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樟榮
一句話解讀:老年糖尿病患者應注意膳食平衡、粗細搭配、少食多餐,藥物治療要安全、有效、簡單。
D,一是飲食(diet),二是藥物(drug)。
飲食治療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措施,離開飲食控制,單純使用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在內)往往不能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新發病的中青年肥胖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高血糖、血脂異常、高血壓、脂肪肝,有的還有高尿酸血癥。對于這部分患者來說,嚴格的飲食控制,加上適當運動,可以使體重減輕、血糖和血壓下降、血脂異常糾正、脂肪肝減輕,部分糖尿病患者在明顯減重后不需要服用任何降糖藥,血糖也可以維持正常。但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情況有所不同。因消化功能減退、咀嚼功能下降、合并胃腸自主神經病變等原因,老年人體重往往明顯下降。尤其是80歲以上的高齡糖尿病患者,合并營養不良、貧血和低脂血癥的現象比較普遍。這些患者一旦發生心衰、腦卒中、呼吸道感染等,死亡率很高;如果發生糖尿病慢性并發癥,后果也很嚴重。我們曾做過調查分析,發生足潰瘍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白蛋白如果低于30克/升,潰瘍很難愈合;如果低于25克/升,通常不能愈合,而促使足潰瘍愈合的基本條件之一就是糾正營養不良。
由此可見,對老年糖尿病患者來說,控制體重無須過于嚴格。特別是體重偏輕、營養不良的患者,保持適宜體重很重要。飲食治療的基本原則是:在控制總熱量的基礎上,注意膳食平衡,粗細搭配,少食多餐。合并糖尿病腎病的患者,應減少蛋白質攝入總量,提高蛋白質的質量,減少植物蛋白質攝入,增加魚蝦、瘦肉和蛋類等優質蛋白質食物。在烹飪方面,需要注意讓老人容易吃、吃得下、方便消化。
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多種糖尿病并發癥或其他慢性病,需要服用多種藥物,有的患者甚至一天服用數十片藥物。這—方面可能會對患者的消化道及肝腎功能帶來影響,另一方面容易造成藥物之間發生相互作用,導致嚴重后果。我曾經見過一名老年糖尿病患者,平時口服1~2種降糖藥,血糖控制良好,某日因泌尿道感染服用左氧氟沙星后發生低血糖昏迷;也見過一名80歲女性糖尿病患者服用辛伐他汀后出現嚴重肌病、腎功能不全,停用他汀類藥物、對癥處理后才得以康復。此外,目前檢查藥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臨床藥理試驗都是在70歲以下人群中實施的,幾乎沒有在80歲以上老年人中開展的。
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藥物治療要安全、有效、簡單,盡量避免同時使用多種藥物,凡是可用可不用的就不用。要抓住“主要矛盾”,即針對危及生命的病癥用藥。有些疾病或異常不危及生命,甚至只是與“老”相伴,可不用藥或少用藥,如高齡糖尿病老人合并略高的血脂等。
一句話解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應適時、適量、適度。
E,即運動、鍛煉(exerCise)。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需要注意適時、適量、適度等原則。
適時,就是在合適的時間運動。有些時間是不適合老人運動的,比如寒冬的早晨、飽餐后。在寒冬的早晨運動,人體受到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經興奮,會引起周圍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動過速,導致心臟負荷明顯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心腦血管硬化和心血管自主神經病變,驟然升高的血壓會導致心肌缺血,而缺血引起的心絞痛等“報警信號”又不明顯,嚴重者可發生猝死。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不宜在空腹時運動,否則容易誘發低血糖。
適量,即運動量不宜過大。有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為了不服降糖藥、不用胰島素,寄希望于通過控制飲食和加強運動來控制血糖,加之退休后時間寬裕,每天活動4~5小時。這既沒必要,也不合適。隨著年齡增長,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必然下降,活動量增加并不能改善這一能力。如果在過于嚴格控制飲食的同時增加活動量,還有可能造成酮癥酸中毒。一句話,運動并不能代替藥物治療。
適度,即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比較合適的運動方式是步行和游泳,不宜參加舉重、吊環等需要爆發力的運動,也不宜爬山。老年人大多有退行性骨關節炎,經常爬山會傷及膝關節;山地高低不平,爬山還容易損傷足底,誘發糖尿病足病。
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運動要有規律,運動時應隨身攜帶糖塊、巧克力等食品,以免發生低血糖。運動方式和運動量發生明顯改變時,應及時監測血糖,以了解運動改變對于血糖的影響,避免和及時糾正低血糖。總體上,運動總比不運動強,即使做不到每天運動1小時,分次完成這個運動量,也是有好處的。
一句話解讀:老年糖尿病患者要調整心態,積極面對衰老和疾病,享受老年生活。
F,即感覺、感情、情緒(feeling)。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有良好的心態,要服老,并享受老的情趣、老的自由、老的幸福。
人的衰老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越到生命后期,光陰逝去留下的“痕跡”越明顯。老年人要服老,要積極適應衰老的過程,切不可魯莽生活,如飲食無度、嗜酒如命、熬夜打牌等。
人要服老,要接受老年期容易發生多種疾病或多種代謝異常的現實。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過度關注血糖值:有的天天測空腹血糖,稍高一點就精神緊張;有的擔心口服降糖藥的副作用而拒絕服用,堅持要用胰島素;有的為了嚴格控制血糖,吃得非常少,用藥非常認真,結果經常造成低血糖。還有不少老年糖尿病患者不愿意花錢進行規范治療,反而愿意花錢買保健品。遇到這類老年患者,我都會花些時間耐心解釋,科學引導。
與老年糖尿病患者交往時,醫生要善于正確引導。同樣的話題,抉一種說法或想法,就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有一次,我接診一位老干部。他已經用了3種降糖藥。但血糖控制仍不滿意。我建議他每天加用一次基礎胰島素治療,他堅決不接受。退而求其次,我建議他加用一種需要自費的口服藥,一個月需要300元左右。老干部一聽要自費,很不情愿。我對他說:“健康地多活一些年多好!”他說:“也是,孩子們每個月還給我錢。”我接著說:“現在生活多美好,我們健康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支詩。”這么一說,他高興地接受了我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