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丹丹



摘要:文章通過文獻分析及實踐調研,提出政策、信用、運營、建設、金融及環保六類地鐵項目PPP融資模式的風險指標,建立了PPP融資風險指標體系; 然后,基于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指標權重,求得隸屬度矩陣并得到模糊評價矩陣,進行模糊綜合評價后求得風險評估結果;最后,基于評估結果為地鐵5號線項目尋求應對策略,為地鐵項目PPP融資風險控制提供理論基礎,并為其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關鍵詞:PPP項目融資;模糊綜合評價;風險評估
一、引言
近年來,國內城市軌道交通業發展迅速,新運營里程持續擴大,二、三線城市地鐵運營數量在逐年增加,客運量占比也在逐年增長。由于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投資方面,資金需求巨大,越來越多的城市通過采用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這樣一方面可以適當減輕地方財政壓力,又可以給部分閑置的社會資金提供很好的投資渠道。
PPP融資模式是指通過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合作共同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有效解決建設項目過程中存在的資金短缺問題,降低項目建設成本,實現政府部門與企業的共贏。由于PPP融資模式項目時間跨度較長,涉及的影響因素較多,因此該融資模式在項目不同周期會表現出不同的風險,如政治、金融、環境以及信用等多種風險,這些風險對PPP融資模式的有效實施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本文結合 H市地鐵5號線 PPP 項目建設實際情況, 進行風險分析與對策研究。
二、項目基本情況
根據規劃,“十三五”時期,H市將力爭建成地鐵1~5號線,運營線路達170公里。依據計劃,全線將分南、北兩段開通。其中,南段為貴陽路站~望湖城西站,2020年12月26號開通試運營;北段為南二環站到汲橋路站,2021年12月26號開通試運營。
H市地鐵5號線全部為地下線,設有33座車站,全長約40.2千米,依據國內外地鐵建設實踐經驗,線路地下線投資費用約為7億元/公里左右,巨大的資金需要給項目建設和經營帶來一定的難度。要解決地鐵建設與經營難題,需要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做法,引入社會資本,也可以通過提升管理水平、效率來降低地鐵運營成本,同時還可以通過廣告、宣傳等多種形式拓展非票收入。H市已經積極探索多樣的融資模式,希望從單一性政府投資向融資渠道市場化推進,引入社會資金共同投資建設的PPP項目融資模式成為H市地鐵建設的有效解決方案。
三、H市地鐵5號線PPP項目融資風險評估
(一)項目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
對規避項目風險尤為重要的是構建一套項目融資風險因素的評估指標體系。一方面,可以讓人對地鐵建設項目風險有一個深入、全面、系統地認識;另一方面,可以幫助項目投資者提高城市地鐵項目PPP 融資模式的風險管理和控制水平。
本文遵循全面性、獨立性、可量化等指標選取的原則,綜合考慮項目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結合PPP項目的融資結構和各參與方相互關系,從風險的可控性角度,構建了一套城市地鐵建設項目PPP融資模式的融資風險評估指標體系,該評估指標體系從三個層級劃分為: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評估指標體系的整體框架如表1所示。
(二)項目融資風險評估
本文在綜合衡量模型的性能、簡單適用性以及可操作性之后,選擇層次分析法(AHP)和模糊數學方法(Fuzzy),結合這兩種方法構建模糊綜合評估體系,為城市地鐵項目PPP 融資模式的風險評估工作做綜合評估。
因為專家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專家評估更加貼近實際,能比較準確和快速的反應專家對實際工程的意見。在地鐵5號線的模糊評估分析過程中,首先通過專家打分結果進行模糊綜合評估,再運用德爾菲法確定風險的權重值,德爾菲法簡便快捷,是常見的風險定性評估方法,大多應用于項目指標繁雜和項目,德爾菲指標權重確定如表2所示。
H市地鐵5號線各風險指標隸屬度采用從0到1這個區間作為一個標度,其評估區間分為五個等級:風險小(0.0,0.2),風險較小(0.2,0.4),風險中等(0.4,0.6),風險較大(0.6,0.8),風險大(0.8,1),并以此為等級依次進行打分,專家對本次項目的風險評估打分結果如表3所示。
根據結果,建立單風險因素模糊評估矩陣:
R1=0.7 ?0.1 ?0.1 ?0.1 ?0.10.8 ?0.1 ?0.1 ?0.0 ?0.0
A1=[0.67 ?0.33]
得綜合評估集Bi=AiRi:
B1=[0.67 ?0.33]0.7 ?0.1 ?0.1 ?0.1 ?0.10.8 ?0.1 ?0.1 ?0.0 ?0.0=[0.733 ?0.1 ?0.1 ?0.1 ?0.067 ?0]
得風險評估結果:
P1=[0.733 ?0.1 ?0.1 ?0.067 ?0]0.10.30.50.70.9=0.2002
同理得:
P2=0.374 ?P3=0.4476 ?P4=0.4406 ?P5=0.29 ?P6=0.2466
四、結果分析
根據上述計算步驟和公式可以計算出評估結果為:(政策風險,信用風險,運營風險,建設風險,金融風險,環境風險)=(0.2002,0.374,0.4476,0.4406,0.29,0.2466)。
分析計算結果可看出,H市地鐵5號線建設項目在政策方面、信用方面、運營方面、建設方面、金融方面和環保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其中政策與環保此類風險對項目造成的損失較小,可以采用風險自留策略。另外,項目的運營風險、建設風險最高,信用風險和金融風險次高,這也表明了項目融資投資人之間存在較大競爭,投資人對項目實施技術和管理能力評估較弱。針對此類風險,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根據風險分擔與應用原則,形成如表4 所示。
五、結語
本文結合地鐵項目PPP融資模式實例證明,模糊綜合評估法可以有效結合定性與定量的方法對地鐵建設項目PPP融資風險進行分析,從而為規避融資風險提供理論依據,同時對其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PPP融資風險評估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Shrestha A, Chan T K, Aibinu A A, et al. Risk allocation inefficiencies in Chinese PPP water projects[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8(04).
[2]Oliveira M, Ribeiro J, Macário R. Are we planning investments to fail? Consequences of traffic forecast effects on PPP contracts: Portuguese and Brazilian cases[J]. 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2016(59).
[3]Chan A P C, Yeung J F Y, Yu C C P, et al. Empirical study of risk assessment and allocation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rojects in China[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2010(03).
[4]亓霞,柯永建,王守清.基于案例的中國 PPP 項目的主要風險因素分析[J].中國軟科學,2009(05).
[5]劉憲寧,王建波,趙輝,等.基于 AHP 與改進灰色關聯度理論的城市軌道交通 PPP 項目融資風險綜合評價[J].項目管理技術,2011(08).
[6]王承金.PPP 融資模式在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發展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6(14).
[7]張帆.基于灰色模糊理論的PPP 項目融資風險評價[J].現代商業,2015(31).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