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陽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吉林長春 130052)
3DMax是由美國Autodesk公司出品的基于PC系統的三維動畫制作和渲染軟件。目前,3DMax廣泛應用于動畫、影視、產品設計、建筑設計、游戲設計等領域。它功能強大、操作靈活,配合VARY渲染器可以模擬出逼真的材質和光影效果。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美國生物學家Lindennmayer提出了L-系統理論,用于對植物生長態勢的模擬。這是虛擬植物的開端,自此以后,經過漫長的發展,各種虛擬植物建模的方法,相繼誕生。上世紀80年代,L-系統與計算機圖形學結合了起來,實現了在計算機上模擬植物生長態勢。目前,主流的建模方法主要有迭代函數系統、L-系統、粒子系統、隨機過程方法以及基于圖像的造型等方法。各種方法的出現,有效的對植物生長進行了模擬,記錄了生長過程與數據,推動了農業的發展。植物生長的虛擬效果也由最初的簡單生長模型,發展到了現在各部分結構更加全面完善的模擬。
在進行模型的建立之前,本研究進行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通過對長白山人參數據的研究和實驗,得出了長白山人參生長因子之間的關系特征。為模型的順利建立,提供了前期條件。依據實驗數據,利用3dmax軟件,進行長白山人參模型的建立,虛擬各部分結構。在模型建立完畢后,添加貼圖、燈光,并進行關鍵幀的設置,渲染出人參生長的動畫。
利用3DMAX,虛擬人參生長態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對數據的采集不再受環境、氣候以及空間的影響,有效展示了長白山人參不同生長階段的外形特征。通過對人參生長態勢的模擬,可使人參生長過程清晰可見,實現圖像的可視化。讀者也進而對人參各部分結構以及生長過程有了清晰的了解。
根據長白山人參的外部結構特點,模型的建立重點要突出主根肥厚、下部稍有分枝,根狀莖較短、呈直立狀,復葉呈掌狀的細節特征。
(1)建模方法。3DMAX的建模方法多種多樣,常用的方法有基礎建模、復合建模、suface toods建模、多邊形建模、面片建模、NURBS建模六大類。每種方法各有優勢,很難單獨運用一種單一的方式建模,正確又高效的建模方法是將這幾種方式結合起來,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2)關鍵細節。在模型建立之初,基本體的選擇上,應選擇和人參外形相類似的基本體。除去根須,人參呈圓柱體,因此在3DMax內置的眾多標準基本體中,選擇Cylinder,進行基礎模型的建立。根須是人參外部結構的一大特征,是建模的重點和關鍵部分。應在物體表面,使用Connect,進行邊的連接,增加邊數。進而選擇相應的多邊形層級,使用Extrude命令,擠出根須。在根須的形狀調整上,可選擇點層級,選擇相應的點,運用移動、旋轉和縮放工具,對模型進行細致的調節。
為了真實的模擬人參的外部形態,根據長白山人參的結構特征,模型需增加根須的數量。在這里選用的方法是選擇樣條線中的Line,進行線物體的創建。在形態的模擬上,應遵循人參根須細長、呈發散狀的特點,進行根須部分模型的細化。通過對頂點的不斷移動調整,使模型的外部結構進一步完善。其中樣條線轉換為實體的方法是采用Enable In Renderer以及Enable In Viewport工具實現的。如圖1。
使用標準基本體創建的模型是棱角分明的,不具備平滑的過度效果,為使表面各部分光滑平整,過渡自然,應采用MeshSmooth(網格平滑)命令,MeshSmooth可通過計算,增加物體表面節點,使物體表面平滑,實現對模型柔化的效果。建模需要反復的調整修改,大多數模型的建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時候,平滑后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在3DMax中,在不對命令塌陷的情況下,還可暫時關閉MeshSmooth命令,回到平滑之前,對物體進行細節調整,再開啟MeshSmooth命令,查看細化后的效果。效果如圖2。

