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 ●本報記者 郭媛丹 劉揚 ●任重 柳玉鵬
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26日主動發布了關于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將于12月27日至30日在阿曼灣地區舉行海上聯合演習的消息。這是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伊朗與中俄首次聯合演習,引起了西方媒體的強烈興趣和眾多猜測。鑒于今年以來伊朗與美國關系持續緊張,西方分析家們渲染稱此次三國聯演不但是向美國“展示力量和秀肌肉”,更是展示伊朗“成功拉中俄入隊”,甚至要在印度洋“逐步建立反北約聯盟”。“三方軍演雖是第一次,但并不針對第三方,只是為了促進地區安全”,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名譽所長朱威烈這樣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美媒炒作中俄伊合作是秀肌肉,針對美國和沙特,“這明顯是想多了”。
中國海軍派出“西寧”號
在26日舉行的國防部12月例行記者會上,吳謙表示,此次演習旨在深化三國海軍之間的交流合作,展示三方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海上安全、積極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良好意愿和能力。中國海軍將派“西寧”號導彈驅逐艦參加。“西寧”號是我國自行研制生產的新型導彈驅逐艦,隱身性能好。一位不愿署名的中國軍事問題專家26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從一開始中方對這場演習的態度就比較低調,此前國防部、外交部都沒有什么消息放出來。這次我們也不派軍隊過去,“西寧”號是最近在索馬里—亞丁灣一帶定期巡航、打擊海盜的軍艦,于是就近被派過去參加軍演。
25日,伊朗軍方已經正式宣布了這一消息。“伊朗、俄羅斯和中國的聯合演習將于星期五在印度洋北部和阿曼海舉行4天,”伊朗軍方發言人謝卡奇準將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此次演習的目的是“促進戰略地區的國際貿易安全”,“印度洋和阿曼海是世界上主要的貿易路線之一,許多國家在這兩個地區通勤,因此在那里維護安全至關重要。”
據俄羅斯國家新聞社26日報道,俄駐伊朗新大使賈拉利表示,此次演習旨在演練打擊恐怖主義和海盜的行動。他說,保障印度洋和海灣地區的安全對擴大伊俄間的經濟聯系具有重要意義。他不排除俄伊未來舉行聯合陸軍演習的可能性。
伊朗媒體評論說,這次中俄伊三國代號為“海上安全帶”的軍事演習,正值德黑蘭和華盛頓之間的緊張關系加劇之際。繼去年美國特朗普政府單方面撤出2015年伊核協議,并對伊朗實施“有史以來最嚴厲制裁”后,華盛頓又把對波斯灣附近油輪的一系列“可疑”襲擊歸咎于伊朗,此后還游說盟國組建所謂保護霍爾木茲海峽通航安全的“護航聯盟”,以期對伊朗施加壓力。但是,大多數歐洲國家政府拒絕參加這一計劃。
伊朗“新聞電視臺”評論指出,過去幾年中,伊朗與印度、阿曼、巴基斯坦和俄羅斯等不同國家舉行了多次海軍演習,但與中俄的聯合演習將是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的首次。
西方不淡定了
實際上,關于中俄伊三國海上聯合演習的消息已經傳出很久了。今年9月和10日,伊朗外長扎里夫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先后公開了這一計劃。西方媒體對此議論紛紛。英國《每日郵報》稱,演習將向世界傳達一個信息,即“向西方展示武力”。
“在華盛頓對伊朗實施空前的經濟制裁之際,德黑蘭謀求提升同北京和莫斯科的軍事合作”,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25日報道稱,最近幾年,俄羅斯和中國海軍人員對伊朗的訪問迅速增加。2017年,伊朗和中國就曾在霍爾木茲海峽舉行聯合海軍演習。
美聯社25日稱,這次演習被視為“針對美國最近與其區域盟友沙特在此地區開展的演習,而中國也參加了那次演習”。今年10月至11月間,美國在波斯灣北部、阿曼灣、阿拉伯海一帶進行了名為“IMX19”的大規模多國海軍聯演,中國是50多個參加國之一。報道稱,在最近波斯灣緊張局勢升級,包括油船和沙特石油設施受到導彈和無人機攻擊后,美國向當地增派了軍隊,并向沙特額外提供了多個導彈防御系統,伊朗拉中俄演習就是為了回應美國的這些動作。
俄羅斯衛星新聞網也稱,在美國總統批準向中東增派部隊后,伊朗軍方就透露中俄伊要舉行軍演的決定。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專家帕霍莫娃分析說,伊朗是要向世界展示,自己有兩個可靠的伙伴:“在伊朗與美國、沙特關系激化以及針對伊朗存在某些威脅的背景下,德黑蘭試圖鞏固本國的立場,展示本國擁有支持自己的強大軍事和政治伙伴。不排除中俄伊三方聯演經常舉行的可能性,這是許多國家不得不考慮的新因素。”
演習不針對第三方
然而,針對一些西方分析家宣稱三國將在印度洋逐步建立“反北約聯盟”的說法,俄羅斯軍事科學院專家表示,三國海軍演習并沒有這樣的目的,只是為了演練在極端情況下相互協調行動。據俄羅斯國家新聞社26日報道,俄軍事科學院通訊院士巴爾托什表示,三國舉行這一演習的目的是確保三國海軍在印度洋的協調行動。目前許多國家都舉行了反恐和打擊海盜的演習,這是當前的迫切問題。因此,俄中伊這一演習是適宜和現實的。俄科學院教授蘇達科夫表示,這一演習是在國際海域進行的,不涉及任何國家的領海。“我認為,俄羅斯明年最好與印度也舉行類似的聯合演習。印度洋對我們來說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戰略性地緣政治線路。”
伊朗外長扎里夫9月就曾表示,中俄伊聯合海軍演習并不針對第三國。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2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就是三個關系比較好的國家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為了保障世界石油通道安全而進行的一次正常演習。”他說,從以往的經歷看,中國參加這一類的軍演,無非是確保石油通道的安全,絕不是針對任何一個國家,包括美國和沙特。中國與沙特之間有很多合作,之前中國也參加過沙特組織的類似演習。
國觀智庫決策委員會聯席主席、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主任劉文斗2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俄伊三國演習釋放的信號包括未來海上運輸通道尤其是戰略物資(油氣)運輸可能會面臨風險,風險可能來自海盜、封鎖、戰亂等等。而演習本身能夠舉行,就證明了三國間的戰略和軍事關系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互信程度允許開展實質性軍事互動。“當然,中俄伊三邊關系,并不是一個等邊三角形。俄伊在促成這次演習的過程中,應該是起到了主導作用。”
世界海上石油貿易的大約1/3運量要經過霍爾木茲海峽。盡管美國倡議的霍爾木茲海峽“護航聯盟”應者寥寥,英國、丹麥和意大利等國已經決定自行向霍爾木茲海峽派兵保衛本國船舶,日本政府近日也計劃于2020年1月起向中東海域派遣海上自衛隊。
在26日的中國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英國路透社記者問,注意到海灣地區緊張局勢日益上升,美國計劃在這一地區進行聯合海上巡邏,請問中俄伊決定在此時舉行海上聯演,是否與該地區的緊張局勢相關?吳謙回答稱,這次演習是中俄伊三國開展的正常軍事交往活動,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慣例,與地區形勢沒有必然聯系。近年來,中國海軍積極開展對外友好交流合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環球時報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