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夏含
(齊齊哈爾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 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新時期新形勢下的群眾文化活動,以群眾為主體開展,滿足群眾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不僅具有娛樂和休閑的功能,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發揮教育群眾、聯系群眾、團結群眾的作用。作為一項極具實踐性及靈活性的演奏藝術,應用鋼琴以其獨特的演奏形式深受廣大群眾歡迎。隨著時代的發展,必須大力提升應用鋼琴的演奏水平以及社會關注度,使應用鋼琴發揮應有的獨特作用。這就要求廣大藝術工作者在原有模式下不斷創新,探討應用鋼琴在群眾文化生活中的運用規律,尋求應用鋼琴在新時代的發展方向。
應用鋼琴具有獨特性、綜合性、創造性的特點。
應用鋼琴就是,可以即興創作、即興伴奏,使鋼琴應用更廣泛的一種演奏方式。應用鋼琴演奏的狀態好不好,與整個群眾文化活動舉辦是否成功有直接的聯系,因此應用鋼琴與其他音樂藝術形式相比具有不可替代性。
應用鋼琴極具綜合性,這是由于應用鋼琴所展現的不僅包括音樂的基礎知識,還包括各種鋼琴演奏技巧。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應用鋼琴大多數為即興演奏,或者是在原本音樂模板上進行再創作。這就要求演奏者要具有一定的藝術技巧,在音樂理論基礎上進行鋼琴演奏創新[1],并且靈活利用于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之中。
從實踐來看,應用鋼琴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運用要求鋼琴演奏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大多數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題雖然相近,但目前針對群眾文化活動所編寫的鋼琴曲目可選性較低。因此,大多數應用鋼琴演奏者為了使演奏曲目更加符合當時活動的氛圍與活動的主題,會對原有曲目進行即興再創作,以達到更好的表演狀態。
應用鋼琴演奏作為即興伴奏,一般是在事先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臨時根據主旋律以及樂曲風格配以豐富的和聲和音型。這要求演奏者必須具有一定的鋼琴學習基礎、強大的和聲理論的支撐、熟練掌握調性的能力、伴奏音型以及伴奏織體的積累等等。
在群眾文化活動中,以應用鋼琴演奏最為常見,并且在大多數場合都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2]。群眾文化活動中的應用鋼琴演奏,符合當代群眾對基層文化活動的要求,即娛樂性、自由性,能夠為活動及儀式增添趣味性,有利于人們進行情感交流。
目前應用鋼琴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運用現狀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群眾文化活動中應用鋼琴的演奏曲目、內容比較單一。由于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應用鋼琴演奏的對象大多數都是普通群眾,對音樂藝術不專業,許多演奏曲目在普通群眾聽來毫無差別,這也會使演奏人員產生一種惰性心理。另外由于群眾文化活動中演奏報酬較低,因此演奏者也就不愿意再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鉆研與創作,久而久之,就使大多數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鋼琴曲目較為雷同內容較為單一。
另外一方面表現為應用鋼琴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演奏充滿業余性,許多專業應用鋼琴演奏者不愿意在群眾文化活動進行演奏。這也就使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演奏人員專業素質不齊,演奏水平逐漸體現出業余性[3]。
為使應用鋼琴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首先要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群眾文化主管部門要對群眾文化工作者進行培訓,通過多種方式來提高服務意識與個人素質;其次,要加大對文化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提升群眾文化場地建設標準,增加活動設施及機械設備,打造具有標準配置的文化活動工作環境,這樣才能夠發揮出群眾文化活動場地的基本作用。
實踐和調查發現,建立相應的獎勵機制是激勵應用鋼琴演奏人員進行創新的有效途徑。精神獎勵以及物質獎勵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強鋼琴演奏者的自信心,使他們在精神上及物質上得到滿足,從而產生源源不斷的創作動力。為了達到理想的效果,首先要設定獎勵機制,鼓勵演奏創作,由政府相關部門確立明確的規定[4]。
在群眾文化活動應用鋼琴演奏這方面,演奏者的音樂素養主要體現在現場即興演奏水平,能夠貼合活動的主題以及氛圍。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名鋼琴演奏者的音樂素養并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能夠形成的,除了需要進行長期的實踐基礎訓練之外,自身還要進行不斷探索,對音樂產生感悟,并且具有一定的團隊意識。基于此,為使群眾文化活動達到理想的氛圍和效果,就要全面提升演奏者的音樂素養,相關單位要對音樂演奏者進行嚴格篩選和培訓。作為音樂演奏者要學會適應環境,放松自我,增強自信,達到理想的演奏狀態[5]。同時,鼓勵廣大群眾參與到音樂演奏過程中,增強互動與交流,增強文化藝術活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