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導視系統作為旅游景區的重要服務設施,在設計中不斷優化和健全導視系統,能夠為游覽者提供更好的交互體驗,也能夠進一步展現旅游景區構建中的地域性特色文化,從而提升游客對景區的綜合感受。本文在研究導視系統時,以游客體驗為出發點,從感官體驗、情感體驗、思維體驗、行為體驗和關聯體驗等方面探討多元化的交互方式,并結合現代智能化技術、藝術性的設計元素等來增強人們的體驗感受,豐富原本單一的、靜態化的導視系統及信息傳達方式。推動導視系統向智能化、多元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為旅游者提供更為便利、實用、美觀的導向作用及交互體驗。
關鍵詞:旅游景區;導視系統;交互體驗設計
1 導視系統中融入交互體驗的重要性
在構建導視系統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人、環境、技術、人運用導視系統的行為等。交互體驗所表現的主要是人與導視系統中不同元素之間所存在的關系,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要將用戶作為設計的核心,在整體上考慮人和導視系統之間的交互方式,運用人、機之間的交互體驗,結合先進的終端技術,分別從視覺、聽覺、觸覺、心理等多重感官體驗增強導視系統的功能性,并且簡化導視系統后期在操縱上的復雜性,增強信息內容的融入,豐富導視系統整體的交互方式,以達到功能性、實用性、文化性、趣味性以及情感化的統一,進而為游覽者提供更好的游覽體驗。
2 旅游景區導視系統的特點及發展情況
2.1 傳統的導視系統設計特點
“導”主要指的是設計者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有目的地引導使用者按一定的路線行動的主動行為;而“視”是指使用者在其空間內,主動找尋的特定行為路徑。在傳統的旅游景區,許多游客在剛進入一個陌生的旅游景區時,為了了解這一景區相關信息,大多數會選擇了解景區的導視信息,這就促使導視牌所表現出來的信息特征與游覽者之間構成了特有的交互體驗。導視系統的載體即交互方式,是導視系統構建的必要條件。傳統的導視系統多以導覽牌、靜態標識、平面材料等形式的單一表現方式呈現。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以及人們的需求不斷提升,我們可以發現,傳統的交互載體的單一形式已經不能滿足游覽者與所處空間之間實現更好的交流,因此人們必然要對導視系統的載體提出更加多元化的要求,需要設計師全面認識與理解游覽者的真正需求,并提供更好的導視系統交互體驗。
2.2 旅游景區導視系統的發展
如今,在國內的一些旅游景區,除了傳統的導視部分,已經開始設置電子化的觸摸屏、網絡信息亭以及智能查詢臺、動態化的光影與視覺交互、即時互動多媒體等內容。例如,上海的世博會園區就設置了電子化的觸摸屏,通過即時觸摸信息查詢的方式,使在旅游景區的游客能夠更加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內容,獲取最新的園區動態,滿足游覽者的特定需求,并能夠實時調整相應的旅游計劃。簡單地說,目前游覽者已可以通過多樣的交互方式,根據自己的特定需求來進行選擇操作,并找到相應的信息,進而在旅游景區實現交互體驗的目的。這些多樣化、智能化的形式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導視系統當中的交互體驗方式。
伴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移動終端的不斷創新和普及,旅游景區交互系統的交互體驗方式也變得更加多元化,但在人機交互方面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如觸摸屏等相關設備在短時間內僅能供一兩個人運用,APP在使用過程中也難以符合不同人群的認知水平等等。由此可見,如今的旅游景區導視系統中的交互體驗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不斷升級。
3 旅游景區導視系統交互體驗設計的具體策略
3.1 以科學及功能性為導向對信息予以整合
