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樂
(河源市博物館,廣東河源 517000)
新時期環境下,人們對博物館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多,這對博物館文物管理工作也造成了壓力,同時國家對博物館發展的重視以及新技術在其管理中的應用等,也為博物館的文物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因此,博物館在文物管理中就需要全面客觀的了解其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把握好其發展的優勢,正視管理中的問題,并積極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文物管理的水平,這也是其管理和發展中需要特別重視的內容。
我國很多博物館收入的主要來源包括政府財政的撥款、展覽的收入、門票的收入、開發和出售服務產品以及場地的出租等。在博物館已經免費對外進行開放后,其門票收入主要通過政府財政進行統一的補貼。博物館具有很大的公益性,收入來源的絕大部分也是通過政府財政的撥款,其員工工資主要是政府財政來統一進行支付,因此其自身運營經費就沒有什么負擔,基本的運營資金比較充足,這也為文物管理工作提供了資金保障。另外,國家把博物館當作發展文化性事業重要的支撐,也提出對文化體制的深入改革,并積極進行公共性文化服務的體制創建,則博物館也是弘揚中華文化、進行和諧社會建設、促進人們精神文化水平提升的主要載體,具有國家文化發展的戰略意義,因此,這對博物館文物管理也提出更高要求,對其規范化管理具有促進作用[1]。
在新時期環境下,人們的精神文化意識逐漸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去博物館進行文化意識培養,而博物館一般建立在城市地區,其所在地區人口的數量是比較多的,隨著人們的精神水化意識提升,人們的文物保護觀念也在提升,對文物管理工作也是越來越重視。同時博物館作為具有公益性的文化事業,在現階段的發展中,很多年輕有為的人才也十分傾向于參與到博物館事業中,奉獻自己的力量,因此,博物館文物管理也從人力資源匱乏逐漸發生了轉變,其人才儲備危機得到了有效的緩解。另外,由于人力資源的保障,對越來越多先進管理技術的應用也便于開展和引入,這對其文物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意義。
管理制度是保證管理工作規范有效進行的必要手段,由于博物館文物管理十分重要,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對博物館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現階段博物館文物管理中,還普遍存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情況。出現博物館文物管理制度欠缺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博物館內文物太過繁雜,文物具有很大的年代跨度,文物種類也是十分繁多,在博物館內的古代文物是各種各樣的,這對其文物管理工作就造成了很大難度,想要實現明確化分類是很麻煩的,更別提文物系統化與精細化管理了。另外,我國的博物館文物管理方法存在滯后性,由于缺乏系統性管理機制,管理方法和社會發展也存在很大的脫節,文物管理的方法主要還是局限在人工方式上,盡管近年來逐漸引進了數字化和信息化管理手段,但還是以人工方式為主[2]。
現階段我國正于市場經濟全面發展的時期,我國藝術品的交易市場逐漸形成,并逐步與國際進行接軌,博物館在這種發展背景下就需要增加藏品的種類以及文物的質量,要獲取更多有價值的藝術品來進行館藏空白填補,同時進行社會資源的整合并舉辦滿足人們文化需求性的文物展覽,發揮本館資源的同時,來實現博物館文化的影響力提升,這也是市場經濟發展下博物館需要重視的內容。而面對這種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博物館文物種類和數量就會增加,同時文物的展覽等活動也會增加,這對提高了其文物管理的難度,對文物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國博物館文物管理的工作中,由于起步比較晚存在管理措施的匱乏以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情況,為了保證博物館具有良好的文物管理工作,就需要建立內部和外部管理制度,來實現博物館文物的規范化和全面化管理。比如,在文物管理的對外管理中,需要做好對參觀人員以及展覽活動的管理,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實際的客流量或者客流量規律等,來對客流量進行控制,保證博物館客流量在合理的范圍內,使文物展覽中具有良好的秩序,這對人們的文物展覽觀看質量也具有保障作用,同時還要制定參觀者行為規范制度,在比較重要的地方可以設置相應的標語提示,如“嚴禁進入”、“禁止觸摸”、“不準拍照”等,來對參觀人員的行為進行約束,同時還要對參觀者的行為規范進行監督管理,避免對文物造成破壞;在文物管理的對內管理中,要加強文物保養以及修復等管理工作,可以制定細致規范的修復和保養計劃和方案,要求管理人員明確自身的責任,做好文物的日常管理以及定期維護工作,保證文物管理的系統性和科學性[3]。
在新時期環境下,我國信息科技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信息科技技術得到了各個行業的應用,因此這也為博物館文物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文物管理中,通過引進計算機信息技術,能夠促進管理工作的數字化和信息化發展,轉變傳統文物管理的觀念和模式,對工作質量以及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計算機信息技術在文物管理中的應用,主要是進行數據化的管理體系建立,借助計算機將館藏文物通過文字、音頻、圖像和視頻等形式信息進行全面、準確和多角度的存儲和管理,并且其能夠進行相應文物信息的查詢、統計、整理、修改、復制和輸出等服務提供,從而提高文物管理的效率。博物館的自動化管理、辦公,也是博物館與時俱進和開拓創新發現的必然要求。另外,現代化管理技術還能提高文物的安全管理水平,把博物館防火和防盜等系統通過自動化進行控制,就能夠實現一體化的預警、提醒和控制等管理,從而提高博物館綜合管理水平。
在博物館的文物管理中,管理人員是進行文物管理的直接實施者,他們自身管理水平直接影響文物管理的質量,因此,這就需要注重文物管理隊伍的建設。首先,需要注重對管理人員思想教育,保證他們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覺悟、對文物工作熱愛、遵紀守法、有責任心以及奉獻精神等,然后文物管理人員還需要具有良好文化素養,這也是文物管理工作性質決定的,沒有良好文化素養就不會對文物具有全面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對工作的開展是有很大的影響[4]。因此,就需要加強對文物管理隊伍人員的教育,對文物管理重要性進行不斷的強調,增加他們的責任意識,將相關專業知識技能進行教授,來讓他們進行學習,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同時還可以邀請一些知名人士來進行文物管理知識宣講,將文物系統化和規范化管理的標準和手段進行講述,來提高文物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
博物館中的文物是有著深厚文化內涵的,其也是我國歷史文化的結晶,因此,文物管理不僅是管理人員的責任,同時也需要人們自覺參與到文物的保護中,因此,博物館就需要加強文物保護知識的宣傳,來提高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營造全民參與文物保護的氛圍。博物館首先需要從自身建設出發,來樹立文物保護的良好形象,加強自身人員素養,可以進行相應講解人員設置,來向觀眾進行文物文化歷史、文物價值以及文物保護重要性的講述,來提高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另外博物館還可以拓展文物保護的宣傳途徑,可以開展一些館外的宣傳活動,如走進校園和社區等,來學生以及人民群眾進行文物保護重要性的宣傳,從而拉近文物保護和人們的距離,促進人們能夠更好的參與到文物保護中。
綜上所述,文物管理是博物館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在新時期環境下,人民文化意識的提升以及國家對博物館發展的重視等,都為博物館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為了促進其更好的進行文物管理和發展,還需要其正視文物管理中的挑戰和問題,并積極采取有效的對策提高管理水平,這對其長遠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