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碭碭
【摘要】房屋土建工程,作為國家發展的重點組成部分,必須在不同的層面上,進行綜合性的調整和改善,在各類技術的實踐層面上,給出足夠的依據,僅僅是按照老舊的思路來完成,不僅無法得到預期效果,還會造成新的挑戰。為此,建議在高支模施工技術的落實過程中,站在不同的思路來探討,確保技術的內涵不斷的增加,而且要減少不必要的問題發生,確保工程的質量大幅度提升。文章就此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房建;土建;高支模;技術;應用
新時代來臨以后,高支模施工技術的實施,會受到很多的影響因素作用,而且在不同的工作開展上,均要做出靈活的調整,局限性的思維、方法,并不能按照預期設想來完成,并且造成的潛在性挑戰非常突出。另一方面,高支模施工技術的創新,需要站在不同的方案上,做出科學的規劃,對于內部因素、外部因素的處理,不能總是采用極端、強制的模式來完成,這樣并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成就。
1、房建土建工程的現狀分析
我國的人口數量不斷增加,而且在各類行業的拓展建設過程中,都在努力的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案來完善,相對而言,房建土建工程是必要性的組成部分,而且自身所能夠產生的影響力是非常突出的。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和當下的工作標準,認為房建土建工程的現狀,主要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該類型的工程,正不斷的朝著多樣化方向來完成,其目的在于更好的提高工程效益,而不是單純的集中在經濟增長方面,更重要的是為了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第二,房建土建工程的創建、改善,對于技術依賴性不斷提升,很多核心技術的研究、調整,都要給出足夠的依據,而且要堅持走長期發展路線,對于地方的和諧進步,以及基礎設施健全等,都要進行更好的轉變。
2、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
2.1加強施工準備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當前的房建土建工程,已經進入到非常特殊的時期,所有的技術執行都要做出充分的準備。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提出、應用,針對工程自身的發展、進步,能夠做出非常卓越的貢獻,但是在施工準備上,不能表現出任何的偏差和漏洞。第一,高支模施工技術的人員準備,要求開展有效的技術培訓,督促大家在具體工作的開展上,能夠按部就班的操作,減少私自篡改的現象。第二,高支模施工技術的設備、材料準備,必須堅持從正規的渠道來采購,觀察技術方案是否能夠更好的落實,是否可以在質量上大幅度的提升。第三,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數據、信息分析,必須實地勘察、搜尋,這樣能夠在高支模施工技術的長遠進步上,給出更多的保障。
2.2完善模板體系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操作,有必要對自身的體系不斷的完善,這是非常容易忽略的內容,而且能夠產生的影響力特別的突出。為了確保將來的工作前進,可以取得較多的保障,建議對模板體系方面的工作開展,保持高度的關注。常用的模板一般為17mm的厚夾板和19mm的松木板拼裝組成的。梁側板要使用19mm的厚夾板和松木板,規格要統一在65mm×45mm。同時,在進行柱側板的拼裝施工時,板與板之間要預留出45cm的寬縫,以便錯位;各柱箍的間距也要小于35cm,柱箍使用的規格為75mm×75mm,間距要在45cm左右。除此之外,還需要時刻注意模板自身的干濕程度,避免長期暴曬或受潮。
2.3加強樓面支頂的安裝
就高支模施工技術本身而言,在具體的落實過程中,樓面支頂的操作表現出細節的特點,而且即便是出現了很小的問題,都會造成安裝的嚴峻挑戰。第一,在支頂安裝的前期階段,一定要針對梁體、軸線的放線工作開展,按照精細化的標準來操作,應堅持對樓面的水平高度,進行有效的測量、分析,這樣能夠在安裝過程中,針對既有的問題更好的解決,不會造成新的隱患。第二,要求技術人員,能夠沿著縱向梁體,對于門式腳手架開展良好的安裝操作,該步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必須在腳手架的操作過程中,對于兩側位置,開展有效的鎖緊操作,而后在兩側的位置上保持同時安裝。通過這樣的技術操作方法,能夠在兩邊保持高度的穩定性,對于內部因素、外部因素的影響,都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第三,在腳手架安裝完畢后,要保持足夠的整齊狀態,不能出現胡亂擺放的現象。
2.4加強施工分層
現如今的高支模施工技術操作,與既往表現出很大的不同,但是對于施工分層來講,還是要進行妥善的改進,尤其是在外圈柱梁框架的分層操作方面,應保持謹慎的態度,從而確保高支模施工技術的體系,可以進行更好的健全。我們在該項工作的執行層面上,比較建議采取的方法,在于先澆柱、后澆板的模式來完成,該理念的落實,能夠針對自然層的把控力度更好的提升,而且在柱梁方面的質量提升,可以奠定堅實的基礎。一般而言,高支模施工技術的執行,必須充分對房建土建工程的特殊情況有效負責,施工分層的實施過程中,能夠對外圍的柱梁框架,以及排架施工方面,都做出穩定性的大幅度提升,從而對質量隱患的減少,取得更好的成績。
2.5優化混凝土澆筑
當代的房建、土建工程發展,在高支模施工技術的幫助下,能夠取得非常好的發展成績,而且對于全局的效率、質量提升,都可以做出卓越的貢獻。考慮到國家對于工程的質量要求不斷提升,建議在混凝土澆筑方面,進行不斷的優化。首先,我們在混凝土的應用過程中,可以通過商品硅材料,進行混凝土的澆筑操作,這樣操作的好處在于,能夠達到高度的均勻性。其次,在澆筑的順序方面,可以嘗試從梁體的中點位置來進行操作,逐步的向著兩端的位置,開展平行方法的操作,并且促使均勻性的提升,獲得更多的保障。第三,混凝土的澆筑工作開展,一定要在散鋪和趕平的實施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振搗操作,這樣能夠規避內部質量問題的發生。
總結:
我國的高支模施工技術操作,能夠與房建、土建工程不斷的完善,而且在性能的提升和質量的綜合鞏固方面,都沒有造成新的挑戰,自身所具備的創新性非常顯著。未來,應繼續對高支模施工技術開展不斷的優化,堅持在社會效益的創造上,不斷的取得更好的成就。
參考文獻:
[1]楊孟鑫.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J].科技風,2019(28):120.
[2]張豪杰,鄭曉龍.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要點[J].居舍,2019(28):38.
[3]王玲.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探討[J].江西建材,2019(09):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