圖1

圖2
(1)任何物體都具有表面特征,如玻璃表面光滑,反射強烈;木頭有紋理,并且表面凹凸不平。這一系列特征稱為材質。貼圖指的是在3DMax中給三維模型貼上二維的圖片。貼圖可以使模型快速的具有基本的顏色、紋理效果,就好比給模型穿上了一件衣服。材質與貼圖的調整是三維模擬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可使物體具備真實的質感。
(2)長白山人參表面呈淡黃色,光澤度低。在色彩的選擇上要遵循物體實際特點,高光不可過亮,可在Specular Level和Glossiness中進行高光級別和光澤度的調節。
(3)人參表面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征是表皮呈凹凸不平狀。在3DMAX中,表現這一特征應當運用Maps中的Bump貼圖。Bump貼圖是專門用于呈現凹凸材質的命令。Bump貼圖是運用計算機對二維圖片灰度的計算,模擬出凸起或凹陷的效果。針對人參表面的紋理特征,可在Maps卷展覽下將Diffuse Colorde上的貼圖運用復制的方式拖拽到Bump貼圖上。這里要注意的是Bump貼圖的數值不宜過高,數值過高則會使人參的表面凹凸過于強烈,導致效果不自然。
(4)單獨依靠對材質編輯器中顏色、高光、凹凸等屬性的調節是不足以達到效果的。材質表面的紋理需要單獨用繪圖軟件進行處理。在本文中運用的是Adobe公司出品的PhotoShop軟件。用畫筆工具,降低透明度與流量,選擇略深與人參表面的黃棕色,進行紋理的繪制,最終完成。效果如圖3。

圖3
在3DMax環境中,燈光不僅能到照明的作用,同時也使物體表面有了黑白灰的過度關系,選擇合適的燈光類型,合理地擺放燈光位置可使三維模型具有逼真的光影效果。
在本文中,選用的燈光是天光和泛光燈。天光是一種向四面八方發散的光源,沒有固定的目標點,常用于模擬自然光。天光可以起到照亮場景的作用。泛光燈,效果類似燈泡,也可到補光的作用。在這里,創建了兩盞泛光燈,一個作為主光源,一個用于補光。通過對燈光強度、顏色、照射位置、陰影等屬性的調整,使人參的模擬更為完善。
在3DMax中,可通過添加并調節關鍵幀來制作生長模擬動畫。在本文中,使用的是Slice(切片)工具,Slice工具,可制作出從無到有的生長效果。在制作的過程中,關鍵在于關鍵幀的位置。開啟自動關鍵點,在調節Slice位置的同時,移動時間滑塊,從而記錄下各個關鍵幀。如果播放時,速度過快,應加大關鍵幀之間的距離,調整至合適的位置。
渲染輸出是三維模擬最終關鍵的一步。本文使用的是Vray渲染器,VRay渲染器廣泛的應用于主流的三維軟件中,它具有渲染速度快,渲染品質高的特點。目前,VRay渲染器是業內使用率最高的渲染引擎。
輸出采用的是HDTV高清比例,輸出格式為TGA。TGA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數字化圖像文件格式。它的特點在于支持壓縮,采用避免失真的壓縮算法,于圖像內,經過運算,生成Alpha通道,也就是帶透明通道的圖片,方便進行后期處理。
(1)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是虛擬現實中的一個種類。AR技術是一種較新的技術,它可以將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融為一體,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教育、醫療、廣告、游戲等領域。其原理是將真實世界中難以完成體驗的事物,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三維虛擬,再將虛擬好的信息與現實世界疊加起來,從而帶給人們同時體驗現實和虛擬世界的精彩感官體驗。
(2)AR技術的最終目標是將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完美融合疊加在一起,并可在現實世界中對虛擬物體進行操控。虛擬世界是由三維模型構成的,三維建模是增強現實技術中的一個重要技術手段,它是組成虛擬世界信息的關鍵所在。為了讓AR體驗更具有真實感,在三維建模的過程中,不能只考慮虛擬物體,而是應當將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相統一,即保持空間統一、真實性統一、光感與光照方向統一、色彩與色溫統一。只有同時滿足這幾點,才能保證AR體驗的真實性。
本文在前期研究分析的基礎上,結合長白山人參的結構特點,利用3DMax技術,建立了人參的三維模型,并進行人參生長態勢的虛擬,記錄了人參的生長過程。清晰有效的展示了長白山人參的外部特征,實現了人參生長的計算機圖像可視化。向讀者提供了虛擬植物的模擬工具,對農業研究起到了積極作用。