在旅游景區,導視系統從根本上來說,其實就是依據功能性科學地進行導向設計,是當代旅游景區規劃與建設上必不可少的核心內容。在旅游景區,要想設計出具有良好體驗的視覺導視系統,就必須采用科學化的原則與交互性理念,并且對旅游景區的不同信息、元素進行功能性的整合,使之形成一個完善的信息集成與信息輸出的統一整體。從科學化的角度對旅游景區的導視系統進行設計時,最根本的就是要通過對豐富的景區信息進行融合,并且進行分類劃分,在這當中融入空間規劃理念、文化符號元素、信息化技術、設計心理學等內容的多學科體系,構建科學化的交互性思維對其導視信息進行表現,從而帶給旅游者良好的交互體驗。
3.2 以審美及文化表達為基礎進行不同元素的融合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在物質需求滿足的基礎上,精神需求越來越高。面對人們逐漸提升的藝術修養以及審美水平,單純運用功能性作為主導設計視覺化的導視系統,已經很難滿足旅游者的日常需求,這就需要依據各種不同的旅游場所、旅游環境來構建符合其文化特色及基調的個性化視覺效果,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升旅游景區的導視系統設計審美品質。在導視信息系統中,設計圖形符號、色彩、文字規范等多個方面時,要簡潔清晰,各層級主次分明,注重導視設計系統的整體性,才能夠使游覽者對導視系統中的信息進行便捷的閱讀,以便快速了解景區的路線,增強文化傳達與情感化的體驗感受。
3.3 以多元化的智能技術為載體進行設計
在設計旅游景區導視系統時,要考慮游覽者在旅游景區的行為特征,不同的游覽者基于不同的動機,選擇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方式選擇導視的信息去自己的目的地。這也要求設計者在交互載體形式的選擇上必須多元化,才能夠充分發揮旅游景區導向系統應當具有的主動性,使游覽者更好地參與到環境中。因此,旅游景區導視系統的多元化呈現,可運用智能化的高新技術以及多種交互方式,從功能及實用性入手,注重載體本身及表現方式的多元化。可融入智能化的高新技術以及數字化的多媒體技術等,對導視系統中的智能互聯予以豐富,進而增強游覽者的體驗感。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這些智能化的技術為景區帶來文化傳播、經濟發展等多重效益。例如,將互聯網技術、數字媒體技術作為基礎,人們就可以更直接地在旅游景區選擇自己要到達的地點,了解路線,針對性地觀看所選擇的地點的相關評價等多種參考信息,也可通過網絡提前預訂景區內的酒店、餐廳、演出等。這也能夠提升旅游景區當中導視系統的多重價值,進而凸顯出交互方式對旅游體驗的重要作用。
3.4 以人性化為導向設計導視系統行為
旅游景區的導視系統設計,還需要在人性化的基礎之上,從人體工程學的角度入手,不斷豐富旅游景區導視系統的交互體驗內涵,促使其更加符合人們的互動需求。游客是旅游這一活動開展的主體,更應從游覽者的動機需求本身出發進行分析。人性化的服務是促進景區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依托,如前文所述的智能化技術表現及導視系統中的無障礙設計等。如今,許多旅游景區的導視系統設計,除了要設計符合大多數具有健全視覺的游客的需求外,還要兼顧存在視覺障礙的人群,在一些文字牌旁邊設置一些盲人語音導視系統,或是在一些交互形式的屏幕系統中融入動態化的輸入軟件,進而滿足殘障人士在導向及游覽方面的需要,讓他們具有更便捷的人性化體驗。
參考文獻:
[1] 徐延章.智能手機視頻APP交互體驗設計的趨同性探析[J].包裝工程,2017(10).
[2] 林嘉怡.大數據時代移動終端界面設計創新趨勢研究[J].包裝工程,2017(02).
[3] 何玉蓮,章宏澤.基于數字技術的導向系統服務新模式設計[J].包裝工程,2016(08).
[4] 劉娟.數字媒體技術下城市公共設施中的交互設計[J].美術大觀,2015(06).
[5] 陳志瑩,趙薇.基于新媒體技術的“智慧景區”導視系統設計開發探索[J].包裝工程,2018(24).
作者簡介:郭心依(1994—),女,湖北十堰人,2017級碩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交互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