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珺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黨內政治生態建設。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是國外馬克思主義的最新形態,其對待馬克思主義的非教條態度以及對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嘗試,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有借鑒作用。借鑒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將生態危機與單向度社會和異化消費結合起來的觀點,對黨內政治生態建設具有啟示作用,可以幫助黨員干部明確虛假需求、擺脫異化消費,堅定社會主義理想;借鑒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認為“并不是現代性本身出現了危機,而是支配現代化的不合理的動機造成了危機”的現代性無罪觀點,可以從新的角度助力持續優化中國共產黨的黨內政治生態;生態學馬克思主義中“集體的政治力量”觀點符合馬克思主義的群眾史觀,借鑒此觀點可以發揮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中國共產黨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幫助和監督下,有效改造黨內政治生態。
關鍵詞:生態學馬克思主義;黨內政治生態;當代啟示
中圖分類號:D2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9)12-0100-02
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1]。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指出,政治生態和自然生態都很容易受到污染,當問題出現后再想恢復原狀就很難了。
馬克思主義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在研究實踐的同時還要研究各種當代思潮以批判吸取相關最新成果。在生態學馬克思主義中就有許多觀點有利于政黨綠色政治生態建設,對中國共產黨的黨內政治生態建設具有啟示意義。
一、堅定社會主義理想:拋棄虛假需求的價值取向
(一)明確虛假需求,幫助黨員干部擺脫異化消費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將生態危機與單向度社會和異化消費結合起來的觀點,對黨內政治生態建設具有啟示作用,可以幫助黨員干部明確虛假需求、擺脫異化消費?!艾F在人類的大多數需求都屬于虛假需求,它們是人們接受外界的灌輸和操縱而產生的?!盵2]在消費社會,消費是人們唯一值得高興的事情,而這種消費無疑會造成生態資源的浪費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消費社會是病態的社會,是物化于心的痛苦的社會。人是商品的奴隸,成為“單向度的人”,社會也成為單向度的社會,單向度社會與人類為生存而攻擊自然有關。目前,很多犯錯誤的黨內同志正是被“虛假需求”遮蔽了雙目,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動搖,成為商品的奴隸,為了金錢、為了所謂的享受,飽受物化于心的痛苦。凈化黨內政治生態,要求黨內同志不要驕奢淫逸,正是要大家拋棄異化消費與虛假消費,超越純粹的“量”去追求人真正的生存意義。
(二)通過“控制自然”提升黨員干部教育效果
基于對現實社會的生態危機和異化消費的分析,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將理想的社會命名為“守成社會”,反對將商品交換作為滿足需求的唯一方式,曾認為正是因為人類“控制自然”才導致了生態危機,之后又將生態危機的根源歸結于人的觀念與意識形態,重新理解了“控制自然”這一觀念,認為“控制自然”是控制人的本能欲望與非理性因素,使內部自然與外部自然相協調。“控制自然的任務是人類在和平中自由地享受它的豐富智慧的成果?!盵3]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啟示我們,可以通過“控制自然”提升黨員干部教育效果,運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教育黨員干部,凈滌心靈,加強理性教育、廉潔教育等,全面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持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讓黨員干部堅持社會主義理想。
(三)掙脫人性弱點,促使黨員干部升華生命本質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也認為異化消費與人的真正需求脫節,是一種通過消費行為而得到的補償,是一種虛假的補償,這種補償會造成異化消費的惡性循環。人性中的弱點如炫耀、虛榮、求新求異、面子心理會造成異化消費,黨員干部也有人性的弱點,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弱化、消除消費主義對黨員干部的侵蝕影響是堅定廣大黨員理想信念的內在要求。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理論啟示黨員干部應盡力掙脫人性弱點、升華生命本質,共建黨內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
二、現代性無罪:政治生態綠化的題中之義
(一)黨內政治生態的時代性重構要求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認為,不應把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算在“現代性”本身的頭上,“現代性”本身是無罪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視角,認為“環境問題的根源不在于科學本身,而在于一種意識形態。”“不能錯把征兆當作根源?!盵4]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認為并不是現代性本身出現了危機,而是支配現代化的不合理的動機造成了危機,隨著現代化一起出現的負面影響與現代化本身是兩個概念,應該把它們區別開來,在對待現代性時“切莫將嬰兒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只有我們愿意進行根本性的社會變革,才有可能與環境保持一種更具持續性的關系”[5]。中國共產黨應通過自身的建設,不斷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提升自身執政水平,經受考驗與風險,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正確的態度是實事求是,辯證地看待黨在執政中的表現,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領導者,必須時刻保持先進性,全面從嚴治黨,凈化黨內政治生態,使黨始終保持純潔性和先進性,切實成為服務型、學習型、創新型政黨。
