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波
【摘要】現如今,我國建設行業快速發展,建筑鋼結構工程越來越多。建筑鋼結構工程以鋼材為主體材料的工程,可滿足建筑工程對抗震性、復雜荷載的要求,可實現構件的標準化預制加工,簡化現場工作流程,提升施工效率。本文分析了建筑鋼結構工程的優勢,接著論述了總體吊裝施工方案,最后提出吊裝施工方案的主要控制要點,希望對同類工程施工建設有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建筑鋼結構;吊裝;控制要點
鋼結構吊裝施工作業難度較大,且涉及范圍較廣,在施工過程中影響因素較多,因此必須嚴格落實各項技術管理工作,這樣才能充分保障工程施工順利進行。
1、建筑鋼結構運用的優勢
1.1有利于建筑行業的綠色發展
建筑鋼結構的基礎材料是當前建筑行業產業化的產物,在保障建筑行業需求的同時,具有高效能、高強度的實際特點。其強大的支撐力,能夠確保建筑的穩定性與耐用性。此外,當建筑拆除之后,建筑鋼結構還能夠通過回收的手段,實現再次利用,其回收、再利用的能力非常強,展現了其自身獨有的效率。
1.2具有更強塑性和韌性
在外界壓力的作用下,鋼材更加穩定,并不會因為超載而發生斷裂,只是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彎曲,這一點是混凝土結構無法比擬的。鋼結構應用在建筑工程中,可均勻分配在各個部位,可有效保證建筑工程結構的平穩性,如果承受的負荷過大,通過增加鋼材的應變值即可滿足實際要求。簡而言之,鋼結構具有更強塑性和韌性,可大幅度提升建筑工程的荷載力和適應力,抗震力也會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建筑鋼結構工程比普通建筑工程的抗震性更強。
1.3材質更加均勻
和混凝土結構相比,鋼材的力學性能、建筑力學標準等更加契合建筑工程對結構的穩定性的需求,其內部結構更加傾向于同向性,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鋼材性質的波動范圍更小,內部應力可保持在一定范圍中,彈性也更加穩定,受力狀態和工程力學計算結果更加相近,可滿足建筑工程多不同部位力學性能的要求。
2、建筑鋼結構工程吊裝施工方案
以目前吊裝施工平均選擇100t汽車吊為例,和塔式起吊系統相比,汽車吊的轉移更加迅速,操作過程更加靈活,對和施工現場造成的影響更小,施工成本較低,但在起吊過程中,需要合理設置落腳點,嚴禁負載行駛,并且對場地平穩性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對施工場地進行平整壓實,才能保證起吊的安全性。
按照立柱和鋼橫梁重量、外形尺寸的要求,為確保整個吊裝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在施工前做如下部署:(1)根據地質條件和建筑鋼結構工程的實際要求,組織編制立柱和鋼橫梁吊裝方案,并上報給業主進行審批,得到業主審批通過后才能進行施工。(2)經過審批后的吊裝方案,切實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規劃吊裝流程,嚴格執行吊裝方案內容。(3)在吊裝前把鋼筋籠立柱、鋼橫梁運輸到指定的起吊位置。(4)在吊裝前合理設置100t汽車吊撐腳位置,確保地面的承載力在18t/㎡以上。(5)在進行吊裝之前,要準備好各類吊索,并對吊索的質量、性能、型號、尺寸等進行全面檢查,確認達到施工方案的要求。(6)在起吊之前,還要完成吊機進場到位置定位等內容。
3、建筑鋼結構吊裝施工技術的具體實施
3.1吊裝前施工準備
3.1.1合理編制施工組織計劃
在鋼結構吊裝施工過程中,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能夠對鋼結構吊裝施工過程中工程進度控制、人力物資資源合理安排進行有效指導,在鋼結構工程的吊裝施工過程中,實際進行施工組織及計劃編制的過程中,必須要將起重機械設備的相關吊裝方案以及具體吊裝步驟都包括在內,要充分結合鋼結構吊裝的施工質量來制定出相應的安全保障措施。
3.1.2鋼結構構件準備
