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遠峰
【摘要】建筑工程作為一項社會性工程,其施工情況涉及到多方面、各領域。建筑設計水平不僅關乎施工企業創收經濟效益的理想程度,也對城市形象構建造成影響。因此,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考慮到地域因素,例如施工地區的政治、文化以及生態環境等狀況。尤其是地域文化,是施工地區經過了長時間的變遷和沉淀而形成的,代表了城市的歷史和文化涵養。現代建筑設計在追求前沿理念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地域文化元素的應用。本文主要介紹了建筑設計中需要考慮地域問題的關鍵點,提出地域性元素應用建議,以供同行交流。
【關鍵詞】建筑;設計風格;地域性;建議
我國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全國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現代社會建設中,要重視對當地歷史文化和風土民俗的傳承及發揚。地域文化代表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方式,是人們的精神內核。將地域性文化納入城市發展建設中,有助于人們文化自信的建立,加深對故鄉、對自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建筑工程是城市規劃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物風格能反映多方面元素。以建筑設計為切入點,重視地域性文化的展示,能夠提升建筑物的人文情懷,符合社會對地域文化創新和傳承的要求。此外,地域氣候條件也是建筑設計需要注意的因素。根據當地季節氣候特征,強化建筑節能設計效果。
1、地域性內涵特征
“地域”,顧名思義,指的是一定范圍內的土地以及區域內的各種產物。隨著發展時間的積累,地域內會形成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生活方式。具體來講,地域性涵蓋了地域內的歷史文化、風俗人情、生活理念等內容,在歷史積淀和環境作用下,形成的一種地域特征鮮明的獨特的文化。這種獨特性也表現在多個方面,如生態環境、人文風俗等。建筑物構成了城市內容,顯然屬于自然環境的一部分,承載著地區的建設風格和形象。建筑結構和外觀體現了地域審美,這種審美是當地在長時間的發展中,不斷吸收外界影響,并建立起自身文化、理念內核,兩者在時間長河里彼此融合、作用而形成的。作為一名建筑設計師,在制訂設計方案前,需要深入調查、研究當地發展歷史和風俗文化,并且充分掌握當地自然環境、季節氣候特征,以符合當地地理條件為基礎和前提,設計建筑物的大體結構和風格。運用地域性文化元素,將其中的精粹融合到建筑外觀上來,以提升建筑的整體設計效果,體現當地別具一格的文化風俗。
2、建筑地域性的形成及其表現
2.1 建筑的朝向、體型以及間距的地域性體現
地域文化,從字面意思來看,指的是在不同的區域內,傳統文化形成過程受到的地理環境影響不同,從而形成具有地區獨特性、與當地地理特征緊密聯系的文化。同時,地域文化的形成需要長時間的歷史積淀,地域文化形成后,會對當地人們的生活方式、未來發展方向產生極大的影響,尤其是對城市重要構成部分,即對建筑物的影響是深遠的。在建筑設計中融合地域傳統文化,使得建筑在滿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還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對地域文化進行傳承和發揚,彰顯當地的獨特魅力與風格。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建筑設計逐漸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社會對建筑工程的要求,不在僅限于建筑的安全穩固性和功能實用性,對建筑的外觀設計和整體效果提出了更高標準。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調整建筑設計方案側重點,提倡有針對性的設計。此外,在滿足建筑物舒適度和安全系數的基礎上,積極應用節能環保設計理念。盡量采用環保性能優良的建筑材料,控制經濟成本的同時,還能夠節省自然資源。地域文化應該滲透在建筑設計的方方面面,例如,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不僅能充分展現地域特色,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2.2 建筑選址在地域性中的體現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因本地獨特的地理環境構成,其主要涉及水土文化和地質環境等多個因素,因此,地理環境的不同所呈現的建筑形式不同。這便需要設計師在進行建筑設計時,首先要對本地的地理環境和地理位置進行了解,之后將其融入建筑設計中使其具有獨特性,讓地域文化在建筑中充分地體現出來。不同的建筑工程在設計規劃時,首先需要關注區域環境問題,與建筑風格相互結合,將地域性特征反映出來,因此,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地質形態和地形地貌,最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技術和建筑經驗。
3、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差異表現
在當代信息化條件下,建筑設計中融入地域文化信息,能夠提升建筑的文化價值。以地域文化為背景的信息交流比較便利,在不同地區的人們可以及時地掌握其他地區的信息。對于建筑地域性的差異而言,其主要是根據精神與物質兩個層面所呈現出來的,在物質層面角度所反映的只是建筑物的外表,但在精神層面對于人們的道德意識和當地文化習俗也是需要主要考慮的內容。人文歷史特征包括了生活習俗、價值觀念、宗教信仰、民俗風情、意識形態和歷史文化等多個不同層面,地域性建筑在受到地域自然環境影響的同時,也會受到上述人文歷史因素的影響。
建筑文化能夠彰顯不同城市、不同地區的獨特文化,促進這種差異性發展,有利于我國社會文化的多元化。在具體設計過程中,當然要充分利用這些別具一格的地域元素。但與此同時,也要進行適當的篩選。設計人員首先要具備豐富的建筑設計經驗和見識,對各地地域文化要大致的了解,避免采用不具有代表性的地域元素。同時,地域文化必須要正面積極,能夠加深當地人民的認同感和文化自信,促進良好城市發展氛圍的形成,推動城市的健康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本身具有設計技巧,建筑物也是藝術元素的重要載體,能夠體現多種風格和特色。建筑設計融合地域文化,能夠獲得當地居民的認同,增強文化自信。地域文化構成了人們的精神內核,彰顯了當地人民的生活理念和態度,具有發揚和創新的價值和必要。因此,建筑設計師要充分應用地域性元素,重視地域性問題,顯著提升建筑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吳佳玲,劉小龍.論旅游建筑的地域性表達[J].住宅與房地產,2017(12).
[2]地域性與建筑設計[J].城市環境設計,2018(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