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
摘要:我國不斷加大財政體制改革的力度,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財務內控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由于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特殊性,財務內控管理方面的突出問題更易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因此,加強財務內控制度的建設,不斷查找財務內控制度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并對其進行完善,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問題。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的重要性與意義出發,分析其存在的突出問題,并提出加強財務內控制度宣傳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外部監督標準等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
中圖分類號:F23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11-0084-02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的重要性
行政事業單位制定財務內控制度最主要的目的是,促進本單位各項活動有條不紊的開展并實現管理目標,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財務內控制度可以對相關權力產生制約作用,防止權力濫用與貪污腐敗,堅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防止資金被挪用盜用,增強資金使用效益。[1]其次,通過加強財務內控制度建設可以提升本單位內部管理的整體水平。最后,加強財務內控制度建設可以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監督財政部門撥付到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利用情況。因此,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提升效率、杜絕營私舞弊、及時發現并糾察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與漏洞;提升本單位會計人員職業素養,有助于樹立從業人員對會計工作獨立、客觀和公正意識,并形成一種良好的風氣。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未能深入理解財務內控制度
我國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建設已經給予了一定的重視,并適時展開財務內控方面的評價,但依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亟待解決,如資金濫用現象時有發生。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發現,作為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層并未對財務內控制度進行深入的學習,未對財務內控制度進行精準定位,主觀錯誤地定義財務內控制度就是對內部財務工作進行監督,從而忽視其所具有的管理意義,人為地割裂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管理工作、重大事件決策等領域與財務內控制度之間的聯系,忽視財務部門在行政事業單位決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這就造成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形同虛設,財務工作的安全公平也難以得到保障。
(二)單位監督環境缺乏規范性
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內控制度由內部建立與外部監督兩部分組成,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但實際工作中執行標準不統一的情況時有發生,對統一管理概念的認知方面常出現信息渠道閉塞現象,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制度實施過程出現信息渠道不一致,尤其是管理體系、規范標準、功能交叉等方面存在的信息渠道不一致問題較為突出,外部監督與內控制度不能相互協調與促進。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對內控制度認知方面存在偏差,對內控制度的完善與執行囿于單位內部事情而忽視與外界的聯系。但是外界監督環節更注重行政事業單位有無合理利用資金,同時也關注資金支出是否合法并對其合理性進行評判,而行政事業單位并未審核有關內控制度完善與否,以及科學制度是否有效地實施,所以兩者缺一不可。社會公眾如何對行政事業單位進行監督仍然是一大難題,而第三方機構(如:財務公司、會計師事務所)通常被圈定在經濟效益方面進行監督檢查,導致財務報告不公允,因此,監督環境的控制標準也就無從談起。[2]
(三)財務內控制度體系不完善
由于我國在內控開展方面較西方發達國家相對落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仍處于初級階段,需要不斷對財務內控制度進行完善與健全。如果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那么就無法判定當前內部控制體系與企業當前的情況是否相符,也就不能達到制定財務內控制度的最終目的。當前我國也存在另外一個現象,行政事業單位由于某種特殊原因,一直未建立切實有效的內控審計制度與相應的內控審計部門,造成內控審計工作成了無水之源,無法獨立開展內控審計,其權威性也經常遭到挑戰。
(四)經費支出審核不規范
行政事業單位由于其經費支出的特殊性,涉及金額往往較大,但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并未對本單位的經費支出進行嚴格的監督,還有部分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制定后并未對其進行嚴格規范的執行,經費支出審批流程流于形式,主要依照本單位財務人員對其進行把握,主觀隨意性較大。由于分管領導及相關工作人員專業能力的限制,以及業務聯系因素的影響,導致監管力度較弱與經費支出審批的把關不到位現象較為嚴重。如行政事業單位的部分公務人員經費報銷程序存在問題,經辦人填寫報銷單,本單位負責人與分管領導并未進行仔細了解,而是粗略的進行審核,僅僅進行財務審核。個別領導和項目負責人只關注重要的經濟活動,相應的財務支出也未嚴格按照本單位制定的財務公示制度進行公示,導致外界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支出產生質疑。
三、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對策
(一)加強財務內控制度宣傳教育工作
財務內控的時效性一直以來是各方關注的重點,如何對其進行全面提升?當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強化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的深入了解和學習,以宣傳和教育為抓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內控制度的建設。同時要在單位所有員工中開展宣傳和教育工作,以期在單位內部形成良好的環境氛圍,在進行黨性教育與道德教育的基礎上,融入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內部控制思想教育。這不僅有利于單位內部員工綜合素質的提升,也能強化其對本單位財務內控制度的認知,實施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才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二)建立健全外部監督標準
如何才能使行政事業單位制定的財務內控制度得到更好的推行?需要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內外環境,將執行力度與外部監督環境進行有機結合,這樣單位內控制度才不會虛無縹緲。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工作流程要進行系列標準化,如單位內部控制建立須嚴格認真執行、流程要規范化、信息要確保真實完整無誤、賬務要做到標準統一。如何選擇外部監督機構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要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方向、服務特點、收入來源和支出渠道與外部監督機構開展合作。[3]配合和跟進外部監督機構的監督工作,尋求內部流程的穩定健康向好發展,積極建立財務內控制度。針對外部環節的參與,確保本單位財務內控制度能夠得到合理執行,做到外部機構與內控制度的有機結合,資金支出合理性方面要做到對風險進行防范和規避。
(三)加強審計工作監督力度
作為對財務控制進行有效評價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斷加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力度,才能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各種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內控管理能力?要從本單位的內部審計機制著手,不斷對其進行完善與優化,實際經濟業務開展過程中要不斷對其進行監督與審計,對發現財務內控體系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必要時對其進行有效調整。財務內控制度要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對各項經濟活動的作用,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效率與安全性。[4]
(四)建立科學有效的財務內控體系
行政事業單位應注重本單位財務內控制度的建設,確保單位各項工作能夠穩定有序的開展,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體系,做到人員職責清晰明了,財務工作規范化、程序化,嚴格按照本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開展活動。同時應從本單位工作的特點與實際出發,劃清崗位職責權限,制定清晰明了的財務內控流程,對本單位開展的每項工作的具體環節都要進行有效監督,防止權力濫用現象的發生。嚴格實施費用審核審批流程與財務公示制度,使本單位的各項工作能夠有條不紊的開展。
四、結語
行政事業單位要實現更好的發展以及更加有效的履行社會職能,應立足于本單位的財務內控體系建設。但是鑒于當前我國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無論是在制定,還是執行財務內控制度時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不利于本單位財務體系的優化與完善。為此行政事業單位應根據本單位財務工作的特點與實際,以問題為導向,加快本單位財務內控建設步伐,這樣才能有助于完善和優化財務內控管理體系,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 姚彥青.新形勢下加強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的必要性與對策[J].財會學習,2018(3).
[2] 張中華.淺析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4).
[3] 韓啟忠.關于強化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的措施思考[J].財會學習,2018(2).
[4] 賴愛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9(5).
[責任編輯:王 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