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 張毅偉 韓旭 閆亞倩
【摘要】課后討論是學生對課堂知識消化吸收的重要途徑,但大學上課教室不固定的特點為其增加了難度。為了解決大學生課后交流難的問題,本團隊在2018年度鄭州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通過QQ、微信社交軟件,建立了小范圍的課后學習指導交流平臺。在實踐過程中,提出了建立一個面向全體大學生的課后學習指導交流平臺的構想。本文敘述了實現這一構想的具體方案,指出平臺特點,論述了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 交流平臺? 網絡學習
【基金項目】鄭州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9-0024-02
一、前言
課后討論是自主學習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解決學習問題,提高學習效率,并有助于培養合作能力。大學教育具有內容廣、難度大的特點,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固定的教室給短暫的課間討論增加了難度。
調查表明,當代大學生每天的上網時間較長,善于運用網絡來獲取信息。并且大部分學生能夠處理好網絡與學習生活的關系,具有較為成熟理性的網絡學習態度。
基于上述情況,筆者提出一個設想,建立一個面向大學生的課后學習指導交流平臺以輔助同學們學習。
二、具體方案
1.建立網站。資金允許的情況下研發APP,小程序。網站可初步劃分為“討論區”和“資料區”兩個板塊。
討論區是同學和老師交流疑難的空間。同學們可在討論區發布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向老師同學尋求幫助;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學科分類或查找關鍵詞,查詢相關內容,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問題。
資料區是上傳和查找學習資料的空間。資料區支持用戶上傳詳細文檔和學習資源鏈接,建議發布學習資源鏈接。因為現如今提供學習資料的專業網站內容豐富且詳細,本平臺的資料區主要是給同學們提供查找方法和學習渠道,不必專門建一個儲存大量信息的資料庫。
2.依托社交通訊工具進行實時交流。此方案已經實踐驗證。在2018年度鄭州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以下簡稱“大創”),團隊通過QQ,微信公眾號等工具,試行“建立面向大學生的課后學習指導交流平臺”這一構想。同學們將近期學習中遇到的疑難點發送至交流群中進行交流討論,團隊定期將提出的問題和優質回答進行整理,反饋給授課教師。最終,按學科門類將整理好的材料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出來,供同學們瀏覽,查缺補漏。此外,團隊搜集整理相關的學習資料發布在公眾號上,供同學們瀏覽;推送最新的學術動態以及競賽信息,供同學們了解、參加。
三、平臺特點
1.大學生為主體。本平臺主要針對“大學生課后交流難”的問題,平臺對象主要為大學生。
2.覆蓋學科范圍廣。大部分學科難題均可交流,同時打破了學校地域的限制,不同學校同專業的同學們在平臺上一起交流討論。
3.智能分類。在“大創”中,由于整個過程是在交流群中進行的,新消息很容易覆蓋舊消息,出現在同一界面上同時討論不同的問題的情況,比較混亂,查看某一具體問題的回答并不容易,后期人力整理也有難度。智能分類有效的解決了這一問題,每個問題都是獨立的,問題的解答也不會相互干擾,便于檢索查閱。
4.易于推廣。“交流難”是大學生學習過程中普遍遇到的問題,本平臺為大學生架設共同學習交流的橋梁,滿足了大學生課后討論、解惑的需求,在推廣上有優勢。
5.與傳統課堂相適應。平臺支持學生認證和教師認證,用戶開啟學生認證和教師認證后,將會公開自己所在學校、院系等信息。便于教師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相關問題的掌握情況。
四、存在的問題
1.回答準確率問題。本平臺旨在解決“大學生課后交流難”的問題,但為同學們提供思維碰撞空間的同時,如何保證給提出問題的同學一個正確的解答是面臨的第一大難題。關于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筆者提供了一個備選方案。將具體問題下的“回答區”分為“交流區”和“精華區”兩部分。在交流區,用戶可以暢所欲言,而精華區則只顯示討論區中篩選出來的高贊回答和認證教師回答。關于高贊回答的評判標準的確定,仍需進一步研究。
2.監管問題。本平臺側重對學習過程中所遇問題的交流,如果出現有用戶在平臺上發布其他類型的話題,或是有不文明言語的現象,這方面的監管審核是面臨的第二大難題。筆者認為,發布時的審核要求以及身份認證能在一定程度上規范平臺內的交流,但怎樣最大程度上保持平臺的專一性運行,這仍是一個問題。
五、總結
面對大學生上課教室不固定,大學生課后交流難的問題,建立一個面向大學生的課后學習指導交流平臺為其提供了一個解決途徑。尤其是在信息化時代,豐富的網絡資源和不斷完善的網絡技術能夠高效的幫助人們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推動了教育現代化的進程。
參考文獻:
[1]熊偉.《大學生網絡行為調查分析》,《北京教育(德育)》,2016.01
[2]宋艷杰.《構建漢語課后學習交流簡易網絡平臺的設想》,《今日南國》2009.06
[3]劉君.《鑒于網絡平臺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狀及培養策略研究》,《課程教育研究》,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