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國
明年1月1日,《外商投資法》將正式生效實施,國內外對此都抱有很高期待。以往有外國在華商會及跨國公司高管向我反映,原先的“外資三法”可以精簡成兩個字:“管”與“限”。規定限制的項目有400多種,而規定允許的項目也有三四百種,中間有1000多種需要申請審批的項目。而我告訴他們,此次《外商投資法》也可以精簡成兩個字:“促”與“放”,無論是準入前的國民待遇還是負面清單,其目的都是以法治鼓勵促進外商放手來華投資。這對外商來說無疑是一個大驚喜。
除了驚喜之外,外商也渴望了解《外商投資法》的實施細則。其中涉及報關、審批、金融及服務業開放領域等相關規定。而他們的疑慮則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第一,中國是否能切實執行《外商投資法》實施細則;第二,地方政府是否能將《外商投資法》作為一部法律一以貫之;第三,政策會不會變動。
我認為,外商大可不必有這三點擔憂。首先,外商投資法草案征求了包括中國美國商會、中國歐洲商會、日本駐華機構、各大型跨國公司的總部及在華分公司的意見。全國人大、商務部、外商企業協會的同志深入一線,對外商提出的包括勞動力成本上升及美中加征關稅波及企業在內的一系列問題都做了詳細調研,并在《外商投資法》中給予了充分照顧。可以說,只要是在中國的土地上,所有企業都被一視同仁、同等對待。其次,不同于原“外資三法”,外商投資法草案是由國務院向全國人大
常委會提請審議并通過的,地方政府會予以高度重視并無條件加以執行。新法實施后,也會有督查組督查新法執行情況并會聽取外商反映。再次,正如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進口博覽會的主旨演講中所說,中國“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持續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外商投資法實施后,明年中國外資形勢將發生三個改變。首先,明年中國外資將會首次出現大中小項目一齊發力。明年有廣東惠州得克薩斯美孚100億美元項目、湛江德國巴斯夫100億美元精細化工項目、特斯拉上海工廠5年140億元人民幣項目等落地,這些大項目將帶動其所涉及的成千上萬個中小企業。我預計明年10億美元以上的中型項目有希望超過1000個。
其次,將首次出現服務業和制造業并駕齊驅。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0%,明年這一趨勢相信將更加明顯。
再次,將會首次出現東中西部齊頭并進的局面,以往我國吸引外資,可能是東部地區較好,中部地區略差,西部地區墊底。但從今年看,東部地區前三季度經濟增長6.8%、中部地區增長7.2%、西部增長10.8%。西安、成都、重慶、武漢、合肥等中西部城市都在大力吸引人才,在人才優勢凸顯后,外資可能進一步向中西部地區傾斜。
明年1月1日將會是中國向全球發出的一個明確信號:中國在向更高質量的開放邁進。我有信心明年中國吸引外資將能夠達到1400億-1500億美元,穩居全球吸引外資第一位。我們只要努力落實《外商投資法》,各地方、部門力度不減,方向不變,必定能為新法爭取一個開門紅效果。▲
(作者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
環球時報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