(二)黨內政治生態的全局性重構要求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黨內政治生態的啟示不僅表現為相關理論的一致性支撐,還有避免錯誤理論的鏡鑒作用。個別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學者認為,地方特色常被人們等同于“地方性”,認為哪里的生態系統如果出了問題,那么只需要用這些地域的“地方性”解決方法即可。這顯然有失偏頗。馬克思主義生態倫理的核心價值是集體主義,從無產階級的生態利益出發,強調集體、長遠、全局生態利益高于個人、眼前、局部生態利益。在政治生態領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黨要正確領導各項事業必須自身有正確理論的指導,并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營造全局的、時代的、廉潔的黨內政治生態。
三、動用集體力量:公平正義的內在要求
(一)優化黨內政治生態需要發揮人民力量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反對離開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來評價所謂的科學技術的進步的“罪惡”,批判后現代的環境保護主義和無政府主義,主張用“集體的政治力量”來改造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黨內政治生態建設需要充分發揮廣大黨員的自覺性、堅定性,同時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還應發揮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作用。“集體的政治力量”符合馬克思主義的群眾史觀,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中國共產黨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幫助和監督下,有效改造黨內政治生態,規避“精神懈怠和消極腐敗的危險”,經受住“執政考驗”。
(二)綠化黨內政治生態需要以公正為依托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強調“公平與公正高于個體貪婪”[6],正義是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訴求,沒有公平就不可能解決生態問題。中國共產黨在優化黨內政治生態的過程中,可以借鑒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依托公正解決問題,進一步將馬克思主義的批判視域引向政治生態范疇,服務于實現綠色黨內政治生態。黨員干部需要在公正的政治生態氛圍中,建設公正的政治環境,依托公正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每個人的公平正義。社會提供給大家滿足需要的現實條件,即公正的大環境;在此基礎上,每個人被賦予平等公正的權利來實現需要,在黨內政治生態中也是如此。
(三)純凈黨內政治生態需要體制機制創新
在純凈政治生態的進程中,為充分發揮集體力量,需要體制機制的有力支撐。為促進綠色黨內政治生態的建成,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創制系列規章制度、完善落實問責制度、創制網上舉報制度、創新實踐中央巡視組制度,使黨員干部運用權力有了系統的硬性約束,形成規范權力的有效機制。有些黨員干部理想信念不夠堅定,對于國法黨紀的遵循沒有達到內化的狀態,不能做到“不想腐”。全面從嚴治黨的體制機制創新可以使黨員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出臺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和《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及中共中央修訂印發《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印發《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中國共產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等,持續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都是黨健全體制機制的創新。黨中央把對黨組織、黨員干部的具體要求固定下來,使其躍然紙上,每名黨員都應自覺學習遵守宣傳踐行。體制機制的創新促成了全面從嚴治黨的良好政治生態環境,有利于用好“集體的政治力量”,充分激發廣大黨員的自覺性、堅定性,充分運用民主黨派的黨外民主監督,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廣泛監督。
當代中國正處于“強起來”的新時代起點,借鑒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堅定社會主義理想,契合十九大報告“加強理論武裝,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的要求,黨的各級組織以及廣大黨員同志需要深刻領會、認真貫徹有關精神,助力黨內綠色政治生態建設取得新進展,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切實肩負起新時代的任務和使命。
參考文獻:
[1]曾蓉.“涵養‘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J].人民論壇,2015(32):52.
[2]王曉升.“發達工業社會中的現代性問題——評馬爾庫塞對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的批判”[J].南京社會科學,2018(12):10.
[3]張金榮,沈辰.“‘新生態范式對我國生態文明的借鑒意義”[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7(11):85.
[4]蔣謹慎.“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技術決定論的生態批判及其啟示”[J].江漢論壇,2018(10):71.
[5]王雨辰,劉英.“論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問題及其貢獻”[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30.
[6]張紹平,董朝霞.“生態社會主義綠色政治思維模式及其當代價值”[J].改革與發展,2007(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