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琳 北京交通大學海濱學院
行政科學化管理是現階段新型管理體系的代名詞,對于加強工作流程中的協調配合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但是,我國現階段應用于建筑工程事業中的科學化行政管理過度借鑒外來元素,與我國產業的發展聯系不夠密切。面對這種情況,相關管理人員應該以包容和借鑒的思想對科學管理理論做出適當調整,使其真正能夠與我國企業實現互通。
在科學化的行政管理理論體系下,建筑工程企業選擇行政人員往往要通過選拔、培訓與考評等一共三個階段,才能最終定下被建筑工程企業所錄用的人才。而且,整體來說,企業對于人才的考核與選拔是公開透明的,能夠保證行政人員的職業素質和業務能力符合企業長期發展規劃,對于企業的發展之路具有促進意義。而且,在進行人才選拔的過程中,企業不僅會針對人員的突出能力,對其進行能力強化,為其安排適當的崗位,還會在思想上、精神上對行政管理人員進行積極引領,強化相關人員的行政管理理念,使其能夠在公司運營過程中妥善處理行政事務,嚴格遵循行政管理制度。
在現階段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建筑企業在企業內部應該大力推崇科學化的行政管理方法。使每一名切身參與到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員都能認識到科學化行政管理所能帶來的效率上和效益上的優勢,實現對行政管理工作的精準分工。使每一名行政管理工作的負責人員只要完成自己的本職任務,就可以確保企業的行政管理無誤,實現權利和利益的均衡,強化行政組織建設。
在現代管理理論體系中,行政管理制度大多是對西方行政管理理論的一種延伸。所以現階段諸多企業的行政管理制度還存在一些與現實發展相矛盾的漏洞。比如說,一部分行政人員借助職位的便利,大肆濫用行政管理職能,導致企業由于個人的違法亂紀行為而蒙受不必要的損失,導致企業與其他員工的利益乃至企業整體的利益被侵犯。因此,科學化的行政管理手段才登上了管理舞臺,在這種管理手段的應用之下,建筑工程企業的監督制度和權責制度都會被進一步完善,對于企業職員的個人行為有更好的約束作用,能夠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使企業的發展呈現“眾人拾柴”的欣欣向榮局面,實現企業利益與個人利益雙贏的局面。
建筑工程企業的最終經濟效益取決于每一名工作人員的績效,因此科學化的行政管理必須把企業的績效管理作為一項重點來對待。具體來說,企業的科學化績效管理必須從以下三方面途徑著手:其一,建筑工程企業必須針對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對現有的績效管理制度以及獎懲激勵制度進行完善和調整,使其能夠追趕上社會發展的步伐,符合科學行政管理要求。其二,要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加強對行政彈性的控制。畢竟現階段企業的很多行政行為相對來說還存在不協調的矛盾點,所以企業負責行政管理的相關人員必須在溝通與反饋方面加大力度,不斷對監督管理制度進行調整與完善,是行政彈性所引發的一系列企業矛盾能夠從根源上被遏制。最后,企業要根據實際發展制定全方位的績效管理制度,使企業的行政執行力大幅度增強,在企業內全方面實現廉政建設和責任制建設,切實提高企業行政內部績效,推動企業長期發展。
在企業的行政管理過程中,又具有更加明細化的職責劃分。在具體的職責劃分過程中,相關人員就要注意使用科學化行政管理手段提高各單位人員的工作效率,使每一個崗位的行政管理人員都能各司其職。比如說,現階段各大工程企業能達成普遍共識的一種專業化分工行政管理模式可以將行政管理人員的職責劃分為“文、事、人、財、物”五個方面,“文”是對行政管理工作中各個環節所涉及到的信息資料進行整理記錄;“事”是對行政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大事小情作出決策;“人”是指協調好參與行政管理工作的各方面人員關系;“財”是要保證行政管理與決策制定過程中的資金始終不會斷流;“物”是要確保辦公設備以及辦公場所等物質因素不會對行政管理的實施產生干擾。所以說,行政管理部門的每一名人員都應該以認真完成工作職責為己任,對實際工作需求進行總結與調整,在行政管理的過程中采用科學化、專業化分工,而行政管理的負責人員則需要在管理過程中不斷探索經驗,根據企業發展方向調整行政管理細節,使每一名成員的辛勤工作都能為企業帶來效益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企業的運行過程中,科學化的行政管理與企業的長期發展密不可分。因此,企業的行政管理人員必須認識到行政管理的客觀意義,加強績效管理和專業化分工管理,為企業制造更多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