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摘要】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現代化發展進程的推進,裝配式建筑逐漸成為房屋建筑的未來主要發展趨勢,具有工期短、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系數低等諸多應用優勢。但我國尚處于裝配式建筑的早期發展階段,相關施工技術的理論體系尚不完善,缺乏技術應用經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裝配式建筑的發展。針對于此,本文對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中各項施工關鍵技術的主要應用優點與技術類別開展以下分析。
【關鍵詞】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關鍵技術
1、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主要應用優點
1.1施工效率高
從本質層面來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工藝原理為,基于施工設計方案提前制作適當數量與規格型號的各類建筑預制構件,隨后遵循相關施工規范條例將各類建筑預制構件運輸至施工現場開展拼接組裝作業。因此,相較于傳統建筑而言,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效率較快,絕大多數施工作業在施工準備階段中便已完成,實際工期較短。這也是技術施工效率高應用優點的主要表現特征。
1.2節能環保
在傳統房屋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模式中,需要采購大量的原材料運輸至施工現場開展材料加工作業,而受到人為等因素的影響干擾,時常出現材料浪費、反復施工等問題,消耗大量額外資源。而在應用各項關鍵技術,開展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作業的背景下,運用預制混凝土結構部件降低了人為因素對施工質量的影響,避免材料大量浪費問題的出現。且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反復施工問題時,經過使用的混凝土預制構件也具有較高的再生利用價值,并不需要配置使用全新混凝土預制材料。這也大幅提高了對各項建筑資源的實際利用率。此外,在房屋建筑傳統施工模式中,會對施工區域周邊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影響,例如在應用混凝土技術時會造成大氣污染(持續產生粉塵)。而在開展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作業時,由于絕大部分材料與建筑部件需要提前預制,因此并不會對工程施工區域周邊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破壞。
1.3降低成本
相較于傳統建筑施工模式而言,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總體施工造價成本較低,雖然在原材料采購環節來看,預制混凝土部件與材料的采購價格較為高昂,但企業僅需要在施工現場配置少量作業人員即可,人力成本有所降低,且工程施工工期較短,進一步降低了實際造價成本。目前來看,雖然受到生產工藝與行業發展進程等因素影響,預制混凝土部件與材料的市場采購價格雖然相對較高,但卻呈現出價格持續降低的發展趨勢。在一定時間階段內,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實際造價成本仍會持續保持一定幅度的下降。
1.4結構施工質量與性能較高
相較而言,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房屋建筑整體施工質量與性能較為優異,如建筑具有較強的內部恒溫性、密封性、承載力以及抗震性,為建筑業主提供更為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
2、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關鍵施工技術
2.1 NPC技術
NPC技術是一項全新的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其本質為采取機械化生產模式制作各類建筑預制構件,并以現場裝配的施工形式開展房屋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作業。相較而言,NPC技術具有施工工期短、節省人力資源、節能環保等諸多應用優勢,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施工安全隱患,時常引發各類施工問題的出現。而在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階段中,NPC技術主要被應用于填充墻、梁板、豎向構件以及水平構件的預制、安裝方向中,不但實現了對整體建筑混凝土結構穩定性的優化提升,也充分將建筑各項配套系統、基礎功能模塊與建筑整體功能之間加以相互結合。但在NPC技術實際應用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在剪力墻連接施工環節中,有一定可能在墻體上產生大量灌漿孔洞、無法控制混凝土澆筑量等施工問題。因此需要結合實際施工情況恰當應用NPC技術,并對技術工序流程進行適當優化調整。
2.2 PC技術
PC技術主要指,將所制作的混凝土建筑預制構件作為主要構件,結合實際施工情況開展預制構件裝配、部件連接以及混凝土現澆施工作業,從而修建起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具體來講,PC構件的主要種類為,房屋建筑結構中的樓梯、內隔板、預制梁柱陽臺等部件。相較于其他關鍵施工技術而言,PC技術在房屋建筑混凝土結構防滲處理方向中有著較為明顯的應用優勢,對整體施工質量與建筑性能加以一定幅度的提升。而在PC技術應用過程中,需要結合設計要求,將所制造各類混凝土預制部件的規格尺寸偏差數值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對這一目的的實現,可通過控制模具制造精度來加以實現;在模具吊裝環節中,需要保持模具的垂直吊運,避免模具出現損壞問題;對不同預制材料與部件之間的連接距離進行控制,最大程度減小所存在施工縫隙的距離,以此實現對建筑混凝土結構密封性與保溫性能的優化提升。此外,由于在應用PC技術時,絕大多數房屋建筑工程并不需要在施工現場開展混凝土現澆作業,這也使得施工工序有所簡化,施工工期縮短,例如混凝土養護、澆筑、振搗等工序環節的減少。
2.3 PCF板剪力墻施工技術
PCF板主要指,在墻體兩側鋪設預制混凝土薄板以代替墻體現澆模板,隨后在墻體中間區域中開展混凝土現澆作業的預制混凝土模板。而PCF板剪力墻施工技術的應用原理為,將房屋建筑混凝土結構的保溫外墻進行預制生產,以解決剪力墻外墻以及疊合樓板的安裝施工問題。PCF板剪力墻技術的主要應用優勢為,工程造價成本較低,并不需要在外墻施工區域中搭建腳手架結構與混凝土模板,有效提高建筑保溫性能。但是在應用PCF技術時,需要注重充分考慮所預制混凝土剪力墻的自重量,提前配置適當規格型號的施工機械設備開展剪力墻吊裝作業。此外也需要嚴格遵循國家相關施工規范條例與PCF技術應用要求,將預制外墻保溫材料與混凝土材料加以正確結合,避免開展反復施工作業。
結語:
目前來看,隨著施工技術總體體系的不斷優化完善,以及我國社會發展形態的轉變,裝配式建筑是房屋建筑的未來主要發展趨勢,并以此為途徑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現代化、產業化、環保化發展。而為進一步推動裝配式房屋建筑的推廣普及力度,并快速積累各項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關鍵技術的應用經驗,本文對各項關鍵施工技術的主要應用優勢進行分析,并從中選擇PC、NPC、PCF三項施工技術為例開展上述闡述。
參考文獻:
[1]陳烈鋒.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9.
[2]龍勇.試論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設計及建造工藝[J].建材與裝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