在進行鋼結構吊裝施工前,首先要針對所有鋼結構構件實施嚴格的質量檢查,并做好相應的鋼結構放線測量工作。在實際進行質量檢查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按照鋼結構吊裝施工安全規范,對整體結構的外形尺寸進行嚴格的核實,盡量避免鋼結構出現尺寸缺陷,一旦在檢查過程中發現鋼結構存在偏差,必須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消除。與此同時,還要按照施工設計圖紙的具體要求,在鋼柱的上下部位將軸線彈出,必須要針對整個鋼結構底部位置標高準線進行嚴格校正,這樣才能充分保證鋼結構平面度以及垂直度,只有充分標明了每個構件的具體位置關系,才能有效促進鋼結構吊裝施工順利進行。
3.2螺栓的預埋工作
螺栓的預埋工作是吊裝實際施工過程的第一個步驟,在此過程中,螺栓的位置確定絕對不能出現太大偏差,要選擇靠近軸線的中間部位作為螺栓的定位點,明確所需要的高基準點和預埋工序。在此期間還要有兩次嚴格的檢驗,一次是對螺栓的軸線定位點進行檢驗,另一次是在螺栓預埋工作完成后的埋土澆筑固定的過程中,無論是哪次檢驗,施工人員都需要進行嚴格的審核與復查,在一切準備就緒后方可進行施工,確保后續工作的成功開展。
3.3鋼柱吊裝施工控制要點
第一,合理選擇吊點。選擇鋼柱吊點位置和數量時,需要根據鋼柱的實際形狀、斷面、長度、重量等合理布置。如鋼柱的彈性比較好,在吊裝過程中,可采用一點起吊的方法,吊耳盡量布置在柱頂位置,并且柱身要盡量垂直,便于對準校正。鋼柱的重心位置,在吊裝過程中容易受到起重臂長度的影響和限制,吊點要盡量布置在1/3的位置,采用斜吊法進行起吊。針對長且細的鋼柱,為防止吊裝過程中鋼柱發生變形,則要采用二點或者三點起吊的方法。
第二,起吊方法。首先,旋轉起吊法。當鋼柱運輸到施工現場后,起重機一邊起鉤,一邊圍繞著柱腳進行旋轉,逐步完成鋼柱的起吊工作。在起吊過程中,需要鋼柱腳下方布置墊木,避免和地面過度摩擦,并保證吊點、柱腳基礎處于起重機吊桿回旋的圓弧之上。其次,滑行起吊法。起到機械設備單機或者雙機同時抬起鋼起重機,完成起鉤操作,促使鋼柱柱腳滑行,從而完成鋼柱吊裝,在采用此種方法時,需要在鋼柱地面之間鋪設合理的滑行道,確保吊裝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再次,遞送起吊法。其中起吊方法需要雙機或者三機相互配合,在具體起吊過程中,為最大限度上,降低鋼柱柱腳和地面的摩擦力,要以一臺起重機為副機,將吊點布置在鋼柱下方,通過副鉤和主鉤相互配合方法完成的起吊工作。
3.4鋼梁的吊裝
第一,鋼梁吊裝運送。鋼梁的吊運工作實施前應做好雜物的清除工作,焊接吊點的設置以及節點板方向要確保正確,在鋼梁吊運的實際操作過程中,螺栓和節點板的捆綁部位應在小于梁端1m處左右,一般情況下一次性吊運的鋼梁數量在2~3個左右。如果有重量較大的鋼梁,分批運送的同時需要實施接駁。起吊準備就緒后還要再次檢查各個螺栓孔和其它接口部位,防止出現施工意外。
第二,實際焊接技術。通常情況下,在實際的鋼梁焊接過程中采用“先中間,后兩邊”的方法,焊接的順序一般是先頂層,其次下層,最后中層。對于節點相同的部位而言,兩端分步焊接,焊接次序為先焊上翼緣后焊下翼緣。另外,為防止鋼梁和鋼柱在焊接的過程中發生變形,在焊接時需要隔一道梁以便保護鋼梁和鋼柱的外形。
結語:
分析結果表明,吊裝施工是建筑鋼結構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對整個鋼結構工程結構的穩定性,施工質量等方面皆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吊裝施工中,必須充分結合工程特性,合理布置吊點,并選擇與之相適的吊裝方法才能保證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吳桂昌.高層建筑鋼結構工程質量控制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8).
[2]牛有軍.建筑鋼結構安裝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解析[J].建材與裝飾,2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