識到,名人故居作為一種立體的、活生生的、可觸摸到的歷史文化遺產,其意義重大。
習總書記指出:“要讓文物活起來。”濟南作為一座名人輩出的城市,名人文化遺產是其重要的歷史文化內涵。我們不能把保護名人故居,單純地看成保護一座房子或一片房子,它對于提升城市文化經濟水平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名人文化是一種具有先進影響力的精神力量,它以名人產生的積極效應感染當今世人,推動社會文化發展。我們應讓名人故居這一寶貴文化遺產“活”起來,以其獨特的文物價值服務于當代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